[【云说家风·致良知篇】很多家长都在叮嘱孩子“不要和坏孩子玩”,但自己却是个“坏家长”(第116篇·总第2485篇)]

原标题:【云说家风·致良知篇】很多家长都在叮嘱孩子“不要和坏孩子玩”,但自己却是个“坏家长”(第116篇·总第2485篇)

《致良知·说家风》开讲第116天。

每个孩子都是为了做圣人而来,不过是被小人毁掉,以至于成长为常人、俗人、庸人与恶人。

谁是小人?

家长。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每个正常的孩子有通灵之功,合天之性,自私、狭隘、虚伪、贪婪、欺骗、暴怒和诸多坏习惯都是由家长一手带坏的。很多家长都在叮嘱孩子“不要和坏孩子玩”,但自己却是个“坏家长”。

这几乎是个笑话了,是一网打尽、全军覆没的败坏节奏。家里所有的人都是一种思维,一种腔调,一种手势,一种语言习惯。或者是善美的、纯正的、优雅的、高贵的,或者是卑劣的、虚伪的、庸俗的、低级的。但绝大多数都是后者。

有人不相信。不相信没关系,您提及孩子是否有操不完的心、发不尽的愁、表达不尽的担忧?

是的,恭喜您,已经奔赴在卑劣、虚伪、庸俗、低级的路上了。

我们做个试验,请每个人都拿一张纯洁、干净、无暇的白纸,请家长在白纸上作画、写字,进行各种创作,时间是5分钟。

是的,有的构图合理、创作精巧,有的胡乱涂鸦、毫无章法。孩子就是白纸,纸上作品便是家长行为与思想,而5分钟就是5年、10年、20年的教育时光。

于是,有的家长发觉纸上不堪,便开始用橡皮、修正液修改。这也是教育。很多时候,教育不是培养善美,而是在为修正善美。教育更像治病救人的医院,因为孩子出了问题才送到学校,才交给老师,才拼着命的学国学,学道德,学良知。但有多少创作失败的白纸被扔进垃圾桶呢?

这是教育的可悲。

假设,我们把同样的一张白纸送给美学家,那么这张纸就会改变命运,经过设计与创作很可能就会身价飙升、价值连城。

《弟子规》的开篇是:弟子规,圣人训。

啥意思?

弟子之规,是圣人的教导。此处扪心自问,你的教导正确吗?

您说正确。正确为什么还有操不完的心、发不尽的愁、表达不尽的担忧?

我不知道世间之事还有什么大过启蒙教育。这一决定孩子命运的开端,被太多无知的家长所误导,所毁掉。

《易经》说:蒙以养正,圣功也。

怎么讲?

启蒙是为蒙童时代培养正直无邪的品质,是造就达成圣人的必经之路。所以,对孩子教育,尤其是幼儿园孩子教育的人,要被孩子感动才是,因为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一种大人无法企及的天性之美。与其说,教育孩子,不如说把教育还给孩子,因为善美、纯正、优雅、高贵本身就属于孩子,不过是我们代为保管罢了。

有时,我甚是羞愧。羞愧在于对孩子声音过大、惩罚太严、要求过高。孩子身上的问题都是我曾经的问题。但幸运的是,我下定决心以后不再有问题。但太多家长仍然在问题当中,与问题为伍,甚至喜欢问题,沉溺于问题。

如何挽救呢?

用《论语·学而第一·第6章》吧: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这是培养孩子的顺序:

1、孝敬父母。

2、友爱兄弟姐妹、同学、朋友;

3、自省、自律,让自己谨慎戒惧。

4、不说谎,要诚信,活得坦荡。

5、爱父母、爱孩子、爱妻子(丈夫)、爱老师、爱更多的人。

6、走进经典的、高尚的、善美的人群。

7、考高分。

考试放在最后一项了,前面6项都比考试重要。但我们却都任重道远、全力以赴地为孩子“补课”。

是父母打翻了孩子的原始的美好,剪断了高飞的翅膀,毁掉了远大的前程。

今天解读的原文是《传习录·卷下·陈九川录·第7节》: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张建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