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接种这四点最重要,错过后悔一辈子!|

原标题:​ 疫苗接种这四点最重要,错过后悔一辈子!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203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要从10.7‰下降至6‰。1周岁以下,尤其是6-11月龄的宝宝,由于母传抗体消失,抵抗力进入低谷期,是很多传染病的高发群体。

尤其在流感高发的时候,更容易让宝宝引发肺炎球菌性疾病,这个季节的医生几乎都忙的不可开交。我们收到了一个医生专业群组的私密吐槽对话记录,让我们来看看医生到底是怎么说的吧。

肺炎球菌疾病成儿童死亡主因

2008年据WHO估算,全球有近50万名5岁以下儿童死于肺炎球菌引起的疾病,而中国5岁以下儿童肺炎球菌疾病病例占到了全球总病例数的12% ① 。根据《柳叶刀 》2009年的一项研究显示,在中国,5岁以下儿童感染肺炎球菌性疾病的人数位列全球前列,每年约有3万名5岁以下儿童死于各种肺炎球菌性疾病 ② 。

北京儿童医院姚开虎教授在《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上发表的《肺炎链球菌性疾病及其疫苗预防》中指出,肺炎球菌是肺炎球菌性疾病的致病菌,广泛定植于人类鼻咽部。主要通过人传人的飞沫感染而传播,儿童是其主要携带和传播人群 ③ 。

被动治疗不如主动预防!及早进行预防接种,为宝宝构建起免疫屏障,让宝宝获得抵抗疾病的免疫力,是目前普遍推荐的对抗婴幼儿传染病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疫苗接种要知道的四大问题

Q

重点一:如何理解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非免疫规划疫苗可打可不打么?

A

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应该说同等重要,二者仅仅是公费和自费的差别。非免疫规划疫苗是因为政策原因,没有被归类到免疫规划里,但其仍是对免疫规划疫苗的“重要补充”。在预防疾病层面,有些非免疫规划疫苗用于预防一些发病率高,致死率高的疾病,宝爸宝妈应引起足够重视。

根据《肺炎球菌性疾病相关疫苗应用技术指南》,疫苗最好能在孩子半岁前接种。

Q

重点二:非免疫规划疫苗那么多?怎么选?

A

总体原则:“三高原则”——根据宝宝的年龄,选择该年龄段发病最高、死亡率最高、疾病负担最高的疾病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

例如由肺炎球菌感染导致的肺炎球菌性疾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需极高度优先使用疫苗预防”的疾病!2岁以下婴幼儿是易受肺炎球菌性疾病侵袭的高危人群,而6-11月龄的宝宝发生肺炎球菌性疾病的风险最高。在一系列肺炎球菌性疾病中,侵袭性肺炎球菌性疾病是肺炎球菌感染的严重形式,包括菌血症性肺炎、脑膜炎和菌血症等。侵袭性肺炎球菌性疾病严重时可导致瘫痪、耳聋、智力低下等后遗症,给宝宝和家庭带来极大伤害。

Q

重点三:错过疫苗接种最佳接种时间,可以补接种吗?

A

有些疫苗的接种时间可以适当地延后,但有些疫苗的接种时间窗口却非常狭窄,一旦错过就没法接种了,宝宝将暴露在疾病威胁下束手无策。因此,建议家长们仍然坚持“三高原则”,优先给宝宝接种能预防最危险的疾病的疫苗,给宝宝上一份“健康保险”。

Q

重点四:疫苗是进口的好吗?

A

所有上市疫苗,无论国产疫苗还是进口疫苗,必须符合国家药品标准,即《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药监部门颁布的国家药品标准。

评判疫苗“好不好”的标准,不是进口还是国产,而是体现在从研发到监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每一个细节上。

一支“好疫苗”的标准是什么?

1、原研

原研疫苗研发过程及其繁复,需要上万次实验,经过对成千上万种化合物层层筛选,严格的临床测试之后才得以核准上市。

2、复杂工艺

疫苗生产过程中温度的细微变化、轻微震动等任何微小细节都可能影响疫苗功效。因此不止复杂的原材料和生产步骤,最后还得通过许多质量测试才算是完成生产流程。有些疫苗得耗时好几年才能制造完成。

3、全程冷链

温度对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着巨大的影响,保证疫苗功效,就必须保证每一支疫苗在运输和储存的过程中不受环境因素改变。

4、监测

疫苗完成接种后,各方会一起全面监控不良反应事件,大数据分析疫苗对于中国宝宝的健康效果,并且主动把数据报告提交给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确保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为疫苗的改进提供依据。

一支疫苗要这么拼才能被安全接种到宝宝身上,妈妈们也行动起来,提早为宝宝做好接种规划,真正的做到让宝宝“健康快乐成长”吧!

参考文献:

① WHO/IVB,2012

http://www.who.int/immunization/monitoring_surveillance/burden/estimates/Pneumo_hib/en/

②O`Brien KL, et al. Burden of disease caused by SP in children younger than 5 years global estimates. Lancet 2009; 374: 893-902

③姚开虎.肺炎链球菌性疾病及疫苗预防.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3;28(20):1521-3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