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科学 | “重大突破”还是“新进展”?青蒿素研究原文究竟写了啥?|青蒿素有什么用

原标题:搜狐科学 | “重大突破”还是“新进展”?青蒿素研究原文究竟写了啥?

文 / 周亦川 编 / 袁月

【搜狐健康6月17日,题为《屠呦呦团队放“大招”:“青蒿素抗药性”等研究获新突破》的文章经各媒体转发,在各大网站刷屏。当日,屠呦呦所在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所相关部门负责人马上在中午公开向媒体发布:屠呦呦团队目前的研究成果,系“进展”,而非“重大突破”。晚上央视新闻联播的说法同样是,屠呦呦团队科研取得“新进展”。

这位负责人表示,在相关媒体采访时,科研人员讲述的是“苗头很好”,可是不清楚报道时为何会使用“重大突破”这样的词语,用“新进展”比较恰当。

究竟这一发现是不是“重大突破”?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官网可见,原文《“青蒿素耐药”的应势解决方案》于4月24日发表,该研究针对寄生虫的耐药性及应对方式做了讨论,指出调整青蒿素联合疗法的疗程可以应对寄生虫耐药性问题。

原文指出,世卫组织在20世纪50年代发起了消灭疟疾运动,但多数疟疾流行区出现了耐药寄生虫,使氯喹等常见廉价药失效,治疗手段的失败推动了药物研发的投入,在数百名科学家数十年的努力下,青蒿素药物诞生。联合治疗方案中应用的青蒿素衍生物自此成为大多数无并发症疟疾的一线治疗药物。青蒿素与其他药物组成联合治疗方案,其中快速起效的青蒿素负责立即减轻寄生虫血症,而联合应用的长效药物负责清除剩余寄生虫。青蒿素化合物青蒿琥酯单药治疗可用于重度疾病的初始治疗。

柬埔寨一份研究指出,有患者接受青蒿琥酯治疗后,体内寄生虫清除速度减慢,这一现象为青蒿素疗法敲响了警钟。之后,缅甸、泰国、老挝和中国(统称为大湄公河次区域)等亚洲国家均观察到寄生虫清除出现类似延迟现象。研究发现,部分寄生虫携带基因突变结构,造成清除延迟,因此感染这类寄生虫的患者在接受青蒿素联合疗法常规3日疗程后,复发频率高于其他患者。在中国的研究中,对于寄生虫早期清除延迟的患者,采用青蒿琥酯7日疗程方案仍然有效。

不论将寄生虫清除延迟定义为“耐药”还是“耐受”,现实的问题是,在大湄公河次区域,3日疗程在对抗疟疾寄生虫方面正在丧失疗效。因此,对于患者和风险人群而言,最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应对这一新出现的威胁。

因此,有国内媒体在4月底对这份研究进行报道时使用了这样的导言:目前已经出现对青蒿素耐药性的疟原虫,人类抗疟治疗又将陷入困局吗?

屠呦呦团队指出,在可预见的未来,继续合理和战略性应用青蒿素联合疗法仍是应对治疗失败的最佳解决方案,也可能是唯一解决方案。这主要基于两点考虑:

一、目前青蒿素耐药性表现为寄生虫清除延迟,没有完全的耐药性表型证据。延长疗程方案或对联合治疗方案进行修改,青蒿素治疗仍然有效。青蒿素联合治疗的失败可以直接归因于联合药物的问题而非青蒿素本身。比如,在哌喹加用双氢青蒿素联合治疗效果不理想的一些地区,甲氟喹联用青蒿琥酯治疗可能非常有效。

分析发现,寄生虫分为环状体期和滋养体期,而青蒿素类药物于滋养体期发挥其杀虫作用,而环状体早期则存活机会较大。青蒿素耐药寄生虫的生命周期发生了变化,由于环状体期增长,滋养体期缩短,因此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青蒿素类药物的杀伤作用;同时,寄生虫还可以进化出更强的应激反应途径,可修复环状体期有限的青蒿素造成的细胞损伤。因此,寄生虫“耐药”反映的是寄生虫最大限度缩短滋养体期,从而使生存时间超过青蒿素类药物短期暴露的时间。

屠呦呦团队指出,应对青蒿素耐药,可以通过增加药物暴露时间应对寄生虫滋养体期改变,延长治疗期等相对较小的治疗方案调整即可有效克服目前的“青蒿素耐药”表型。一是适当延长用药时间,由三天疗法增至五天或七天疗法;二是更换青蒿素联合疗法中已产生抗药性的辅助药物。因此,目前仍然完全有可能依靠青蒿素及其联用药物来消除大湄公河次区域的疟疾。

第二,是否有希望出研发出可以替代青蒿素类药物的其他药物?目前学术领域有一些值得称赞的成果,但药物研发仍存在大量不可预测性,例如螺吲哚酮是一种强效抗疟药,但此类药物应用之前也有寄生虫出现了耐药突变。

需要注意的是,在效力、安全性和耐药风险方面优于青蒿素类药物的下一代抗疟药似乎短时间内不太可能出现。大多数青蒿素联合疗法价格低廉(例如加纳一个蒿甲醚-苯芴醇疗程的费用不到10美元)。药物研发项目的高昂成本会影响新药的价格,并有可能阻碍最有需要的患者获得药物。

屠呦呦团队指出,在研发成功40年之后,青蒿素类药物仍然是联合治疗时首选的抗疟药。据抗疟药品事业会称,在赞比亚偏远农村的疟疾治疗中,即使用作单药治疗,青蒿琥酯栓剂仍将死亡率降低了96%。因此, “简单调整”现有治疗方案,包括联合应用具有互反敏感性的药物,仍是目前最强有力的抗疟武器。

“重大突破”回归到“新进展”,是一种科学精神的回归。我们都希望我们的科研人员在国际领域取得重大成果,但同时也不能过分夸大其词,背离了科学“实事求是”的精神。

参考资料:

https://www.cn-healthcare.com/article/20190429/content-518387.html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p1901233

https://nejmqianyan.cn/article/YXQYp1901233?sg=AbW1NGsHw3NxPd6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