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于控制强势的原生家庭,只有隔离才是唯一出路】

原标题:过于控制强势的原生家庭,只有隔离才是唯一出路

(1)

有个女孩,妈妈是个非常强势的人,总想要完全控制自己。

小时候,在亲戚朋友邻居面前,被要求听话,懂事,察言观色,让客人满意;如果不这样,妈妈会用难听的嘲讽和辱骂,苛责自己不孝,不好,没出息,白养了。

多吃了一块糖,会被母亲恶狠狠的辱骂,动手掐拧,在大冷天被赶出家门;

女孩曾经在10岁时,想到过自杀,写过遗书,但是没死成,而遗书反而成了母亲拿给家里姨妈舅舅们看和嘲笑的谈资;

经常在一帮母亲的同龄家庭主妇面前,大肆议论自己的女儿多么多么不好,不争气,让旁边人听了都劝这个母亲:她只是个小孩子,已经很懂事了;

可这位母亲还不罢休。

女孩长大后,母亲让考老师,第一年女孩没听从,没考,她说书白念了,钱打水漂了,连个响都没听到;后来女孩考了,结果母亲又说谁谁(女孩的小学同学)做销售的一个月赚多少钱,语气中全是羡慕;女孩感受到的却是贬低和轻视:自己没能耐,挣不了那么多钱,别人家的女儿只要父母张口要钱,第二天钱就送来了。

母亲不喜欢女孩的男朋友,觉得他不是富二代,不能让她在十里八乡扬眉吐气;经常唠叨说谁谁家女儿真厉害,找个对象家里趁好几千万给女孩爸妈买房买车,语气充满了自恨不如;

各种冷嘲热讽挖苦,说女孩没有能耐嫁给有钱的婆家,真没用;

女孩平时和母亲在一起超过两天肯定要吵架,还避免不了母亲微信语音骂自己,很难听;

女孩想不通,为什么要这样对自己?我是她女儿啊,就算陌生人也不会这么恶毒吧?何况是亲妈?

现在的女孩觉得,自己永远满足不了母亲的愿望;妈妈好的时候很好,她是爱自己的,但是她的教育方法真的不能接受,不管她说的对错,都要按她的意愿行事;

该怎么面对接下来的男朋友见面,母亲的不满意,和自己以后的人生?

(2)

这位母亲自认为很爱自己的女儿,但是这种爱非常自私,不是真正的爱。

在一个父母过于强势,过于控制的,找不到生存规律的氛围里长大的人,可能会成长为几种类型,只为了找到在生活中的安全感:

有些人会变得特别乖,特别听话懂事,从不违抗父母长辈师长权威的意愿,做个传统意义上的好孩子,以防止被骂被谴责;

有些人会通过找到一个好控制的伴侣,通过同样的苛责,差评自己的伴侣,释放自己积压多年的愤怒和内心罪恶感,获得对生活的掌控;

还有一部分人会在事业上格外努力,对自己的人生要求超乎异常的高远,极度希望未来有一天可以站在社会顶端,可以得到整个世界的称赞和喜爱;这其实是通过自我实现来对抗父母的贬低,苛责和嘲讽;

而还有一些人,可能因为无数的身边亲情的攻击,但是自己找不到正确的破局出路,最终彻底绝望,陷入了抑郁和心理障碍,自卑,自我否定,低自尊状态。

所幸,这个女孩心理状态上还没有产生畸形,没有抑郁;但是这位女孩学会了凡事听话,表现懂事,顺从权威意志,这让她对以后的人生陷入迷茫:该怎么继续听母亲的话?

(3)

而一个畸形亲情关系下长大的人,想要相对健康的面对成年以后的人生,可能首先是要与自己的父母,原生家庭隔离;

从家中搬出来,独自生活,独自面对生存谋生,赚钱养家;

不依赖父母提供经济资助,不依赖父母给自己的事业家庭结婚生子种种事务做决定;

才能让家庭创伤,不知所措的被挑剔,被责备,被不满意稍稍熄火一些。

这位母亲的强势看上去是根深蒂固的,来自头脑思维意识中的执念;

想要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依靠意识上的转变来改善亲情关系,不是不可能,只是需要条件;

有的人,做母亲的,通过自己的生活阅历,感受,同理心,自身素质的提升,意识到了自己养育方面的错误,努力改正,有可能通过沟通改善关系;而有的人,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教育方式错误的,就很难通过直接的沟通来改变关系。

头脑中根深蒂固的执念的改变,需要当事人自己有意识的调整改善;当事人没有改变的意识,仅凭女儿单方的努力就会很难见到效果。

所以,做女儿的只有自己改变生活方法,与母亲隔离开来;自己要做什么事情,只需让母亲知道一下即可,而不要她来为自己做决定。

当一个人不依赖母亲做决定时,母亲自然也无权干涉什么,唠叨什么,更无法实施控制;

而大概率上,当一个人自行生存,自行赚钱生活,不再依赖父母时,反而会让父母主动放弃责备,批评,而愿意认同当事人的价值。

在这个起点上,如果日后双方关系趋向缓和,母亲不再过多控制自己时,女孩再尝试与母亲共同回忆以前的感受,把内心的委屈,压抑和痛苦告诉她,双方共同反思自省,才能逐渐消除那些不好的记忆,共同关注今天的建设性心理需要上面。

(作者:韩枫,华东师范大学/法国里昂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欧美企业人力资源总监,如果你看了这篇文章想要告诉我你的想法,欢迎留言给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