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孩子一天打两份工,背后的故事是……】

原标题:6岁孩子一天打两份工,背后的故事是……

放心,6岁孩子父母健在,家庭温暖,打第一份工是出于老母亲的“谋划”,而能打上第二份工,完全是因为她自己的努力。

以下是小七打第一份工的日常:

在画室里整理客人的作品。

而这次,是拿着小刷子清理画架上的渣渣。

帮老师整理画室的图片。

本以为打工的时光就这么安静地流淌, 没想到画室外的书店也向她发出了offer。

就这样,小七成了一天打两份工的超级实习生。

正式“上岗”前,书店还给小七“升级”了实习证。

以下是超级实习生的日常:

查书单:

上新书:

摆书:

这边差不多了,跑到画室一看,有客人来了,得赶紧介绍课程。

根据课程内容准备不同的画笔、围裙。

再看看画架上是不是又有渣渣了。

直到确认能做的事情都做完了,再跑去书店领工作:

客人走后收拾桌子:

给静读活动准备书:

不是应该好好利用假期给孩子上个思维课,报个自然拼读班或者找个APP做阅读打卡吗?让孩子弯道超车,成为成绩前10%甚至是第一的孩子?

斯坦福大学的新生教务长给了我们不同的观点:

“90%的人都不会进入10%,如果我们必须当第一,否则就不值得一试,那就根本不因该起床。 这是一个疯狂的标准,它让人觉得,无论取得什么样的成就,永远都还是不够好。“

所以,首先要接纳养孩子就像抽盲盒,我们得到的孩子往往就是个普通的配置。

而且孩子的时间是个常量(孩子的时间就这么多),要分清哪些事情最重要,并把最重要的事情做好。

孩子的学习要在学校完成,家庭教育做的是“育人” ,家长不能把“育人“的责任推给学校,也不能把孩子学习的任务包揽到自己身上。

我们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长成这样,哪怕他们是成绩10%的孩子:

“如果我把我家十几岁的孩子带到市区,告诉他们‘自己回家’,他们会哭起来的。 ”

UPS寄来的行李太大,大一新生不知道如何把它们弄回宿舍,就任行李在人行道边躺着,直到他的父母打电话给宿管老师,老师请人帮忙才把行李搬进宿舍。 而这个新生来自斯坦福。

当老师和学生探讨研究课题时,学生的父母一直在主导话题,而孩子只是乖乖地坐在一旁任凭父母安排。

孩子们不会在第18个生日的午夜时分,魔术般地获得生活技能,童年应该是训练场。

小七的学校每天都会布置“做一件家务”的任务,但一旦花在作业上的时间多了,家务就得让边。所以为了应付老师,有些家长就选择让孩子做“扔垃圾”这样不占用学习时间的任务。

其实孩子并不是真的没有时间做家务,而是在“多做一道数学题”和“把课外的英语单词多背一个”其中,我们如何选择。

明尼苏达大学的家庭教育教授Marilynn Rossman的研究表明:最成功的那些人,三四岁就开始做家务,而十几岁开始做家务的人则相对不那么成功。

也是因为认同这样的理念,我才会坚持让小七洗自己的内裤,或者饭后收拾残渣。

而干家务和培养职业道德是一脉相连的: “如果培养生活技能意味着你知道孩子可以给自己倒橙汁,洒了以后会自己收拾,那么有职业道德就意味着,别人的橙汁洒了以后,你的孩子会帮忙收拾,而不是觉得‘与我无关’,一走了之。“

“所有事情都和我有关。”

就因为事事愿参与,小七才获得了书店的实习工作,而且在她实习的过程中,这种品质也反复得到体现。

看到顾客拿着蓝牙音箱不知道如何使用,正在一旁帮忙摆书的小七就忍不住了。虽然很紧张,但是想帮忙的冲动还是给了她勇气走到了顾客面前:“你们好,我是这里的实习生。有什么需要我帮助的吗?”

“想要用音箱拍照的话,先打开手机蓝牙,再打开照相功能,最后摁两下音箱的按钮就行。

“小弟弟你想看什么书?我给你拿吧。“”我还可以给你讲故事。“

除了“与我有关“,职业道德还需要我们”妥善完成“。

第一排的商品摆高了虽然好看,但就挡住了后面的产品。但如果往低了摆,又很难摆出文艺又清新的样子。

小七推倒-重来了四次,终于摆出了合适的高度和较符合审美的造型。

其实早早让小七实习,也有我的私心。我从小不干家务,只活在学习的世界里。

做第一份工作的时候,我不是接受挑战,而是认为“老板你一旦录用了我,就得像父母一样照顾我,比如只能给我能力范围内的工作。“”我虽然没干出什么业绩,但我努力了,就为我的努力,老板你也应该给我加薪!“

我就不希望长辈处处干涉我小家庭的生活!虽然我家不会收拾饭不会做,孩子也带不好。

无论是职场还是家庭,地位都是靠自己挣出来的。而“事事参与“”妥善完成“则是最基本的品质。

让小七去实习,既是一次对教养方式的思考,也是对我自我救赎的一种见证。

我不希望小七重蹈我的覆辙,在该奋斗的年龄,却还要补小时候缺失的生活技能和生存技巧课。这次的实习不是因为小七有多优秀,而是幼儿和学龄期的孩子对生活总是充满热情,我们如果好好利用这个阶段,就能更容易培养出 “所有事情都和我相关”“我要妥善完成”的品质,为孩子将来顺利地融入真实地生活打下好的基础。

新的一年,给自己两句话:

1、 分清学校和家庭的功能,不推脱“育人”的责任,不包揽孩子的学习;

2、 抓住孩子对生活充满热情的时期,在孩子的常量时间里,把他们拉进这个真实的世界。

彭滟岚

中科院心理所早期教育指导师

正面管教家长讲师

-

372

-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