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一母能养七儿,七儿难养一母”,现实中真的是这样吗?]

原标题:农村俗语“一母能养七儿,七儿难养一母”,现实中真的是这样吗?

农村的俗语很多,都是农民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短小精悍,却能说出人生的大道理。原来农村人的观念就是“养儿防老”,因此农村人都认为生女儿不如生儿子,女儿是“嫁出去的”,迟早是别家的人,儿子才是给自己延续香火,为自己养老送终的人。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人的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的人认为儿子并非越多越好。这让人想到了以前农村的一句俗语:“一母能养七儿,七儿难养一母”,这句话现在看来,还有道理吗?现实中真的是这样吗?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很简单,就是说一个母亲能够养活七个儿子,但是到母亲老了,七个儿子却难养活一个母亲。主要原因是母亲的爱是伟大的,她们宁愿自己吃糠咽菜,也要养孩子长大。但是孩子长大之后,当母亲需要孩子养活的时候,多个孩子之间会互相推诿,从而导致无人赡养母亲的情形。

其实七个儿子互相推诿,不愿意赡养的情况,就是责任分散效应的体现,因为没有一个明确的责任人,于是大家都不愿意承担责任了。在农村一些70后的身上这句话正体现了。70后的农村人已经40多了,这时候父母有的也都七八十岁了,身体也变得不好,最怕的就是父母瘫痪在床。这时候,才真正能明白为什么农村人说“一母能养七儿,七儿难养一母”的含义。

在农村,计划生育之前,几乎家家都是三四个孩子,有的家庭,有七八个孩子。一旦父母瘫痪在床,按照常理,应该是几个孩子轮流照看以尽孝心,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孩子们都不愿意照看老人,他们的心里所想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忙着挣钱,没时间

这一想法,其实就是给自己找借口,在农村,男人多半外出打工,女人在家务农。但是现在农村基本上人均耕地面积很少,农活并不多。且40多的农村人,孩子基本已经长大成人,如果说男人因为在外忙着挣钱而无法照顾父母还情有可原,但是女儿此时却是最闲的时候。甚至有些女儿,说没时间照顾瘫痪在床的老母亲,却有大把的时间跳广场舞,打牌,刷手机。这难道不应该谴责吗?

二、瘫痪在床得老人,照顾起来很“困难”

其实这也是一种现实情况,农村人还有句话叫做:“久病床前无孝子”。照顾老人是一件需要特别大的耐心与细心还有恒心的事情。有时候,照顾一个老人,比照顾一个孩子累多了,不仅要喂饭、擦身、端屎端尿,甚至还要小心翼翼的照顾老人的小情绪,因为生病的人,总是害怕子女嫌弃自己,哪怕子女表现出了一丁点的不耐烦,老人心里也会很难受。所以说照顾瘫痪在床的老人,真的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三、自己不照顾,反正其他的兄弟姐妹会照顾

很大一部分人其实是这种心理,他们就想着,反正母亲又不是只生了我一个孩子,我不照顾,其他的兄弟姐妹也会照顾。这种心理,才是农村人所说“一母能养七儿,七儿难养一母”的最主要的原因,并非是没时间,也并非是没有钱,其他的理由都不能阻挡自己照顾老人的理由,唯有内心不想照顾才是最主要的原因。因为生的孩子多了,责任分散了,大家都有照顾老人的责任,如果兄弟姐妹之间没有摊开了讲清楚,如何分工。 存在这种想法的人,就永远不会主动要求照顾。

在此看来,农村人说的“一母能养七儿,七儿难养一母”其实还是有道理的。农村的养老问题确实是一个很难以解决的问题,生的孩子多了吧,有可能到自己需要被照顾的时候被“架空”,只生一个孩子吧,又可能导致孩子的负担过重,就像现在计划生育之后的421家庭的模式,所以农民朋友还是在年轻的时候多为自己的以后考虑。在能奋斗的年纪里,多为自己存点养老钱。

图片来源于网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