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身要诀 | 胃要虚,心要空] 胃虚

原标题:养身要诀 | 胃要虚,心要空

“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通常我们都知道孩子不能吃多了,以免伤食。幼儿脏器稚嫩尤需如此注意,对于成年人又何尝不是呢,人为什么必须保持一定的饥渴才是对养生有利呢?其实这就是“虚”的妙用。道家讲,虚则灵。“人要不老,腹内不饱”,所以人必须经常保持“虚灵”的状态,才能时时保持清醒,保持健康。

中国人很讲究吃,生病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不是提醒自己节制生活,考虑吃坏了什么东西,而是着急地想吃点什么东西能好好补一补,恨不能通过什么捷径让自己一下健康起来。

当我们进食时,要多多关注自己的感觉,只要稍微觉得胃有肿胀的感觉,便有可能是胃受到了伤害的预兆,人吃得太饱胀,尤其是吃了那些营养高的东西,吃进去反而阻碍了人的气机,尤其是对于年龄偏大或体有宿疾的人,过度地增加食物不仅不会增加血气,而且会成为身体中的垃圾负担,反过来还得靠消耗血气来把他们清理掉。五脏六腑是一个血气加工厂,食物是原材料,加工能力是有限的,而食物是无限的,所以食物的数量必须得到控制。

“病从口入”,其意义不仅是指要讲究饮食卫生,以免吃坏了肚子,更是指人要管住自己的嘴巴,懂得该吃多少和吃什么。尤其是患病后,管住嘴巴就像刹车一样,先改变身体的趋势,控制住它不要往坏的方向去,先刹车,然后再慢慢掉头。尤其是得了大病的身体,好像一座没人管的花园,患病就像荒草丛生,如果你还在往院子里施肥增加营养,那么结果只有野草长得更高。

当然,谈到节制饮食,有些人很难做到。不管是否饥饿,拼命贪婪地往自己嘴里塞入食物,那是一种病态的进食,通过食物的满足,胃部的满足感来转移对情感欲求不满的心理状态,当精神或情感觉得空虚,似乎通过把胃部填满,就能象征性地获得安慰,临床上多见女性患上进食障碍就属此类

研究表明:1/3的人情绪低落时,常会转向食物寻找安慰。想一下,你是不是也这样。哪些时候最容易做出错误的选择,会去挑选某些“舒适的食物”?尤其是不少女性,在失恋后,是不是会通过大吃大喝来缓解自己的失落和痛苦?

美国耶鲁大学心理研究中心的心理学家证实,零食能调节人的不良情绪。手拿零食时,零食会通过触觉与视觉,将一种美好松弛的感受传递到大脑的感觉中枢,产生一种难以替代的慰藉感,有利于减轻内心的焦虑和紧张,消减内心冲突。嘴唇接触零食、咀嚼零食时,零食的美味会在大脑的摄食中枢形成一个强烈的兴奋灶,从而使原来紧张和焦虑的兴奋灶抑制和转移,使身心得到放松。经常变换零食的品种,使视觉、触觉、味觉不断更新,对心理调节的作用更明显。

人的胃和心是连在一起的,这两个部位都要在相对空灵的状态才有益身心,我们的身心才能自在自然地像花叶一般舒展开来

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当人的胃部保证相对的虚空,身体则轻灵舒泰;当心中空空如也,不被那么多的琐事羁绊,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心空则能心静。我们学习乌龟长寿,去学习龟息,认为身体不应该总是过度剧烈运动,其实我们心更不应该狂跳不止,让自己的心时刻不宁息,如潮起潮落。

身体要养,不需要补。我们无需天天想着吃什么补阴,吃什么壮阳。阴为阳之母,阳为阴之用。运动就可以生阳,静坐就可以生阴。早起可以生阳,早睡可以养阴,道理说出来其实都很简单,可谓大道至简不繁,可又有多少人真的如“上士闻道,勤而习之”呢?

More

《寻觅心灵快乐——解读中国人的情绪》

作者: 陶然、银娟、刘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