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故事 | 理工女带大的孩子是怎样的

原标题:春运故事 | 理工女带大的孩子是怎样的

大家都听过“理工男”这个称呼,而对“理工女”不太熟悉,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济南局集团公司青岛工务段高级工程师王红丽的工作和生活,了解“理工女”带大的孩子是怎样的。

9岁的张子聪是青岛工务段高级工程师、青岛桥梁车间副主任王红丽的儿子,妈妈王红丽毕业于铁道桥梁专业,是一名地地道道的“理工女”,生活中这位女汉子一般的“理工女”用言传身教影响着儿子张子聪。

王红丽1980年出生在威海文登市农村,2004年石家庄铁道工程学院毕业后分配到青岛工务段,是青岛工务段高级工程师,在桥隧技术科负责桥隧设备管理十多年,她参与了高铁从无到有、从一般线路到客专再到高速发展的整个历程。

王红丽说:“我的青春能够和铁路的高速发展相连,对我来说真的是一件幸运的事。”

青岛工务段百分之九十五的职工是男同志,而在现场一线工作的基本全部是男同志,而王红丽检查验收常年与男同志在一起,生活上的不方便需要她更多的付出。

2014年,在接管青荣城际铁路时,由她带领的二十多人验收小组,一出发就是二三个月,最长的时间长达近半年。新线开通运营时,条件非常艰苦,她晚上研究图纸,白天在线路上一步步地行走,爬路基、下路堑,每天二三十公里是常有的事。

由于长年累月处在工作状态,她只能长年累月地穿着工作服,像高跟鞋、裙子等这些显示女性美的服饰她没有,也没时间穿戴。

张子聪小小年纪就如同一名“老铁路”,见到妈妈总是缠着教画画,王红丽画桥胜过其他,画的都是桥隧结构图。长期的耳濡目染,使张子聪也对桥梁产生了特殊的偏爱,画出的也是各种桥。

为了多和孩子在一起,春运期间,放寒假的张子聪经常被带到妈妈在车间的宿舍。因桥梁施工地点较远和“天窗”时间在清晨,她经常清晨3点起床上岗,第二天将近中午才回来。

被问起自己一个人早晨起来怕不怕时,他这样说道:"这算什么,我妈妈可都是在30米多的桥上工作,她都没怕,我是男子汉,也不会怕!"

王红丽的丈夫也是青岛工务段的一名工程师,他们只有周末在一起,他们在一起时,讲的不是情和爱,而是桥隧设备和质量。

吃饭时,也就是夫妻讨论业务知识的时间,如业务书定论的“灰水比”是0.45,还有砂石料配比等,都是夫妻经常讨论的话题。再如钢梁铆钉的计算方法、道板的更换等,两口子常常争论地面红耳赤。

张子聪对这样“争吵”习以为常,日常自己碰到难题,也会深陷其中,不解难题决不罢休,和爸爸妈妈讨论问题变得有理有据起来。

今年春运王红丽要负责管内桥梁的重点设备检查,其中全长4015.26m的胶济客专娄山特大桥是此次专项检查的重点,设备桥高、沿海、梁型复杂。T梁支座检查是高空作业,必须站在高30米的桥体检查车上,经验再丰富的老桥梁工往下一看也是一阵眩晕。

到了晚间寒风更加猛烈,桥面上作业温度低至零下15℃,寒风刺骨,一个来回走下来经常会两腿发软,脚后跟也磨起了厚厚的茧。为了让妈妈安心工作,张子聪也有自己的小算盘,他用头几年攒下的春节红包,为妈妈准备了一个按摩洗脚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