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国庆节帮父母卖菜:为何“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会被误读?|父母是卖菜的

原标题:初中生国庆节帮父母卖菜:为何“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会被误读?

有媒体报道,10月6日,在山东济南,某蔬菜批发市场,一位14岁的初中生,在帮父母卖菜,国庆假期,他上完辅导班就过来帮忙。他自称“不羡慕别人出去旅游,能帮父母干活卖菜,比玩游戏出去旅游更有意义”。据悉,他今年读初三,他5岁时就跟着父母卖菜。这样的“图景”,在社交媒体上,触发广泛热议。

就是论事,在一些务农(经济贫弱)的家庭,孩子在假期帮父母干活,这几乎不是什么新鲜事儿。甚至,在农村,因“国庆假期”正处于“秋收时节”,所以假期孩子帮父母进行“秋收”,基本上成为一种结构性的秩序,而所谓外出旅游,似乎都是城市人的专属。

不得不承认,并不是所有人的“国庆节”,都能伴随着轻松的假日。对于那些经济条件相对“贫弱的家庭”,可能所有的假期,都是在为生活打拼的日子。由此来看,所谓的国庆节外出旅游,依旧是“部分人的狂欢”,并不是“全民狂欢”。

而回到“初中生国庆节帮父母卖菜”的事情上,本不应该成为“新闻”,但因“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被普遍性“误读”时,就顺势推向“暖新闻”和“正能量”的序列。事实上,类似的图景,再往乡村看,可能依旧还存在很多。只不过,很多时候,媒体们更愿意截取中间的信息,“不脱离城市”,“也不脱离农村”。

说到底,国人对于人生的评价尺度,依旧是以经济层次进行的。而对于生活的内容,好像从来不去过多的考虑。就拿“初中生国庆节帮父母卖菜”中的14岁学生,如果放在“欧美国家”(以体验式为人生尺度的观念)中,可能就会被很正常的看待。

因为,在很多人的认知中,但凡父母在菜市场卖菜,就会认为家庭条件贫弱。所以,出现“初中生国庆节帮父母卖菜”的事情,很容易形成“怜悯的传播情绪”,而“怜悯的情绪”中,往往又容易勾兑出“正能量”,同时,也能触发人们对于“贫弱记忆”的唤起。毕竟,对于70后,80后,甚至90后,这样的“生活图景”并不陌生。

一个可怕的“误读”,“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富人的孩子没出息”。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属于一种裹挟性认知。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有“仇富的底色”浸润。因为,现实的图景是,“富家子弟”可能更容易登上人生巅峰。而且,这里面还并不是完全拼爹的结果。

一般来讲,人们强调“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其实是在潜意识暗示“富人的孩子没出息”。可是,暗示归暗示,真实的“图景”并不会因为暗示,就变成现实。事实上,所有人都清楚,富人家的孩子,可能更早当家,更早的知道自己的人生方向,更容易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因为,家庭条件好,意味着,上升通道的选择更多。只可惜,在普遍仇富的情绪中,人们因渴望“贫弱者逆袭”,就认为,“家贫”是一种积极的氛围,而关乎一个人成长的真正图景,就会被选择性地忽略。由此,出现“误读”也是可想而知的事情儿。

说到底,“孩子帮父母卖菜”,被认为是“懂事儿”,这属于一种裹挟性的“误读”。事实上,国内的父母有一种认知,只要孩子足够“知冷知热”,就认为孩子“没白养”,而对于孩子“力所能及”的行为,却总是视而不见。并且,觉得是不帮忙的大多数是“正常行为”。

一个可见的现实,国内的大多数家庭中,会做饭的孩子并不多,这并不是因为孩子笨拙的问题,而是绝大多数父母认为,“孩子小,学习为重,不应该做家务”。可事实上,他(她)们很大程度上忽略掉“家务对于任何人来讲,都属于生活的必要行为”。

所以,偶尔冒出一个“会做饭”,会帮父母忙的孩子,就会被特别的“刻奇”。就如“孝道”的问题,本属于基本的人伦秩序,但是,却因“理所当然”的行为,被过度的宣扬,而导致人们把应该做的事情,变成拔高道德的路径。这也导致,“说教式教育”被过度高估。

事实上,过度相信“说教式教育”的结果,就是不直面“常识教育”。对于很多父母来讲,总认为“吃大苦”就是教育,而从来不去告诉自己的孩子,为什么要“吃大苦”。这导致,很多天真的孩子以为,“吃大苦”就能“人上人”,而非“吃对苦”才能人上人。

这种逻辑,也是“应试教育”的核心重疾。虽然,人们知道“范进的人生”并不幸福,但是,很多父母还是愿意自己的孩子,走“范进的路径”。就好像,这世间唯有“读书”一条路,才能获得好的人生。而对于真正的生命体验选择,往往被忽略。

从本质上讲,人们的“说教式教育”注重结果,而非过程。这导致,“常识教育”总是难以被普及。所以,那些读到博士还会跳楼,并且还会被骗的人,仅能算知识的学历,而非常识的学历。可真实的生活中,常识往往占据更多的领域。

不过,回到上述事件中,14岁的初中生说“不羡慕别人出去旅游,能帮父母干活卖菜,比玩游戏出去旅游更有意义”,这句话很“政治正确”,但却不见得是“真心话”。毕竟,对于一个14岁的孩子,旅游和玩游戏算是“致命的诱惑”。这其中的反差,值得我们玩味儿。

在我们的传统中,热衷“正确的表达”,而非“真实的表达”。尤其,对于孩子来讲,在面对媒体时,肯定是要讲“正确的话”,一方面父母满意,公共舆论满意;一方面,自己会被打上懂事儿的标签。总之,这些裹挟性的因素综合,很容易出现“言不由衷”的表达。

但是,普遍的舆论来讲,好像热衷这样的“早熟表达”,就好像一个孩子的成熟,与身体的,智力的无关,而只在乎“懂不懂事儿”,“会不会说话”。这种较为虚妄的结构性认知,本质上其实没有感染力,但是,却成为场面上,较为流行话语秩序,不得不让人感到尴尬和无奈。

原创文章,谢绝转载,首发微信公众号:qingnianxuejia。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