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了“苦”的孩子,长大后才能享得了“甜”]

原标题:吃得了“苦”的孩子,长大后才能享得了“甜”

【小蜗牛专栏】

吃得了“苦”的孩子,长大后才能享得了“甜”

原创作者|小蜗牛

【1】

我有个高中同学,他从小娇生惯养,后来高考考上了一所军校。

刚入学没多久,他便频频给家里打电话,表示不能适应部队。后来父母千里迢迢地去学校探望,看到孩子的确很苦。站要有站相,坐要有坐相,甚至平日各种琐碎小事也都要求统一整齐。每天早晨风雨无阻的5公里越野跑。

父母只呆了三天便被学校领导要求返乡。临走前同学妈妈几乎动了把孩子领回家的念头,好在父亲一直坚持,别人家的孩子能行,咱家的孩子也行。

后来两位家长终于释然,现在我的同学成熟稳重,果断独立,有担当,有责任心,事业上也做出了一些成绩。

赫胥黎说: “人在早年遭受几次挫折实际上有极大的好处。”

吃苦才能成人。从少年到青年是人生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里一帆风顺,那么长大后,一旦遭遇挫折,心里未必能够承受得住。但如果在这个时期经历一些挫折,那么长大后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失败都不会被打倒。

【2】

古人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和安逸都是一种生活方式,但一个可以培育信念,一个只能播种平庸。

一些母亲会被自己的孩子伤透了心。这些母亲的共同之处是,孩子第一次寄鞋带的时候打了个死结,她们便不会再给孩子买有鞋带的鞋子;如果孩子第一次洗碗的时候弄湿了衣服,母亲就不再让孩子走进洗碗池。这样的孩子永远也学不会系鞋带,学不会洗碗。

那么他们长大后,遇到困难也会想办法绕开,因为他们没有学会克服困难。

大树荫下难成才,温室里的花朵,无论如何美丽,它都进不去风雨。孩子如果给他(她)安逸的生活,那么将来他(她)就很难承受住社会的残酷。

而经历过苦难折磨的孩子,才不会向生活的困境低头,孩子迟早都要独立生活,在成长的道路上吃一些苦绝对不是坏事。放手让生活的磨难去砥砺孩子坚强的品质和心性吧。

【3】

爱默生说, 坐在舒适软垫上的人容易睡去。

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狮子故意把自己的小狮子推到深谷,让它从危险中挣扎求生,这个气魄太大了。虽然这种作风太严格,然而在这种严格的考验之下,小狮子在以后的生命过程中才不会泄气。在一次又一次的跌落山涧之后,它拼命地认真地一步一步地爬起来。它自己从深谷爬起来的时候,才体会到‘不依靠别人,凭自己的力量前进’的可贵。狮子的雄壮,便是这样养成的。”

这对父母应当具有启发意义,父母只有像狮子般放手,让孩子经历适当的苦,让孩子学着去克服困难,才能养成孩子勇敢担当的品格。

华人富豪李嘉诚,他曾让自己的儿子李泽钜和李泽楷两兄弟到外国人的咨询公司打工,磨炼他们独立的精神,他的用心得到了实际的回报,李泽钜后来担起了家庭发展的重担,而李泽楷也拥有了新的事业,和父亲并驾齐驱一同奋战商海。

心理学的研究把人分为两种类型,即内控型和外控型。内控型的人相信自己,并且通过努力和负责的行动改变自己的命运,外控型的人认为人是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与境遇的,因而他们是被他人、外界或者命运摆布的弱者。

父母只有让孩子完全抛弃可以依赖的拐杖,勇于去走自己的道路,才能真正自立自强。而自立精神能给人以力量与自信,只有依靠自己才能培养做事能力和拥有成就感。

养尊处优并不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好礼物,恰恰可能埋下祸根。而那些从小就挣扎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们,没有别的出路,没有任何指靠,只有以死相争,常常可以出人头地。

理性的家长用金钱为孩子提供成长的基本条件,而不是让孩子在挥霍金钱中消磨意志,自毁前程。唯有吃得了“苦”的孩子,将来才能享得了“甜”。

作者简介:小蜗牛,想要用文字走进你的内心的非文艺女青年。

(本文为小蜗牛原创投稿)

PS:很多人对吃苦的理解太肤浅了,穷困忙碌并不算苦,真正的苦是忍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