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喂养叫精神上的喂养:

原标题:有一种喂养叫精神上的喂养

记得很早之前看过一次明星访谈节目,采访的是陈建斌。

主持人问,听说您最近添了个儿子,你在家里是怎么跟孩子沟通呢?

陈建斌说,我就经常抱着他跟说这是花,那个是树叶,他就会一直看着你听你说。

主持人惊讶的说,可是他还不会说话,也听不懂你说的是什么吧?

陈建斌说,是啊,他现在不会说话可能很多话也听不懂,但是你跟他交流的时候那种氛围他是明白的,他知道你在跟他说话。

我忽然对这位明星爸爸肃然起敬。

作为家长,很多人都更关心孩子的身体发育和早期教育,注重身体和头脑上的营养,但还有一种养育,叫精神上的养育。有一句教育名言很深入人心,“孩子是一张白纸”,比起这句名言,我更喜欢另一句,“孩子是一粒种子”。

孩子确实不是一张白纸,在每个人诞生之初,就自然而然的带着先天的气质类型,也就是神经反应属性。气质类型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反应程度和方向的差别,每一种属性都能够成为一个健康的优秀的人,但是条件是在养育中得到足够的爱与关注。

在身体发育上,需要食物的营养,在心灵的发育上,一个人需要精神的养料。

很多婴儿在吃奶的时候常常咬咬妈妈的乳头,然后抬头专门看看妈妈有什么表情,其实孩子这个动作是在希望能够借助吃奶这件事情跟妈妈玩,得到关注得到乐趣。他们不仅需要吃奶,还需要“吃”到妈妈的关注。在妈妈的关注中,婴儿觉得自己的精神上的空洞被妈妈的爱填满了,这样的“填满”的感觉,就是精神的喂养。

获得爱、关注、支持、陪伴和共情,就是在获得精神的养料。

孩子天然的知道养料在哪里,所以都渴望关注、支持和陪伴。他们知道在这里吃饱了,就可以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很多年前我是一个对孩子比较迟钝的人。有一次去朋友家玩,那时候有种益智玩具叫“火火兔”,里面全都是少儿歌曲。她的小宝贝就专门从自己的小床上拿来火火兔,让我陪他一起看。我沉浸在和朋友的聊天中没有太关注到他,于是他就边跳舞边邀请我和他一起看,我就勉为其难的听了几首。

孩子对关注的感觉是非常敏锐的,他们能够很迅速的捕捉到周围的气氛。很多时候妈妈的烦躁婴儿可以精切的捕捉到,并表现出哭闹等烦躁的情绪。孩子之所以这么敏感,是因为他们需要精确的觉察到,他们是否处在充满爱与关注的环境中。

小朋友很快感觉到我是在敷衍他,于是他有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反应,仿佛是对“敷衍”的反移情,他表现得对所有的歌曲都不满意,频繁的更换曲目,一边换歌曲一边抓着我的手看我的表情。

现在想起来那就是他寻求关注的信号。

好在后来我终于静下心来,放松并专注的去陪伴他,他就没有再频繁的换曲子,而是开开心心的把一首歌听完了。虽然看上去我什么都没做,但是他明白我的陪伴是在那里的。

当父母只关注物质和头脑的养育的时候,这种“精神饥饿”的创伤是极为隐蔽的,甚至表面看上去还有可能是“溺爱”的。

也许这个父母能够给孩子提供最有营养的食品,送孩子去最好的学校,但关注点却永远不在孩子的心灵世界,即使提供了最优越的条件,这个孩子仍然是“饥饿”的。这种极其缺乏爱与关注精神上吃不饱的感受,在这个人成年后也会残留下来,用一切可能的替代品去“填饱”肚子。

“成瘾”就是填饱肚子的一种方式,无休止的用物质来满足自己也是替代性的填饱肚子,更为严重的饥饿可能会导致自恋型人格,自恋的英文是narcissism ,意为水仙花,这个典故出自古希腊神话:美少年那西斯在水中看到了自己的倒影,便爱上了自己,每天茶饭不思,憔悴而死,变成了一朵花,后人称之为水仙花。弗洛伊德认为自恋是力比多(能量)向自我投注,原因就在生命的早期,健康的自恋没得到应有的满足,于是婴儿虚幻出一个“自我喂养”的状态,于是导致了虚幻的自大和自恋。

但是与自恋型人格接触时间一长,就会发现那些夸大的自我欣赏总是充满了空洞,你就会发现这个人格的底色其实充满匮乏感,他不断需要大快朵颐的好好吃一顿关注。

精神被养育的孩子是稳定的,他们接受挑战却不会冒然超越生命力的极限,他们的心灵世界灵活而充满弹性,足以抗住可能到来的风吹雨打。

我们在物质上已经走过了遍地饥饿的年代,是时候去走过心灵饥饿的年代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