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毒品悄悄瞄准孩子,皮肤一碰就沾毒:世间多险恶,你得会防备】

原标题:新型毒品悄悄瞄准孩子,皮肤一碰就沾毒:世间多险恶,你得会防备

你能想到吗?

孩子们经常玩的卡通贴纸

竟然有可能是 新型毒品

孩子之间互送一些小“邮票”

竟有可能是 贩毒

日前,小编看到一篇报道:

单亲妈妈离婚后,就一心扑在照顾儿子上,没想过再婚,直到儿子极力撮合她和第二任丈夫在一起。

万万没想到,没过多久,单亲妈妈就被警察请去,理由是:“儿子涉嫌贩毒。”

单亲妈妈说:“不可能啊,我儿子整天在学校里上学,哪有机会沾染毒品和毒贩子?”

警察掏出一张照片让单亲妈妈认:“你认识这个人吗?”照片上不是别人的,竟是自己的现任丈夫。

“他就是教唆你儿子贩毒的毒贩子。”警察边说边掏出一排“邮票”,继续说:“你儿子在同学中传播的就是这种毒品。”

警察说的这种毒品,长得像一张小纸片,因外形而俗称“邮票”。

“卡通贴纸”变毒品?

这竟然不是小说杜撰,而是真的?!

新型毒品出现

日前,杭州警方抓了一名贩毒者,但令人费解的是,他们只搜到了8张可疑的纸片。

然而,经鉴定后却发现,那8张纸片里面竟然含有新型毒品LSD。

这种LSD毒品是一种半人工致幻剂,是迄今发现药效最强的精神药品。

它本身无味无色,放入食物饮料,口服分辨不出异味。

墙上的白色小点就是LSD,不仔细看会以为是墙壁斑驳、掉漆,迷惑性极强。

这样一片小小的“邮票”,不到几微克,就是一颗摇头丸3倍的毒性。

但“邮票”的可怕之处,还不止这么简单直接!

这些叫“邮票”的毒品颜色鲜艳、样式可爱,极具欺骗性,成人肉眼都很难辨别出,更何况是孩子。

一些孩子走上贩毒的道路,大部分是因为不经意碰了“邮票”,没想到是毒品,没想到会上瘾,之后为了满足毒瘾不得不向同龄人贩毒。

然而最可怕的是,这些“邮票”不用吃,只要皮肤接触过,就已经沾毒。

众所周知,吸毒会令人兴奋,继而上瘾。这些特征早在第一代、第二代毒品诞生时,就已经出现。

“邮票”作为第三代毒品,也跟前两代一样有这些特性。

一位女插画师吃了“邮票”之后,连续为自己画下多幅自画像。

我们可以看到以上9张图。从1到3,先是越变越性感妖娆,而后急转直下,到了第9,已经是面目全非的妖怪。

根据警方透露:

据吃过“邮票”的人说:“吃到高潮时,会感觉自己的身体一点点变轻,能飞起来。这时候听音乐,不用耳朵听,用鼻子闻都能闻到音乐的味道。”

“但那过后,就会很想死,身体不自觉就会想从楼上往下跳……”

其实,这都是因为接触“邮票”后,人会自然而然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并出现急性精神分裂和强烈的幻觉,但毒性进一步发作,就让人产生极大的心理落差, 引人轻生。

吃海洛因有死人的,吸冰毒也有死人的,但那大多数都是吸毒时间久,毒素破坏了整个身体,或者戒毒不成,毒瘾难耐之际求死。 而“邮票”则是会在让人在极乐之后立即有求死念头。

总结一下,就是:

科普

LSD全名“麦角二乙酰胺”,是一种强烈的半人工致幻剂,它的毒性是摇头丸的3倍,是世界上最强的迷幻药,会引起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并出现急性精神分裂和强烈幻觉。 往往30分钟起效,只要100微克,就能让人致幻上瘾。

LSD一般口服,通常以某种吸取物质吸取LSD后再服用该物(比如用吸墨纸、方糖或明胶吸取LSD后再将吸取物放入口中),需要更为警惕的是,LSD可以通过皮肤接触吸收, 只要轻轻一碰,LSD就可能会附着到皮肤的毛孔里。

LSD对人体的神经中枢系统会有强烈的损害作用,如果长期使用,会诱发精神分裂症等症状, 甚至产生自残、自毁、自尽等一些极端行为,非常危险。

00后成“贩毒巨头”

以往的缉毒案,吸毒的可能有未成年人,但贩毒的多是成年奸商。

但自从新型毒品进入中国后,因为这些可怕的毒品“长相”极具欺骗性而非常容易迷惑孩子,从而令孩子们接连中招。

“邮票”是近几年进入中国市场的。

2016年,北京警方首次破获国内新型毒品“邮票”案。

2017年5月,厦门查获福建省首起新型毒品LSD。

2017年6月,成都海关公布一起网络走私新型毒品案,查获附着在“邮票”上的新型毒品LSD,这是四川地区首次查获该类新型毒品。

2018年9月,杭州警方破获杭州市首例LSD新型毒品案。

2018年11月,江门公安禁毒部门公布侦破全国首例互联网跨境贩卖新型毒品“邮票”LSD案件情况。

最令人痛心的是,在今年9月杭州警方破获的LSD新型毒品案中,贩卖LSD的都是一群00后。

据了解,“邮票”只能在国外“暗网”购买,只能用比特币支付。这群贩毒的00后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入货,而后在互联网和快递分销,也在同龄人中传播、售卖。

极具欺骗性的“新毒品”

除了“邮票”,还有哪些藏匿在孩子身边的第三代毒品?

日前,海口海关公布一起走私毒品案,查获了3912.94克伪装成邮票、巧克力、软糖等糖果的新型毒品。

01

潮流饮品

12月11日,央视新闻官微报道,这些“卡哇潮饮”、“蓝精灵”等饮品,看起来像是饮料,实际上是含有y-羟基丁酸。

这种饮料俗称“神仙水”,无色无味,喝下可能会丧失记忆,失去意识,甚至昏迷死亡,在我国属于违禁品。

02

“奶茶”

外观跟我们平时逛超市买的,几乎无二致。冲了之后,也有浓浓的奶茶香。

唯一的不一样,就是不开封时,透过包装袋摸,摸到的质感是比较粗糙的颗粒,而不是像奶茶冲剂一样的细致粉末感。

但实际上,它的主要成分是氯胺酮,作用跟K粉、冰毒相似,使人极度亢奋,容易上瘾。

03

“开心水”

跟别的饮料混着喝,根本喝不出有异味。但这实际上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态毒品,由冰毒、摇头丸、氯胺酮等毒品混合而成。

04

糖果

日前,新型毒品“糖果”被海关查获。这些色彩鲜艳的小药丸、包装花哨的跳跳糖,却是摇头丸。

真是无孔不入!

像这种可爱的糖果都非常受孩子欢迎,而且很难分辨,一旦有坏人诱惑,孩子就可能误食。

请告诉孩子,出门在外,遇到这些可疑的食品,不要轻易尝试。

05

“小熊饼干”

日前,安徽警方在办案中,查获了一块“小熊饼干”,发现这种饼干的包装异于市场销售的小熊曲奇饼干。

经过检验,这块“小熊饼干”被认定为新型毒品。

06

“可乐”

这些外包装和我们平时喝的可乐无异的产品,却是毒品伪装的。

这类产品,不但要提醒孩子远离,平时自己也要注意防范。

07

“巧克力”

巧克力也是孩子喜爱的零食,但这种包装简陋,包装袋上没有任何品牌的三无产品,却不是普通的巧克力。

一定要提醒孩子,远离三无产品。

08

彩虹烟

从外表看,彩虹烟的包装和平常香烟无异,但却是披着马甲的毒品,一旦误吸,可能对人体产生伤害。

此外,这些花式毒品还会伪装成茶叶、干花、蘑菇、小树枝、胶囊、浴盐、开心果等。

教会孩子自我保护

保护孩子,人人有责。

作为家长,面对这种已经渗透到我们身边的新型毒品,一定要在生活的各种细节中给孩子传达自我保护意识。

所以,在第三代毒品面前,一定要做到这四点:

  • 第一,识物。上面提到的这些,基本上是囊括了被缉获的第三代毒品。
  • 第二,识人。一定要告诉孩子:陌生人带你尝试新鲜事物,无论是什么,一律拒绝。
  • 第三,识环境。酒吧、迪厅、KTV,是第三代毒品交易的高频场所。在外吃饭,除了跟家人,如果中间离场上厕所,回来后饮料要更换。
  • 第四,让孩子亲身见识一下毒品的危害。家长们可以安排时间,带孩子参加一次禁毒普法活动,让孩子多学些禁毒知识。

毒品,化身千万,让人防不胜防。

然而,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化身禁毒卫士,一起守护我们的孩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