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受忽视 《柳叶刀》系列文章呼吁纳入防控目标】

原标题: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受忽视 《柳叶刀》系列文章呼吁纳入防控目标

导读

让患者都得到有效治疗,是目前艾滋病防控的关键措施,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有利于实现防治目标

2019年11月30日,在江苏扬州市春江社区,大学生们展示数百小红丝带制作的预防艾滋病标志。2019年12月1日,是第32个“世界艾滋病日”。日前,《柳叶刀》杂志刊发系列文章,呼吁制定“第四个90%”的艾防目标,让感染者生活质量改善成为艾滋关怀的终点。图/视觉中国

文|实习记者 郁娟

异常高的合并症发病率,感染者老龄化,疾病的污名化等问题影响着艾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损防控效果。世界艾滋病日前,《柳叶刀》杂志刊发系列文章,呼吁制定“第四个90%”的艾防目标,让感染者生活质量改善成为艾滋关怀的终点。

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让艾滋逐渐成为慢性病,患者预期寿命不断增加,生活质量却长期遭到忽视。2019年11月25日,权威医学《柳叶刀》杂志在线刊发题为“HIV结局:不仅是病毒抑制”的系列文章讨论了这一问题。系列文章作者为多国艾防学者组成的研究团队,西班牙巴塞罗那全球卫生研究所教授Jeffrey V Lazarus为主要负责人。

让患者都得到有效治疗,是目前艾滋病防控的关键措施,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有利于实现防治目标。2014年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提出“3个90%”的防治目标,即到2020年,有90%的感染者知晓自己的感染状态,90%知晓自己感染状态的感染者得以用药治疗,90%接受治疗的感染者体内病毒量得到抑制。根据联合国艾滋规划署数据,截至2019年中期,全球3790万艾滋病毒感染者中,只有65%接受了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合并症高发,联合用药影响艾滋治疗

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王婷婷等人2018年刊发于BMC Psychiatry的回顾性研究显示,中国50.8%的艾滋感染者患有抑郁症;尼日利亚21%的艾滋感染者患有焦虑症,而WHO全球范围内估计的抑郁症和焦虑症发病率分别仅为4.4%和3.6%。系列文章引述一项英国研究显示,英国四分之三的艾滋病毒携带者伴有长期的健康问题,抑郁症和焦虑症等精神疾病最为常见,其次为高血压、高胆固醇和糖尿病,乙肝、丙肝和结核病等传染病也加重疾病负担。

同时使用五种及以上药物被称为“联合用药”。研究表明,常用处方的非艾滋病毒药物可能以有害方式与艾滋ART疗法相互作用,主要包括他汀类药物、精神药物以及麻醉药或镇痛药。如这一潜在风险得不到重视,联合用药会增加ART或其他药物有效剂量减少的风险,患者对ART疗法的依从性也会因此变差。

合并症高发的原因是什么?许多合并症与吸烟、无保护的性行为以及饮酒和非法药物摄入有关。同时澳大利亚2018年的一项研究表明,长期的艾滋病毒感染和抗病毒治疗,也是一大危险因素。其中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本身的毒性可能会增加一些合并症的风险,如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骨质流失和抑郁。早期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即便停用后,不良后果仍可能持续多年。

艾滋病去污名化,仅靠教育宣传有用吗?

瑞典索尔纳卡罗林斯卡大学Galit Zeluf Andersson团队指出,外界对艾滋的污名化和歧视是患者获得良好生活质量的主要障碍,如在阿尔及利亚,联合国艾滋规划署数据显示,53.5%的艾滋患者由于HIV感染遭到过医护人员的拒绝。

影响是双向的。出于对污名和歧视的恐惧,不少患者因此会回避诊断和就医。边缘群体还需面对更为复杂的污名环境,多米尼加共和国65.1%的跨性别者和老挝75%的男性同志群体因此拒绝医疗保健。

事实上,从国家到社区,都开展过不同类型的干预措施,试图实现艾滋病的去污名化。Galit Zeluf Andersson等人在文章中回顾了这些干预措施的研究,发现很少有干预行动会将艾滋感染者的参与纳入其中,鲜有研究能够充分记录和评估污名化环境对艾滋患者的影响,多重边缘群体面临的复杂处境、艾滋专科以外的医护人员歧视现象如何解决等问题也受到忽视。

整合医疗服务,让艾滋患者参与其中

“未来,现有的服务提供模式能否为大批艾滋病以及多种合并症患者提供全面的高质量护理,这似乎是一个问题。”Jeffrey V Lazarus等人说。鉴于上述现状,研究团队建议整合HIV和非HIV的医疗服务,减少医疗机构对HIV感染者的歧视,同时促进艾滋患者自身以及社区的参与。

研究团队建议将“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HRQoL)作为全球艾滋防治的新指标,而该项指标将以患者自身的评估为主,术语称为“患者报告结局”(Patient-reported outcomes, PROs)。后者目前在肿瘤药物临床试验中应用较多。

“患者报告结局”在艾滋防治评估中,主要包括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HRQoL)、自我健康评价、患者赋能、生活满意度以及污名化和社会歧视等信息。

(本文来自新闻原创付费阅读网站“财新网”。如有意阅读全文,可选择单篇购买,或者直接订阅。谢谢!)

全国现有艾滋病感染者报告95.8万 老年男性增长迅速[2019-11-30]

中国艾滋病经性传播仍处于上升势头。中国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局今日在官网发布数据称,2019年1—10月,全国新报告发现HIV感染者13.1万例,其中异性性传播占73.7%,男性同性性传播占23.0%。

疾控局官网称,截至10月底,全国报告存活感染者95.8万,整体疫情持续处于低流行水平。而在今年10月在杭州召开的第六届全国艾滋病学术大会上,疾控局艾防处处长焦振泉指出,截至2018年底,全国报告存活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数为861042例;同时,全国估计存活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数125万例,全人群感染率约为0.09%。报告存活感染者持续增加,其中部分源自新发感染。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联合国规划署曾提出“3个90%”的艾滋病防治目标,即到2020年,有90%的感染者知晓自己的感染状态,90%知晓自己感染状态的感染者得以用药治疗,90%接受治疗的感染者体内病毒量得到抑制。

解药|艾滋病毒耐药性上升,中国“鸡尾酒疗法”是否调整组合?[2019-08-04]

鉴于非洲、拉丁美洲等全球多地艾滋病毒耐药上升趋势明显,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指南进一步强化多替拉韦(DTG)在一线和二线治疗中的优选地位。其最近发布的消息中明确推荐多替拉韦作为所有人群治疗艾滋病毒的首选药物。但这种药物在中国的价格远高于一些发展中国家,不少患者选择海外代购。

上述调整基于世卫组织2019年所做的一项艾滋病毒耐药性调查,依据非洲、拉丁美洲、东南亚等多地在内的18个国家2014-2018年向世卫组织提供的相关数据,结果显示其中12个国家成年人对于依法韦仑(EFV)或奈韦拉平(NVP)等抗病毒治疗药物耐药性水平超过了10%。如在中美洲国家洪都拉斯,两种药物的耐药水平都超过25%。

目前国际上共有六大类30多种艾滋病抗病毒药物,分别为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整合酶抑制剂、融合抑制剂及CCR5抑制剂。EFV和NVP都属于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

免费艾滋病药救不了的病人|特稿精选[2019-07-27]

来看郝南的亲戚把送来的油和面放在他位于郑州的小区边上,让他自己下来拿回家。这是亲戚愿意靠近郝南的最近距离。回南阳老家到父母那儿吃饭,郝南跟他们的碗筷是分开的。妻子和两个孩子也在郑州,郝南只能一年见到一回。

郝南今年41岁,有艾滋病一事,只有亲戚、父母和妻子知道,但他们也时刻与郝南保持着距离。

2017年5月,因不停咳嗽发烧,郝南最终在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以下简称郑州六院)确诊。而后,郝南遭遇了国家艾滋病免费药品几乎所有明显的副作用。

责编|任波

版面|赵今朝 郁娟

转载授权、投稿及爆料请联络财新健康管理

邮箱:denghuiliu@caixin.com

商务合作:Fiona 18612891987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