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市建宁吧_高平手工艺探寻——难忘建宁油馃子

原标题:高平手工艺探寻——难忘建宁油馃子

和土生土长在建宁的同行好友草心儿不同,我对于建宁特产油馃子是完全陌生的,以至于在拍摄之前还一时叫不准确它的名字,别人问起去干嘛?我说去建宁拍油个麻,又说拍油馓子,总觉自己说的不对。

建宁乡建北村,位于高平市东部,是一个居住着六百多户,两千多口村民,颇具乡土风情的大村。我们在一个古老的大门前停驻,大门上有精致的镂空木雕,上书匾额“耕读传家”,可见这里曾是大户人家。走过深深的过道,古老的宅院,正半铺阳光,挑起一方老式布帘,便被屋里的一番景象吸引了。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数层搭在架子上的,焦黄明亮如麻花般的食物,只看一眼便已惹人垂涎。屋里陈设兼具各个时代的特征,老式楼梯下,两边木床,八方桌上,都有人在忙碌,一时有点眼花缭乱,不知所措。

这是建北村老伯李振山,阿姨袁进只,正带领儿子儿媳闺女还有小姨为一家赶制祭祀用品油馃子。油馃子,油馃子,油馃子,不好记的名字说三遍!

为啥叫油馃子,却不得而知,油可以解释为用油炸,馃子,360百科记载——馃子是天津和沧州,山东及豫北一带人对油条的俗称,为汉族传统小吃,用面粉、盐、糖、油,在热油炸至金黄色(属油炸食品不宜多吃)。相传起源于宋代,与秦侩有关。其成品外酥嫩内松软,色泽金黄,咸香适口,成为老少皆宜、妇幼喜食的大众化传统早点食品。天津的名小吃煎饼馃子由此而来。原来油馃子的叫法是如此原汁原味的传承,可见建宁的油馃子实在是由来已久。

袁阿姨介绍说,油馃子所用之处皆为祭祀,一是敬神,去年海峡两岸人民在高平炎帝陵举行祭祀大典就敬献了建宁的油馃子;二是祭祖,主要由嫁出来的姑娘定制敬献在亲人灵堂前。袁阿姨说,油馃子作为祭祀用品,是一辈一辈传下来的,在那些个兵荒马乱食物匮乏的年代,先人还能用油炸食品祭祀,足以表现出人们对神,先祖和逝者的恭敬,或者说是一种信仰。

油馃子材料有面粉,食用油,冰糖,红糖,玉米糖稀,水。制作过程,用开水化开冰糖红糖后和面,干成面片,再按比例用刀切成长方形面片,敬神三片扭成一根,祭祖两片扭成一根,用油炸后再裹玉米糖稀即成。袁阿姨说,一般要敬五尊,一尊二十五层,一层两根,最上层以三根封顶,正好一袋五十斤的面粉,全家动员起来,也要整整忙碌两到三天,利润微薄,赚个手工,只为方便乡亲们使用,这项手艺也不至于流失。

在家庭作坊式的形式中,袁阿姨一家分工明确,却又互相协调,儿子儿媳和面擀面皮。袁阿姨手旁一把木尺子,量着切片,这是关键的一步,决定着油馃子的大小,影响着搭油馃子层楼的时候的平稳度。女儿在八方桌上扭麻花,切成长条的面片,两边向中间开口处翻两下,即成麻花状。李振山老伯在厨房支油锅,小姨在厨房和正屋间传送,有时,儿媳小姨也来扭麻花,或者去厨房支油锅。 李老伯和儿子忠厚老实,话不多说,重体力活不少干,小姨和女儿性格内敛,温柔贤淑,袁阿姨和儿媳利落爽朗,待人热情,不停招呼我们吃喝,一家人和气融融,忙得不亦乐乎,一股热爱生活的气息氤氲在这座老房里,令人无比温暖。

忙到傍晚时分,所有的油馃子才完成最后一道制作工序,过糖稀,过完糖稀的油馃子,犹如着了盛装,静待出席。最后就是要把稍微冷却的油馃子搭在专制的木架子上,这也是很费劲的,要搭平搭稳。袁阿姨说以前没有木架子,全凭手搭的稳定度,搬来搬去的,有时弄不好会散架,现在有专门定做的木架子辅以固定,稳固多了。搭成的油馃子层楼,闪烁着神圣而庄重的光芒, 欲滴还连的糖稀,玲珑剔透,我仿佛看到了那些个小孩儿瞪着眼睛看油馃子,不断往肚子里咽口水的馋相。

天暗了,盛情难却,我们拿着一包袁阿姨一家送的油馃子出了那个古老的大门,拈一块儿放在嘴里咀嚼,那酥脆香甜的味道一直护送我们走进城市的灯火中。

祝福李老伯袁阿姨一家永远美满幸福!

作者:叶子沙沙

编辑:李 茜

审核:张灵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