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关怀备至、家庭和睦幸福,为什么我的孩子还是成为了一个霸凌者?:

原标题:父母关怀备至、家庭和睦幸福,为什么我的孩子还是成为了一个霸凌者?

提及校园霸凌这个话题,大多数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指责霸凌者,但很少会有人去思考:霸凌现象为什么会发生?是什么导致了霸凌者的出现?

我们整理了以下几点原因,希望借此帮大家更进一步了解霸凌者真实的内心世界。

1

家庭因素

家庭是价值观养成的关键学习场所。

一个高冲突的家庭环境,不仅更容易导致暴力行为的发生,还会将这个行为模式内化,无形中提供了攻击行为的模范,让孩子较可能成为下一个霸凌者。

有研究显示,霸凌者的家庭环境多是冷漠、溺爱,甚至是有暴力极端行为的,以至于当孩子欺凌他人时,父母不知道如何立即有效地处理。

孩子之所以成为“恶魔”,是因为他想要得到家庭中没能给予他的掌控权。

父母虐待自己的孩子,年长的哥哥姐姐折磨自己的手足,都会让对方产生一种无助感。

自卑感会唤醒内心的魔鬼,使他们迫切想要在其他更弱势者身上来展现优越感。

曾有一项针对195名10至12岁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兄长的孩子最容易遭受欺凌,而男生比女生更容易欺负年幼的弟妹。

手足霸凌中的霸凌者,他们的欺凌行为更像是在维护其“统治”地位,强调自己的存在感。

他从家庭环境中吸收到的讯息,都是支持施虐者的,或者说他学习到处理事情的方式就只有暴力的方法。

当自己受到了伤害,似乎只教会了他们如何去伤害别人,而不是提醒自己不要伤害别人。

2

获得认同感

如果你去询问霸凌者为什么要去欺负同班同学,得到的答案大多是希望获得更多关注、或者是力量的展现。

他们认为这是体现社交地位的方式之一,通过获得认可、控制和影响同侪来建立自己在同龄人之中的影响力,听上去更像是一种因成长需求产生的偏差行为。

而旁观者的袖手旁观,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霸凌者的气焰。

曾有研究指出,在操场发生的霸凌事件,85%都有旁观者,平均人数为4人。

一方面,基于吸引力理论,崇尚追求独立的青少年会被特立独行的同龄人所吸引,在他们看来,反叛、攻击甚至是暴力都不一定会被认为是负面的,也不一定就该被排斥,反而会得到默许。

另一方面,仅仅在场旁观者的默不作声,都会放纵霸凌者认为自己的行为被宽容、被支持。

而煽风点火的助势、起哄般地捧场,也会让霸凌者自认为享有极高的社会地位。

3

缺乏同理心

有些孩子可能家庭美满、父母关怀备至,但仍然成为了霸凌者。

这是因为社会认知能力产生了问题,也就是缺乏同理心的表现,他们只是享受“称王称霸”、拥有权力的快感,不会去顾及他人的感受。

儿童心理学家利亚恩·里多姆(Liane Leedom)博士解释说,除了注意缺陷多动症的孩子,很难产生共情能力的人也具备这些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期望5岁以下的孩子有同理心是不太现实的,这个年纪的孩子心智还没有发展到足够成熟的水平,尚无法做到真正地体谅他人。

根据相关研究证实,一般要等到孩子8岁或9岁之后,才会开始具备对他人的同理心。

4

刻板印象

霸凌者外在表现的凶狠和冷漠,未必就是他们的内心的真实状态。

很多父母和老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其实会有一种不自知的性别倾向,比如男孩子一定要有阳刚勇敢、不示弱的特质,不能像个女孩子一样哭哭啼啼。

刻板印象的潜意识影响之下,男孩不仅缺乏感性教育,无法采取一种温柔的方式比如倾诉来纾解痛苦情绪,更不容易敏感地察觉出自己的真实状况。

长久之下,他自然会反复实践“刻板印象”赋予的形象,遵循身边的人为他立下的规则,亦步亦趋踏上男子气概之道——要像个勇士去战斗。

5

写在最后

我们常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在亲子关系中,到底什么是无关痛痒的小事,什么是潜移默化衍生罪恶的开端呢?

是父母凡事以孩子为先、什么事情都帮孩子做好,还是看着那个被父母疏离、冷淡、甚至伤害的小孩子默默在角落哭泣呢?

是看到孩子推搡了其他人一下而淡淡一笑的漠视,还是身体力行地告诉孩子胜利的果实只有强者才能摘取?

霸凌行为是可以被改变的,相比事后各方的通力解决,将罪恶的苗头掐死在萌芽阶段也不失为一种良策。

但这需要细心的父母能敏锐察觉出孩子的变化,并及时给予关怀和指导。

当孩子出现可能攻击其他人的行为倾向时,父母除了直面孩子的不当行为,也需要和他们共同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行为?

或者,可以做的是,帮助孩子一起辨识他们的行为会对其他人产生怎样的影响。

比如站在孩子的立场来看待整件事情,和他一起分析利弊,试着问问孩子:如果对方这样对待你,你会作何感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