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一口地道的家乡菜,你有没有自己种荆芥的经历?

原标题:为了一口地道的家乡菜,你有没有自己种荆芥的经历?

身在异乡,无数个瞬间被“家乡味”逼的抓耳挠腮,为了满足自己的五脏六腑,不得不亲自下手,复刻老家味道。很多在外游子的厨艺就是这么“逼”出来的吧。为一口地道蒜面条,不惜千里迢迢背十香菜,自己种荆芥……

“治大国若烹小鲜”,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治大国未必做得到,但能够把自己的胃调理好,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曹延召|文

从未学过一天厨师的我

论起“厨道”来咋就头头是道?

“君子远庖厨”,虽然这话有断章取义之嫌,但还是成为了很多人远离厨房的理由。

在古代,厨师也和千千万万的手工业者一样,被列入了“三教九流”,是个不受人重视的行当。

而在我的老家河南舞钢,向来都有崇文尚武的习俗,村里的将军没少出,但事厨者却是寥寥无几,老少爷们办个红白喜事都要跑老远请人来帮厨。

至于我家,从来就没有过半点的厨艺基因,儿时的我唯一一次牛刀小试的熬面汤还以惨败而告终。

依葫芦画瓢地弄了半碗面腥水就往锅里倒,结果水没开就倒了进去,也不知道用勺子搅搅,煮出来稠如浆糊满是疙瘩不说,还坐了锅,一锅子的焦糊味。

如果硬要跟厨艺扯上半毛钱关系的话,还得从我大学毕业的第一份工作开始说起。

2009年,大学毕业,第一份工作是在郑州,丰产路上的省社科院——河南省振兴豫菜工作办公室。颇有来历和渊源的一个机构,还是昔年一位省领导发起成立并亲任顾问的。

可悲可叹的是,如今几十年如过眼云烟转瞬即逝,豫菜振兴的征程依然是任重而道远。

豫菜办运营着一份公开发行的杂志,寻美食、访名厨、写专访,天天忙得不亦乐乎。就是在豫菜办的那一年,我吃遍了整个郑州,我探索美味的足迹几乎印遍了整个河南。

每一天都很充实,每一天都能吃到不同的味道,而那些大师也偶尔透露些“独门绝学”给我这个美食记者,故弄玄虚是一方面,关键是他们对我这个捏笔杆子的没啥隐藏,不仅不担心被我偷学而去,反之兴致来时,还会手把手地教我一展身手。

按照总编的意思,我们“主攻”的目标是那些星级酒店,他们的出品不仅色香俱全,而且出手阔绰。

哪怕文中有一小段文字是提及他们的,酒店也会毫不犹豫地订下千儿八百本杂志,或是放在大堂休憩区,或是放在客房里,风光无限。

站在杂志发行的角度,总编的想法没错。但是,从味觉上来讲,我偏然的却是隐藏在街头巷尾的“苍蝇馆子”。

没准一位白发苍然鸡皮鹤首的老妪就是一名隐匿凡间的烹饪高手,一根擀杖一顶鏊子就能烙出整个世界。

所以,我的采访从不拘泥,从星级酒店到刁角旮旯,从阳春白雪到下里巴人,有名厨匠作也有凡人随品。

当时那些看似无用的采访为我积累下了宝贵的财富,也让我在名厨大师之外汲取到了很多接地气的能用管用的厨道常识。

耳闻,目染,实操,我这个以前几乎从未进过厨房的小白,居然“厨论五车”,谈起美食也是头头是道。

因吃不惯武汉热干面

逼着自己开始厨艺方面的小试牛刀

在豫菜办、在郑州,在河南,每一天都很充实,每一天都很丰富,我从来也没有想到有一天会被饮食打到过。

离开郑州到北京的时候,大体来说都属于北方,还是面食的势力范围,饮食习惯也都差不了哪里去。但是从北京调武汉,到了千湖之省的时候,我真的被饮食打倒了。

江南鱼米乡,自然顿顿离不开米饭,吃面条能呼噜呼噜三大碗的我吃起米饭来真如沙砾入喉。唯一和面食相近的热干面,又消受不了那份浓厚的碱味儿。

热干面

刚开始是各种吃不惯,而慢慢能接受后,又开始了没日没了的思念,思念魂牵梦萦的河南烩面,思念念念不忘的胡辣汤,思念在郑州、在河南吃过、见过的各种味道。

不要相信时间会冲淡一切,人的味蕾其实很执著,它的思乡会比头脑身心更强烈,愈是吃不到就会愈发地想念,愈是想念就愈发地思乡。

所以很多时候,回到中原大地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找上一家胡辣汤馆子,点上两碗胡辣汤,一碗喝着,一碗晾着。

在他乡,吃不到地道的乡味该怎么办?足迹寻遍了全城,找到的也只是那么几家不大地道的鸡肋馆子,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不喝吧,心念念那个乡味,喝吧,又实在、真的咽不下去。

此时,方悟出毛爷爷那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真谛。反正,我还有满腹的“厨论”未经实践;反正,又不是开店卖饭,看相差点、口味重点都没有多大关系。

依稀地记得第一次下厨还是在武汉大学的研究生宿舍,我和我的同学——两个吃不惯热干面的河南人,不知如何就把话题聊到了故乡的捞面条上。

越聊越热烈,后来就看厨房有现成的锅灶,索性就直接搞一餐吧!

西红柿鸡蛋捞面

煮面条,炒菜卤,同学下楼去餐馆借一次性筷子的时候又顺手拿了一骨碌大蒜回来。那顿餐,是我到武汉以来吃的最惬意的一餐,不仅是自己厨艺的牛刀小试,而且味道也和记忆中的老家味道有几分相近。

于是,手法在一次次的失败中变得娴熟,口味在一次次调整中逐步升级,关键时刻还可以向远在老家的家人远程视频求教。到最后来,在他乡烹制出的乡味儿与故乡有过之而无不及。

做河南地道捞面条

从种荆芥开始

随着厨艺的一天天增长,我对食材的要求也近乎苛刻。喝胡辣汤,早已对网上那些一袋料包一袋粉的粗陋食材嗤之以鼻,胡辣汤必须是原汁原味的水洗面筋料包——比如豫记好物平台上的“郑知味”。

吃烩面,就自己动手抻烩面,汤底的牛羊肉必须是老家直采,面胚必定是舞钢老家老爹亲手种出来的小麦磨成的面粉。

而磨粉的小麦必定选用我母校恩师——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河南科技学院茹振钢教授培育出的“百农矮抗”。

吃着恩师培育出的小麦,吃着老爹亲手种植磨成的面粉,我想吃不出乡味来都难!

作为吃货,还须相信这句话:人的味蕾是最诚实的测评师;真正的好食材自己会说话。

食材好;食,才好。

所以,每次回河南,我必定是大包小包地不停打包,在老家稀松平常无人待见的食材,到了他乡,就是我还原乡味的秘诀所在。

荆芥凉拌黄瓜

回家一趟塞满后备箱那是常事。干货如之山野菜芝麻叶的可以带,但是,很多新鲜食材长途奔袭八百里,归来早已变了味儿。于是,我开始了亲手培植。

那年的清明假期,我千里迢迢从老家带来了几株刚发芽的十香菜,于是一整年的捞面条里都飘满故乡的味道;我在阳台上撒一盆从老家带来的荆芥种子,有了荆芥的凉拌黄瓜,味儿愈发与众不同。

自媒体时代厨房小白

也能教人做菜更能帮农扶贫

记得小时候老师就不止一次地告诫我们:做习题、做事情,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其实,做菜亦是如此。

河南菜得心应手,其它菜系也能做出来几道拿手的。于是乎,在自媒体时代,厨房小白也摇身一变成为了美食博主,开始好为人师地传播厨艺教人做菜。

阅读量越来越高,粉丝越来越多,影响传播力也越来越大。除了受到粉丝的关注外,官方机构的一些活动也开始收到了邀约,尤其是一些贫困地区的,诚邀我进行自媒体扶贫。

于是,一篇文章,一道山货,那些隐藏在大山深处的味道,开始通过我文章的推介走进粉丝口中。

作者做的冬至年饭

去年的岁末,我还收到了中国扶贫基金会的一纸奖励,表彰我在自媒体扶贫路上所作的“突出贡献”。

从来都没想过,原本迫切需要被扶贫的我,居然自媒体扶贫了好多人。卖山货的老乡高兴,买到好食材的粉丝也高兴,我,自然也高兴!

在自媒体江河日下的今天,牛肉近乎吃光光,牛毛也被拔地所剩无几,但是我依然在坚持。

其实,我原本就是一厨房小白,是这个时代把我推到了台前,管他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该做的饭还是要做,该吃的饭还是要吃。

等到铅华洗尽的那一天,我依然是那个工作之余忙碌在厨房的寻常煮夫。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

曹延召,85后,河南舞钢人,昔日媒体记者,今日国防砺剑人,供职于武汉。

豫记·专注河南乡土文化,甄选优质河南特产

在微信中搜索salome1203,添加小秘书微信

进入“豫记·河南好物群”,获取更多豫记精选好物。

(添加时请备注“豫记好物”)

THE END

欢 迎 投 稿

邮箱 yujimedia@163.com

豫记系头条号签约作者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salome1203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