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陵怀旧记忆——磨淀粉】

原标题:茶陵怀旧记忆——磨淀粉

孩儿时的磨淀粉

付寿贵

每当走进市场上一看到雪白雪白的汤圆,就会勾起我童年的一段回忆。因为磨淀粉做汤圆,在我孩童时代,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记得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每年古历十一月时,左右街坊,家家户户开始磨糯米做淀粉。那个年代食品较少,逢年过节或亲朋来访,都是做汤圆招待客人。

记得有一次,父亲单位来了几位外地同事,母亲连忙拿了些糯米粉,做成汤圆(茶陵话“饺”),用油炸熟,在糖水里一卤,一盘黄晶晶的汤圆就端上桌。母亲给每位来客,还煮了一碗盐、茶、芝麻、黑豆、姜丝开水。客人们吃得津津有味,赞不绝口,“你们茶陵的汤圆 (茶陵话“饺”),做的好,很好吃,味道不错”。

每年到了冬季,爷爷就会到市场上买回二十斤糯米,加两至三斤粘米,用一个木盘,把米浸泡一周。经常听大人讲,米浸泡的时间久,磨成的淀粉,做成的汤圆就特别柔软,口感特别好。不过有点麻烦,每天米要换一次清水。

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爷爷把木盘准备好,在木盘里放一层干煤灰或柴灰,灰上放几层干净的布。再在木盘上放一个井字形木架,把磨放在木架上,开始磨淀粉。爷爷用一个小勺,铲一点带水的米倒进石磨眼里,用手推动磨把,石磨便不停地转动。石磨发出“轰轰”的响声,正如一条谜语形容的那样,“雷声轰轰不下雨,雪花飘飘不觉寒”。在上层磨不停的转动下,白哗哗的糯米浆,不断地往下层磨体流。

爷爷一边推磨,一边加米,一边跟我讲,“加工汤圆,茶陵在宋朝年间就已盛行,这种食品世代相传,流传至今,它是我们茶陵民裕美食文化的传承。你们这一代要发扬光大饮食业,让茶陵美食为广大消费者服务。你不要小看做汤圆,它原材料要精选好,芯子配料很考究,风味很多,有芝麻味、桔香味、鲜肉味等。吃起来香甜爽口,饶有风味,而且干鲜俱备,是一种特色佳品”。

看到爷爷推磨,我也想尝尝推磨的滋味。趁爷爷休息,我急忙推动磨把,想体验一下磨淀粉的乐趣,可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磨只是缓慢移动几下就不动了。爷爷讲“你还小,力气不足,推磨是件很辛苦的事,推完这二十多斤米,就会累得腰酸背痛,手发软,要几天才能复原”。是啊,现在年轻人,对过去磨淀粉很陌生,根本没使用过磨,不知道旧社会劳动者的艰辛。石磨的发明是前辈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恰恰就是这些久远的东西,记载了农耕时代的文明。

推了几个小时,糯米磨完了,爷爷把磨拿下来洗干净。我突然问爷爷,什么时候发明了磨,他告诉我“圆石磨应该是发明了冶炼技术后,才有了石磨的出现。因为雕凿石磨,石材一定要坚硬,无沙粒的石料,它分上下二层,上一层要比下一层厚一点,下一层圆心上有一个铁做的立轴,上层圆心上有一个铁做的空心套,镶在石磨中心。两层石磨一相合,上层就可以转动。两层的相合面有一个空膛,磨膛的外围,还雕刻有一排排起伏成斜形的磨齿。上层一边有一个约五公分直径的磨洞,便于添加被磨的食料”。那雕凿一副磨需要几天呢?爷爷说:“石磨雕刻工序多,制造难度大,没有较好技术的石匠,是雕不成的。我家这副磨,石匠师傅费了七天时间才雕成”。

等到第二天,糯米浆疑固成了粉,爷爷把它们分成一小块一小块,装在团箕里,放在太阳下晒。爷爷说:“湿淀粉要及时晒干,若阴久了糯米粉就会有一股馊味,很难吃”。

妈妈拿了一些淀粉,做成汤圆煮给我们做早餐吃。她把准备好的芝麻、桔皮粉、红糖拌合均匀,包在汤圆中心,用双手揉成形状浑圆,大小一致的汤圆,放在沸腾的水里煮。等汤圆煮沸,浮在水里时,妈妈便洒入盐、油、葱花、姜丝等配料。一阵清香扑鼻而来,我们兄弟姐妹几个已经是垂诞三尺。紧接着妈妈用勺子搅拌几下,给我们每人盛了一碗色泽白嫩的汤圆。我们几乎是狼吞虎咽,滚烫、滚烫的汤圆,烫红了嘴唇,仿佛从来没吃上如此佳味,我们边吃边说“味道鲜美极了,一滑就下肚了”。

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社会发展很快,机械化越来越普及,各种家用机器走进寻常百姓家。左邻右舍再也不要为磨淀粉而劳累了,只要开动磨粉机,二十多斤米,约十多分钟就加工好了。即快捷又方便,这就是落后与先进的显明对照。

现在,在人家的围墙旁,时常能看到闲置着的石磨。它已为华夏子孙服务了一段漫长的岁月,成了岁月古董。它见证了社会的落后到进步,见证了老百姓由贫穷到幸福,见证了祖国由衰落到强大的全过程。

如今,人们只要想吃汤圆,就去超市买。看到老百姓手提包装精美的汤圆时,就会回想过去,那家家户户磨淀粉的情景,那真是一段甜蜜的记忆。

来源:网友投稿

作者:付寿贵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