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尖子生的肺腑之言:成绩好的孩子和普通孩子究竟有什么区别?】 尖子生成绩大幅度下降

原标题:一个尖子生的肺腑之言:成绩好的孩子和普通孩子究竟有什么区别?

相信,或许不是每个父母都会宣之于口,但必定每个父母都必定想过:若自己的孩子是别人家的孩子该多好?

那样好学,那样聪明,那样乖巧、孝顺,斩获竞赛一等奖,考他个年级第一!形象美好的像是一个琉璃罩下的陶瓷娃娃,闪着七彩流光,每一寸生长在最能满足你炫耀欲、虚荣心的点上。

但是,我想请问屏幕前各位为人父母的读者:

你真的知道“别人家的孩子”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吗?你真的希望你的孩子去过那样的生活吗?你心目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到底真实存在吗?

本人坐标魔都,就读于上外附中,中考过了上海四校分数线,考着年级前十五的成绩,算是个街坊邻居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我想来简单谈谈我的生活。我是个例,但个例中不乏普适的规律。因为我也是中国教育体制下的学生。

看客眼中,只是二维的我

每个人都是负重前行,每个人也都是笑脸相迎,谁也没比谁轻松到哪里去。

在我从普通学生成为学霸的那一年,是初三,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所有的同学都忘记了,我曾经也很普通,甚至是个后进生。他们崇拜我,好似我自初中入学开始,就是完美无缺的,就是天上的星星月亮。但我不是,我现在依然不是!

人都是人,没有谁是星星月亮。

我至今还记得,全年级三百出头的人数,我入学第一次月考的年级排名(那时候教育局还没有取消年级排名制度)是256名,2的8次方。我记得特别清楚。数学44,英语44,语文62,满分都是100。然而我现在说出来,那些同学都不敢相信地瞪大了眼睛:“XXX,你这样一个大学霸,怎么可能考出那样的成绩?”但那就是我,真实的我。你们不愿意去相信罢了。

人的心理真是诡异的,他们会选择性地遗忘很多东西,只记住那些惊人的,让人印象深刻的部分。甚至选择性地过滤掉一些部分。久而久之,那些“别人家的孩子”的形象,就被我们自己给美化得不成人样。

事实上,“别人家的孩子”也是孩子,家家也都有本难念的经。

而大多数父母把他们加冕成了神,然后用神化了的他们来和自己的孩子对比。再这样本就不公平的比较中,没有一个孩子是有半分胜算的。攀比是人类的本性之一,无可剔除,亦无可厚非。谁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可怕就可怕在,攀比心态引发了焦虑。焦虑是一切极端和强求的源泉。

或许屏幕前的父母要感叹:我小时候那上过什么补习班?但没办法啊,赢在起跑线上嘛,现在竞争多么激烈啊!

现在连我这个学姐都在感叹:我小时候哪上过这么多补习班!早教班、思维课,这些东西我听都没听过。去逛个书店,小学的教辅书数量是初高中的总和。竞争是激烈,近乎可以用“惨烈”来形容,但还是那句话。用孩子的幸福和健康换来的成绩,身为父母,你们要得起吗?

至少我自己都觉得,我要不起这份血淋淋的成绩。

说来惭愧,我真的对不住我的父母,这一切的崩溃和痛苦,我全部带给了最爱我的人。所有的旁观者——老师、学生、亲戚朋友、街坊邻居,他们又哪里知道我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

考了第一名就不会紧张了吗?错!

我的学霸征途真正开始,是初三。初三上第一次月考,我班级第五。期中考第三,第二次月考第一。中考二模,第一。中考成绩,第一。

外人可能会觉得我凯歌高奏,战无不胜,自当春风得意马蹄疾,享受这同学们艳羡的眼光,越来越开心。但是随着我的分数越来越高,我越来越痛苦。而且,越来越没有人理解我,包括我的父亲。他们只会觉得我考得这么好了,紧张个什么呢?

学霸的紧张更为深重,它是内源性的,施压者是自己,承受者也是自己,也是不被人理解的。是个个人内心循环的增压闭环。

我至今还记得那凌晨四点钟的天,最是黑,那样的黑色,我最是熟悉,纯粹得像是只有一个像素块的图片,贴在地平线上方,光污染在此刻降到最低。这是我高一起床的正常时间。为了不让父母觉得我熬夜,我只能背着他们,像个网瘾少女似的鬼鬼祟祟地从床上爬起来学习。

就这样,我写卷子写到右手指关节腱鞘炎,红肿难受到真的不能写字;腰肌劳损,坐上几个小时必须站起来歇歇;颈椎猛一扭头卡卡作响……

我有时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努力?

我的人格,好胜且敏感,说白了就是“输不起”。考了第五下次就不能掉出第五。我再努力一点。考了第三就不能掉出前三。我再给刻苦一点。考了第一……我不知道怎么保证自己下次还是第一。我努力不是为了我自己,而是为了我在同学心中的地位。我要保住的形象,上了学霸的神坛,我不想下去。

如此的境况,崩溃迟早是会到来的,我已经泥足深陷,自己是拔不出来的,我必须努力,我忘记了怎么去放弃。我唯一能做到的,是忍,咬着牙,拼了命,去忍一个月,去忍那三十个日日夜夜,等月考出成绩一旦出来,倒计时的闹钟便归了零,疯狂地尖声鸣叫起来。考得越好,我越是痛苦。我会在家中没来由地痛哭,砸东西,暴饮暴食……初三一年,我体重直线飙升了16斤。至今,我仍然在艰苦卓绝的减肥道路上拼荆斩棘,和自我交锋对阵。

由于我父母都是医生,也所幸他们身为白衣天使的职业,他们早早地发现我的异常,带我去向精神科的朋友一咨询,得出结论:“轻度抑郁”。

所幸心理辅导及时,所幸也只是轻度,现在我完全脱离了当年的阴影,只是想起从前事,不免还是一阵感叹。

大势不代表就是正确的

我那时的压力已经是极大了。但我回望现在的小学生们,他们如今的压力,我也无法想象。

我的母亲是内分泌课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她告诉我,现在的病人越来越年轻化,交通大学本硕博连读的大学生,查出“双向情感障碍”的心理疾病。多少个年纪轻轻就因为压力多大得了甲状腺亢进……

可能有些父母会说:我的孩子就是陀螺,不抽不转的。不给他报那些补习班,不让他熬到12点,他就是不行啊。

但是各位家长:健康的损耗是暗的,我们少年人的身体杠杠的,短时间内看不出来。而成绩呢?是拼了命努力一段时间就能上来。成绩是短期快速的回报,而健康则是长期的,隐藏在表面之下的。

现在是白领三十岁出头猝死率急速升高,数年之后我们会不会迎来大学生猝死,高中生猝死的案件?我不知道,但这样子学下去,看看我们的近视率吧,看看我们九零后的颈椎病发病率吧。谁能说不是十年寒窗苦的积累呢?

中国的人口决定了中国教育的焦虑是社会的必然,是时代的必然。

或许也只有等大批大批的人倒下了,才能让社会惊觉,从而催生出变革。

但不要让你的孩子,成为变革前的牺牲品。

我们也绝对不需要等到事实的警钟敲响了,才去改变什么。

要求孩子优秀没有错误,现实的竞争的确惨烈,大势所趋,我是一个学生,我知道不可能要求父母去逆势而为,让孩子快乐而完全不顾及成绩不现实。但我想代表我的同学们,学弟学妹,学长学姐向全天下的父母提请:

请至少在洪流中巍然不动!

声明

本文为家长慧原创文章,欢迎联系转载!未经同意擅自转载视为侵权,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