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 卫健委发布2019年版临床路径 神经外科涉及动脉瘤 胶质瘤等13病种:

原标题:全文| 卫健委发布2019年版临床路径 神经外科涉及动脉瘤 胶质瘤等13病种​

神外前沿讯,近日,为进一步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国家卫健委委组织对19个学科有关病种的临床路径进行了修订,形成了224个病种临床路径(2019年版),供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参考使用。

神外13个病种

创伤性闭合性硬脑膜外血肿临床路径

创伤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临床路径

大脑半球胶质瘤临床路径

大脑凸面脑膜瘤临床路径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临床路径

颈内动脉动脉瘤临床路径

颅骨凹陷性骨折临床路径

颅骨良性肿瘤临床路径

颅后窝脑膜瘤临床路

颅前窝底脑膜瘤临床路径

三叉神经良性肿瘤临床路径

三叉神经痛临床路径

小脑扁桃体下疝崎形临床路

下载链接:https://pan.baidu.com/s/1xgJ-7xE3Qr-GYcSUqj2_0Q

部分内容摘要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临床路径

(2019年版)

一、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无枕颈部失稳及颅底凹陷等骨性畸形)(ICD-10:Q07.0),行枕下中线入路减压术(ICD-9-CM-3:01.24)或小脑扁桃体部分切除术。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颅颈交界区畸形诊疗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6, 32(7):659-665],《颅颈交界区畸形:基础与外科治疗》(余新光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

1.临床表现

(1)病情通常进展缓慢,多呈进行性加重,临床症状可与畸形程度不一致,可存在下列一种或多种症状。

(2)神经根及后组颅神经症状:枕项部疼痛、僵硬、束带感,上肢麻木,言语不清,饮水呛咳,吞咽困难等。

(3)脊髓空洞相关症状:出现单侧上肢与上胸节之节段性感觉障碍,常以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为特点,痛、温觉减退或消失,深感觉存在,该症状也可为两侧性;或出现自主神经损害症状。

(4)上颈髓及延髓症状:如躯干及四肢感觉及运动障碍,呼吸费力,椎体束征阳性等。

(5)小脑症状:眼球震颤,小脑性共济失调等。

(6)如合并脑积水,可有颅内压增高症状。

(7)神经营养不良性关节病(夏氏关节病):多为一侧肩关节、肘关节及指间关节的肿胀、关节脱位及关节间隙骨性破坏。

2.辅助检查

(1)枕颈部或颈椎MRI检查:显示小脑扁桃体下降至枕大孔水平以下超过5mm,了解是否合并脊髓空洞。

(2)颈椎X线片、三维CT(必要时需动力位检查)是否合并骨性畸形,可评估颅颈交界区稳定性。

(3)必要时,查头颅CT或MRI了解是否合并脑积水。

(4)必要时,查胸椎MRI可了解脊髓空洞是否累及胸段脊髓,查腰椎MR可了解是否合并脊髓拴系综合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神经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颅颈交界区畸形诊疗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6, 32(7):659-665],《颅颈交界区畸形:基础与外科治疗》(余新光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1.明确诊断为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或病情进展者需手术治疗,手术可选小骨窗枕下减压术,硬脑膜减张缝合术,对伴有严重小脑扁桃体下疝者可同时进行下疝扁桃体切除及硬膜扩大修补术。

2.对于手术风险较大者(高龄、妊娠期、合并较严重内科疾病),需向患者或家属详细交待病情。

3.对于严密观察保守治疗的患者,如出现因脑积水导致的严重颅内压增高征象,必要时予急诊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3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Q07.0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4 天

1.所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

(2)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

(3)凝血功能。

(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

(5)胸部X线片、心电图。

(6)颈椎X线片和CT(必要时动力位检查)、颈椎MRI,头颅CT或MRI。

(7)肌电图、体感及运动诱发电位。

2.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行心、肺功能检查。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15〕43号)选择用药。

2.预防性用抗菌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

3.如置管引流,手术后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3~5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5天

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2.手术方式:枕下中线入路减压术、硬脑膜减张缝合术、小脑扁桃体部分切除术、硬膜扩大缝合术。

3.手术内固定物:颅骨和脊柱固定材料。

4.术中用药:视术中情况可使用甘露醇及激素。

(九)术后住院恢复8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颈椎MRI或CT。

2.视情况复查肌电图、体感及运动诱发电位。

3.术后用药:视病情应用脱水药物。

(十)出院标准

1.患者一般情况良好,饮食恢复,各项化验无明显异常,体温正常。

2.复查颈椎CT或MRI显示枕下减压满意。

3.切口愈合良好。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术后继发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下血肿、脑内血肿等并发症,严重者需要再次开颅手术,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与费用增加。

2.术后发生颅内或切口感染、脑脊液漏和神经功能障碍等,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与费用增加。

三叉神经痛临床路径

(2019年版)

一、三叉神经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ICD-10:G50.0)。

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或加行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术(ICD-9-CM-3:04.4102)。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神经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专家共识(2015)[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5,31(3):217-220]

1.临床表现

(1)疼痛局限于三叉神经感觉根分布区,多以单侧牙痛或颜面、下颌、鼻翼、额头疼痛起病。

(2)在三叉神经的一支或多支的分布区出现刀割样、针刺样、电击样或烧灼样剧烈疼痛或钝痛,反复发作,突然出现,持续数秒至数分钟甚至更长时间后骤停,可伴有同侧流涎、流泪、面肌反射性痉挛等;通常口服卡马西平或奥卡西平有效,随着病程进展,药效下降需要增加剂量方能缓解疼痛。

(3)疼痛区常有扳击点,可因洗脸、刷牙、进餐、说话等机械性刺激诱发疼痛发作。

2.辅助检查

(1)颅脑3D-TOF-MRA或3D-CISS-MR检查能了解三叉神经根有无血管相邻或压迫。

(2)颅脑MRI检查排除颅脑肿瘤。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神经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专家共识(2015)[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5,31(3):217-220],中国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脑神经疾患围手术期风险专家共识(2015)[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5,31(10):978-983]。

1.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诊断明确。

2.药物或神经阻滞、射频毁损、球囊压迫等治疗效果不佳。

3.不能接受其他外科方法治疗带来的的面部麻木。

4.患者一般情况好,无严重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凝血功能障碍或其他严重器质性病变,能够耐受全麻手术。

5.排除脑肿瘤等疾病引起的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G50.0三叉神经痛疾病编码。

2.有手术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患者本人积极要求手术并接受手术预期疗效及可能的手术并发症。

3.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如果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2~4天

1.所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

(2)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

(3)凝血功能。

(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

(5)心电图、胸部X光片。

(6)头部MRI、腹部B超。

2.根据患者病情科选择:心、肺功能检查,如24小时心电监测、24小时血压监测、超声心动图、胸部CT、腹部CT、肺功能检查等。

3.术前1天患侧耳后局部剃发备皮,术前8小时禁食水。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卫办医发〔2015〕43号)选择用药。

2.预防感染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

3.术中乳突气房开放者为污染手术,术后可酌情使用1~3天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4天

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2.手术方式:显微血管减压术或加行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术。

3.术中用品:涤纶垫棉或其他减压材料、人工硬脑膜、颅骨修补材料、生物蛋白胶、止血纱布、止血粉等止血材料。

4.输血:一般不需要输血。

(九)术后住院恢复4~7天

1.术后回病房平卧8小时后可翻身,24~48小时后酌情下地活动

2. 术后8~24小时复查头颅CT。

3.术后第1~3天切口换药,注意观察切口渗出情况。

4.术后第3-~天后仍有发热、头痛、颈项强直的患者,需要及时行腰椎穿刺进行脑脊液检查,排除颅内感染。确定颅内感染的病例,需静点抗生素治疗,抗炎治疗期间需再次腰穿化验脑脊液,待脑脊液化验结果正常,方能通知患者出院。

4.术后第7天切口拆线。

(十)出院标准

1.患者术后恢复好,无严重头痛,体温不超过37.5℃,颅内感染的病例,经过正规抗炎治疗,脑脊液结果恢复正常范围。

2.切口愈合良好。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部分患者受血性脑脊液刺激或对减压垫棉或其他材料有排异反应,术后出现长时间发热、头痛、颈项强直等情况,需要行腰椎穿刺,如果确诊为颅内感染需有针对性使用抗生素,可能会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与费用增加。

2.部分患者术后可能出现脑脊液鼻漏或耳漏,需要卧床或腰穿置管卧床,待漏口愈合方能出院;少数患者需要再次手术修补漏口,都会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与费用增加。

3.少数患者显微血管减压术后原有疼痛不一定立刻消失,有可能恢复一段时间后逐渐减轻或消失。

三叉神经良性肿瘤临床路径

(2019年版)

一、三叉神经良性肿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三叉神经良性肿瘤(ICD-10:D33)。

行开颅三叉神经肿瘤切除术(ICD-9-CM-3:04.07)。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王忠诚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

(1)三叉神经症状:最多见,多为首发症状, 表现为患侧面部及口腔麻木感、痛觉减退、角膜反射迟钝或消失;其次出现阵发性疼痛(三叉神经痛),疼痛常局限于三叉神经感觉根分布区,多以单侧牙痛或颜面、下颌、鼻旁疼痛起病,以后可逐渐出现咀嚼肌、颞肌无力或萎缩。

(2)临近结构受侵犯表现:包括颅神经、脑干、小脑受压迫产生的症状,如肿瘤位于颅后窝者可逐渐出现复视、周围性面肌麻痹和进行性耳聋,晚期可有小脑症状、颅内压增高和后组颅神经症状;位于颅中窝者可逐渐出现视力障碍、动眼神经麻痹、同侧眼球突出等症状;肿瘤骑跨于颅中、后窝者可引起对侧轻偏瘫及小脑症状。

(3)颅内压增高症状:头痛、呕吐等,由肿瘤体积增大引起。

2.辅助检查

(1)头颅CT:肿瘤呈等密度或低密度卵圆形或哑铃形影像,常骑跨颅中、后窝,骨窗像可显示颅中窝或岩骨骨质破坏吸收。

(2)头颅MRI:肿瘤典型征象为骑跨颅中、后窝生长,边界清楚的哑铃形肿物;T1加权像呈低或等信号,T2加权像呈高或等信号,注射造影剂后可被强化,少数囊变者环形强化,瘤周一般无水肿。MRI可显示肿瘤与临近结构如脑干、海绵窦等的关系。

(3)颅神经电生理检查。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王忠诚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诊断为三叉神经良性肿瘤,有颅内压增高症状或局灶性症状者需手术治疗,手术方法是开颅三叉神经肿瘤切除术。

2.手术风险较大者(高龄、妊娠期、合并较严重内科疾病),需向患者或家属交代病情;如不同意手术,应当充分告知风险,履行签字手续,并予严密观察。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D33三叉神经良性肿瘤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血型。

(2)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

(3)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

(4)头颅CT、MRI。

(5)神经电生理检查:视觉诱发电位、听觉诱发电位、体感诱发电位、运动诱发电位、面肌电图。

(6)其他检查:纯音测听、视力视野、前庭功能检查。

2.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行心肺功能检查、DTI、DWI检查和认知功能评定。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卫办医发〔2015〕43号)选择用药。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2.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时间为术前30分钟。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4天

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2.手术方式:开颅三叉神经肿瘤切除术,术中行神经电生理监测,根据患者病情,可选用手术相关设备包括神经导航系统、超声吸引器系统等。

3.手术置入物:颅骨、硬脑膜修复材料、止血材料,颅骨固定材料。

4.术中用药:激素、脱水药、抗菌药物。

5.输血:根据手术失血情况决定。

(九)术后住院恢复7~8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头颅CT或MRI扫描,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电解质等。

2.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行心肺功能、认知功能评定,DTI、DWI、视力视野、神经电生理检查、纯音测听、前庭功能检查等检查。

3.术后用药:脱水药、激素、抗菌药物,可根据患者病情应用抗癫痫、镇痛、止吐药物。

(十)出院标准

1.患者病情稳定,体温正常,手术切口愈合良好;生命体征平稳。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术中或术后继发手术部位或其他部位颅内血肿、脑水肿等并发症,严重者需要二次手术,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2.术后继发脑脊液漏、切口感染或延期愈合、颅内感染和神经血管损伤,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术后伴发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颅前窝底脑膜瘤临床路径

(2019年版)

一、颅前窝底脑膜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颅前窝底脑膜瘤(ICD-10:C70.002/ D32.013/D42.002)。

行冠切经额开颅或经额外侧入路颅前窝底脑膜瘤切除术(ICD-9-CM-3:01.5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肿瘤体积增大引起慢性颅压增高表现,主要为头痛、恶心、呕吐等;因额叶受损出现精神、智力症状,主要表现为记忆力障碍、反应迟钝、淡漠;局部压迫症状,嗅觉、视觉受损;皮层刺激症状,继发性癫痫。

2.辅助检查:头颅MRI平扫+增强序列或CT平扫+增强显示颅内占位性病变,基底位于颅前窝底,边界清楚,明显均匀强化,额叶底面和鞍区结构受压。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拟诊断为颅前窝底脑膜瘤者,有明确的颅内压增高症状或局灶性症状者需手术治疗,手术方法是冠状切口经额入路开颅肿瘤切除术或经额外侧入路开颅肿瘤切除术。

2.对于手术风险较大者(高龄、妊娠期、合并较严重的内科疾病者), 要向患者或家属仔细交代病情,如不同意手术,应履行签字手续,并予以严密观察。

3.对于严密观察保守治疗者,一旦出现颅内压增高征象,局灶症状/体征或肿瘤明显增大,考虑手术治疗,必要时予以急诊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70.002/ D32.013 /D42.002颅前窝底脑膜瘤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 排除颅内外沟通性的肿瘤。颅内外沟通性病变会增加术后脑脊液漏及感染的机会,会延长平均住院时间。

(六)术前准备3天

1.所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血型。

(3)凝血功能。

(4)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

(5)传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

(6)胸部X光片,心电图。

(7)头颅MRI平扫+增强(冠、矢、轴位)。如病变血供丰富考虑DSA或CTA检查。对于因金属植入物、幽闭恐惧症等无法行MRI检查患者可行CT平扫+增强检查,供血动脉评价可用DSA及CTA。

(8)颅底CT薄层扫描(平扫+骨窗)。

(9)视力、视野检查。

2.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查心、肺功能和精神智力评估。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15〕43号)选择用药。

2.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为术前30分钟,术后可追加1次。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4~5天

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2.手术方式:冠切经额开颅颅前窝底脑膜瘤切除术或经额外侧入路脑膜瘤切除术。

3.手术内固定物:颅骨固定材料等。

4.术中用药:激素、抗菌药物、麻醉常规用药。

5.输血:视手术出血情况决定。

(九)术后住院恢复10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术后6小时内头颅CT平扫,术后3~7天内头部增强MRI,视力、视野,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电解质,凝血项。

2.术后用药:抗癫痫药物,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加用脱水药物、止痛、止吐药物。

(十)出院标准

1.患者一般状态良好,饮食恢复。

2.体温正常,各项化验无明显异常,切口愈合良好。

3.复查头颅MRI显示颅内情况稳定。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术中或术后继发手术部位或远隔部位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下血肿、脑内血肿等并发症,严重者需要二次手术,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2.术后继发脑脊液鼻漏、颅内感染和神经血管损伤等,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3.其他:术后继发癫痫,电解质紊乱,术后伤口愈合不良,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若患者入院时处于月经前期,会延长住院时间。

颅后窝脑膜瘤临床路径

(2019年版)

一、颅后窝脑膜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颅后窝脑膜瘤(ICD-10:D32.012 /D42.003 /C70.003)。

行颅后窝脑膜瘤切除术(ICD-9-CM-3: 01.5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神经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颈痛,颅内压升高症状,肢体力弱,感觉障碍,颅神经受累,小脑损害体征,锥体束征等。

2.辅助检查:头颅MRI平扫+增强,CT平扫+增强提示病变

3.术中病理证实。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神经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1.手术:后正中/旁正中/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远外侧/其他入路颅后窝脑膜瘤切除术。

2.术前栓塞(酌情)。

3.残余肿瘤术后放射治疗(酌情)。

(四)标准住院日为12~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D32.012/D42.003/C70.003颅后窝脑膜瘤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并发其它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4天

1.所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

(2)凝血功能。

(3)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

(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

(5)胸部X光片,心电图。

(6)头颅MRI平扫+增强(冠、矢、轴位)。如病变与横窦、矢状窦关系密切建议MRV或DSA检查,如血供丰富考虑DSA或CTA检查。对于因金属植入物、幽闭恐惧症等无法行MRI检查患者可行CT平扫+增强检查,动静脉评价可用DSA、CTA及CTV。

(7)病变区域颅底骨质薄层CT扫描(冠、轴位)。

(8)根据不同部位可行颅神经功能检查(视力、视野、电测听、脑干诱发电位)。

2.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行心、肺功能检查。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卫办医发〔2015〕43号)选择用药。

2.术前30分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术后可追加1次。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4~5天

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2.手术方式:颅后窝脑膜瘤切除术。

3.手术内置物:手术内固定材料。

4.术中用药:抗菌药物、激素、脱水药、麻醉常规用药。

5. 术中建议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面神经、三叉神经监测,降低术中颅神经损伤机率。术中必要时使用内镜辅助,以减少神经、血管损伤。

6.输血:视术中情况决定。

7.病理:冰冻加石蜡切片。

8.术后6小时内查头颅CT平扫。

(九)术后住院恢复7~10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术后6小时内查头颅CT平扫,术后3-7天内查头颅MRI平扫+增强或CT平扫+增强,余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安排。

2.术后选用激素,用药时间为3~5天。

3.术后选用脱水药物:根据术后CT及MRI显示脑水肿发生情况酌情选用。

(十)出院标准

1.切口愈合良好。

2.无颅内感染。

3.无需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4.复查头颅MRI显示颅内情况稳定。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不耐受DSA检查的患者,可行CTA/MRV等。

2.术中或术后继发手术部位或远隔部位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下血肿、脑内血肿等,术后出现脑积水,严重者需要二次手术,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术后继发颅内感染和神经血管损伤,后组颅神经障碍等,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4.其他:术后脑脊液漏,肺炎,电解质紊乱等,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若患者入院时处于月经前期,会延长住院时间。

颅骨良性肿瘤临床路径

(2019年版)

一、颅骨良性肿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颅骨良性肿瘤(ICD-10:D16.4)。

行单纯颅骨肿瘤切除术或颅骨肿瘤切除术加一期颅骨成形术(ICD-9-CM-3:02.04-02.6)。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王忠诚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

(1)好发于20~30岁青壮年,病程较长。

(2)无痛或局部轻度疼痛及酸胀感包块。

(3)部分较大的内生型骨肿瘤可产生脑组织受压引发的局灶性症状如偏瘫、失语、同向性偏盲、癫痫发作等。

(4)极少数巨大骨肿瘤可产生颅高压表现,如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等。

(5)部分位于颅底的骨肿瘤可产生眼球突出、眼球运动障碍,及颅神经压迫症状,如面部感觉减退、视力减退和听力减退等。

2.辅助检查

(1)头颅CT扫描(加骨窗像检查):表现为骨质增生或破坏;如侵犯颅底,必要时可行三维CT检查或冠状位扫描;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与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等后处理技术可更全面、立体、直观、清晰地显示颅骨病灶的形态、累及范围及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

(2)X线平片检查:可表现为骨质增生或骨质破坏。

(3)MRI检查可了解肿瘤侵入颅内程度。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王忠诚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对于肿瘤较大而影响外观、内生型肿瘤出现颅压高或局灶性症状者应当行颅骨肿瘤切除术。术式包括单纯颅骨肿瘤切除术、颅骨肿瘤切除术加一期颅骨成形术。

2.手术风险较大者(高龄、妊娠期、合并较严重内科疾病),需向患者或家属交代病情;如不同意手术,应当充分告知风险,履行签字手续,并予严密观察。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D16.4颅骨良性肿瘤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2~4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血型。

(2)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

(3)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

(4)头颅CT扫描(含骨窗像)、头颅X线平片、MRI。

2. 根据患者病情,建议选择的检查项目:颅骨三维CT、DSA、SPECT、心肺功能评估(年龄>65岁者)。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卫办医发〔2015〕43号)选择用药。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2.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时间为术前30分钟。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5天

1.麻醉方式: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

2.手术方式:单纯颅骨肿瘤切除术、颅骨肿瘤切除术加一期颅骨成形术(颅骨缺损大于3cm直径时)。

3.手术内置物:颅骨、硬脑膜修复材料,颅骨固定材料等。

4.术中用药:抗菌药物、脱水药。

5.输血:根据手术失血情况决定。

6.术后用药:植入人工颅骨者可选用抗生素。

(九)术后住院恢复7~10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头颅CT,化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电解质。

2.根据患者病情,建议可选择的复查项目:头颅MRI。

3.术后用药:抗菌药物、脱水药、激素,根据病情可用抗癫痫药等。

(十)出院标准

1.患者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平稳,体温正常,手术切口愈合良好。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术后继发其他部位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下血肿、脑内血肿等并发症,严重者需要再次行开颅手术,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2.术后切口、颅骨或颅内感染、内置物排异反应,出现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伴发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颅骨凹陷性骨折临床路径

(2019年版)

一、颅骨凹陷性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颅骨凹陷性骨折(ICD-10:S02.902)。

行颅骨凹陷性骨折整复术或颅骨钛板(网)或其他颅骨修复材料修补术(ICD-9-CM-3:02.02-02.06)。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王忠诚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

(1)病史:多有头部外伤病史。

(2)头皮血肿:在受力点有头皮血肿或挫伤。

(3)局部下陷:急性期可检查出局部骨质下陷。

(4)局灶性症状:当骨折片下陷较深时,可刺破硬脑膜,损伤及压迫脑组织导致偏瘫、失语和(或)局灶性癫痫等相应症状。

2.辅助检查

(1)头颅X线平片:包括正位、侧位和骨折部位切线位平片,后者可显示骨折片陷入颅内深度。

(2)头颅CT扫描(含骨窗像或三维重建):可显示凹陷骨折范围及深度,CT平扫可除外有无继发颅内异常。

(3) 血常规。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王忠诚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颅骨凹陷性骨折诊断明确,骨折凹陷深度>1cm,临床出现局灶性症状或颅内压增高症状者,需行凹陷骨折整复术:较固定的凹陷骨折,采用凹陷四周钻孔、铣(或锯)下骨瓣,将其整复成形再复位固定;粉碎性凹陷骨折,需手术摘除游离碎骨片,保留带有骨膜的骨片,缩小日后需修补的面积,需向家属交待病情及围术期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2.大静脉或静脉窦处的凹陷性骨折,如无明显临床症状,即使下陷较深仍可观察,待充分准备后择期手术;重要功能区的凹陷骨折,当骨折片压迫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如偏瘫、肢体麻木、癫痫等,应行骨片整合复位或清除术。

3.合并脑损伤或凹陷面积大,导致颅内压增高、CT显示中线结构移位、出现脑疝征象者,应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术。

4.开放性粉碎性凹陷性骨折者,行手术清创及骨片清除术。

5.手术风险较大者(高龄、妊娠期、合并较严重内科疾病),需向患者或家属交代病情;如不同意手术,应当充分告知风险,履行签字手续,并予严密观察。

6.对于严密观察、保守治疗的患者,如出现颅内压增高征象应行急诊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9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S02.902颅骨凹陷性骨折疾病诊断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当患者合并其他诊断,如急性硬膜下血肿,脑疝,头皮裂伤伴感染等情况时,不进入次路径。

4.当患者双侧瞳孔散大,自主呼吸停止1小时以上,或处于濒死状态,不进入此路径。

(六)术前准备(适于急诊手术)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血型。

(2)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

(3)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

(4)头颅CT扫描(含骨窗像)。

2.根据患者病情,建议选择的检查项目

(1)颈部CT扫描、X线平片。

(2)腹部B超。

(3)年龄>65岁的患者,行心肺功能评估、超声心动图。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15〕43号)选择用药。根据伤口有无污染和感染决定抗菌药物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为入院当天或第2天行急诊手术

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2.手术方式:颅骨凹陷性骨折整复术或颅骨钛板(网),或其他颅骨修复材料修补术。

3.手术内置物:颅骨、硬脑膜修复材料、颅骨固定材料及修复材料等。

4.术中用药:抗菌药物、脱水药。

5.输血:根据手术失血情况决定。

(九)术后住院恢复≤8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术后次日和术后第7天复查头颅CT(加骨窗像)(如患者病情发生急剧变化,随时安排复查头颅CT);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电解质。

2.根据患者病情,建议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头颈部MRI、胸腹部X线平片、腹部B超。

3.术后用药:抗菌药物、脱水药,有严重脑挫裂伤者可使用抗癫痫药7天。

(十)出院标准

1.患者病情稳定,体温正常,手术切口愈合良好;生命体征平稳。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术后继发其他部位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下血肿、脑内血肿、脑挫裂伤和颅内高压等,严重者需要再次开颅手术,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2.术后切口、颅骨或颅内感染,内置物排异反应,出现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与费用增加。

3.伴发其他疾病需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4.非急诊患者不纳入本路径。

颈内动脉动脉瘤临床路径

(2019年版)

一、颈内动脉动脉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颈内动脉动脉瘤(ICD-10:I72.0/Q28.1)。行额颞开颅翼点入路动脉瘤夹闭术(ICD-9-CM-3: 39.5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王忠诚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

(1)破裂动脉瘤:①动脉瘤破裂出血症状:颈内动脉动脉瘤破裂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脑内出血、脑室出血或硬脑膜下腔出血等。其中SAH最为常见,典型症状和体征有剧烈头痛、呕吐甚至昏迷等。②动眼神经麻痹:表现为眼球外斜,瞳孔散大,对光反射缺失,多由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引起。③脑血管痉挛症状:症状通常逐渐发生,表现为精神异常或意识障碍,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④癫痫发作:可发生抽搐,多为大发作。⑤脑积水:动脉瘤出血后,可因凝血块阻塞室间孔、第三脑室、中脑导水管或第四脑室,引起急性脑积水;或基底池粘连、蛛网膜颗粒吸收障碍引起慢性脑积水。

(2)未破裂动脉瘤:可表现为头痛、头晕、癫痫、TIA发作等,或动眼神经麻痹、患侧视力视野受损,也可无任何症状,经查体或其他原因偶然发现。

2.辅助检查

(1)头颅CT:是SAH首选诊断方法,通过CT扫描还可评定以下方面:①脑室大小:部分动脉瘤破裂患者立即发生脑积水;②血肿,有占位效应的脑内血肿或硬脑膜下血肿;③脑梗死;④脑池和脑沟中出血量:用于Fisher分级,是血管痉挛的重要预后因素;⑤合并多发动脉瘤时,CT可以初步判断责任动脉瘤;⑥部分患者可以通过头颅CT初步预测动脉瘤的位置:出血主要在鞍上池和侧裂,可考虑颈内动脉动脉瘤。

(2)CT脑血管造影(CTA):多数情况下可以显示动脉瘤的部位、大小、形态、有无多发动脉瘤、载瘤动脉及动脉瘤的钙化情况,以及病变与骨性结构解剖关系。

(3)腰椎穿刺:SAH最敏感的检查方法,但目前不应当作为首选诊断方法。降低脑脊液压力有可能因增加跨血管壁压力而导致再出血,故建议仅用于CT不能证实而临床高度怀疑的病例,应当使用较细的腰椎穿刺针,放出少量脑脊液(几毫升)即可。

(4)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目前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大部分患者可显示出动脉瘤的部位、大小、形态、有无多发动脉瘤,SAH后首次造影阴性患者应在2~3周后复查,仅少数患者归于“不明原因SAH”。另外,DSA还可以显示是否存在血管痉挛及其程度。

(5)头颅MRI:对于大动脉瘤应当行头颅MRI检查。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可用于体检筛查动脉瘤。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王忠诚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诊断为颈内动脉动脉瘤,有明确手术适应征需手术治疗,手术方法为行额颞开颅翼点或眶上眉弓入路动脉瘤夹闭术,不包括需颅内外动脉搭桥血流重建的病例。

2.手术风险较大者(高龄、妊娠期、合并较严重内科疾病),需向患者或家属交代病情;如不同意手术,应当充分告知风险,履行签字手续,并予严密观察。

(四)标准住院日为≤13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I72.0/Q28.1颈内动脉动脉瘤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4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血型。

(2)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

(3)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

(4)全脑血管造影DSA或CTA。

(5)头颅CT扫描。

(6)手术前的配血。

2.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行头颅MRI,心、肺功能、神经电生理检查和认知功能评定。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卫办医发〔2015〕43号)选择用药。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后≤5天

1.麻醉方式: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2.手术方式:额颞开颅翼点或眶上眉弓入路动脉瘤夹闭术。

3.手术置入物:动脉瘤夹,硬脑膜修复材料,颅骨固定材料,动脉瘤包裹材料,引流系统。

4.术中用药:抗菌药物、抗血管痉挛药物,酌情使用激素及抗癫痫药物。

5.输血:根据手术失血情况决定。

(九)术后住院恢复8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全脑血管造影DSA或CTA,头颅CT扫描;化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电解质。

2.术后用药:抗血管痉挛药物,临床考虑感染可应用抗生素,酌情使用抗癫痫药物、脱水药、激素等。

3.每2~3天手术切口换药1次。

4.术后7天拆除手术切口缝线,或根据病情酌情延长拆线时间。

5.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复查心、肺功能,行认知功能评定。

(十)出院标准

1.患者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平稳。

2.体温正常,各项化验无明显异常,手术切口愈合良好。

3.复查全脑血管DSA或CTA显示动脉瘤夹闭满意。

4.仍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如生命体征平稳,经评估不能短时间恢复者,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可以转院继续康复治疗。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术中或术后继发手术部位或其他部位的颅内血肿、脑水肿、脑血管痉挛、脑梗死等并发症,严重者或其他情况需要二次手术,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2.术后神经系统感染和神经血管损伤等,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3.术后继发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临床路径

(2019年版)

一、大脑中动脉动脉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大脑中动脉动脉瘤(ICD-10:I67.108 /Q28.3),病情为未破裂动脉瘤或者破裂动脉瘤Hunt&Hess1~3级患者。

行额颞开颅翼点入路动脉瘤夹闭术(ICD-9-CM-3:39.5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王忠诚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

(1)破裂动脉瘤:①动脉瘤破裂出血症状: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脑内出血、脑室出血或硬脑膜下腔出血等。其中SAH最为常见,典型症状和体征有剧烈头痛、呕吐甚至昏迷等;②脑血管痉挛症状:症状通常逐渐发生,表现为精神异常或意识障碍,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③癫痫发作:可发生抽搐,多为癫痫大发作;④脑积水:动脉瘤出血后,可因凝血块阻塞室间孔或中脑导水管,引起急性脑积水;或基底池粘连、蛛网膜颗粒吸收障碍,引起慢性脑积水;

(2)未破裂动脉瘤:可表现为头痛、头晕、癫痫、TIA发作等,也可无任何症状,经查体或其他原因偶然发现。

2.辅助检查

(1)头颅CT:是SAH首选诊断方法,通过CT扫描还可评定以下方面:①脑室大小:部分动脉瘤破裂患者立即发生脑积水;②血肿,有占位效应的脑内血肿或大量硬脑膜下血肿;③梗死;④脑池和脑沟中出血量:血管痉挛的重要预后因素;⑤合并多发动脉瘤时,CT可以初步判断责任动脉瘤;⑥部分患者可以通过头颅CT初步预测动脉瘤的位置:出血主要在侧裂及鞍上池,侧裂周围额颞叶伴有血肿者高度怀疑大脑中动脉动脉瘤。

(2)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目前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大部分患者可显示出动脉瘤的部位、大小、形态、有无多发动脉瘤,仅少数患者归于“不明原因SAH”。另外,DSA还可以显示是否存在血管痉挛及其程度。

(3)CT脑血管造影(CTA):多数情况下可以显示动脉瘤的部位、大小、形态、有无多发动脉瘤、载瘤动脉及动脉瘤的钙化情况,以及病变与骨性结构解剖关系。对于无法行急诊DSA检查的治疗中心可行CTA初步明确诊断。CTA可用于动脉瘤手术后的随访。

(4)头颅MRI:对于大动脉瘤应行头颅MRI检查。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可用于体检筛查动脉瘤以及动脉瘤手术后的随访。

(5)腰椎穿刺:SAH最敏感的检查方法,但目前不应当作为首选诊断方法。降低脑脊液压力有可能因增加跨血管壁压力而导致再出血,故建议仅用于CT不能证实而临床高度怀疑的病例,应当使用较细的腰椎穿刺针,放出少量脑脊液(几毫升)即可。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王忠诚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诊断为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有明确手术适应证需手术治疗,手术方法是行额颞开颅翼点或眶上眉弓入路动脉瘤夹闭术,不包括需颅内外动脉搭桥血流重建的病例。

2.手术风险较大者(高龄、妊娠期、合并较严重内科疾病),需向患者或家属交待病情;如不同意手术,应当充分告知风险,履行签字手续,并予严密观察。

(四)标准住院日为≤13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67.108 /Q28.3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4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血型。

(2)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

(3)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

(4)全脑血管造影DSA或CTA。

(5)头颅CT扫描。

2.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行头颅MRI,心、肺功能、神经电生理检查和认知功能评定。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卫办医发〔2015〕43号)选择用药。建议使用第一代、第二代头孢菌素;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后≤5天

1.麻醉方式: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2.手术方式:额颞开颅翼点或眶上眉弓入路动脉瘤夹闭术。

3.手术置入物:动脉瘤夹,硬脑膜修复材料,颅骨固定材料,动脉瘤包裹材料,引流系统。

4.术中用药:抗菌药物、抗血管痉挛药物,酌情使用激素、脱水药物及抗癫痫药物。

5.输血:根据手术失血情况决定。

(九)术后住院恢复8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全脑血管造影DSA或CTA,头颅CT扫描;化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电解质。

2.术后用药:抗血管痉挛药物、抗菌药物,酌情使用抗癫痫药物、脱水药、激素等。

3.每2~3天手术切口换药1次。

4.术后7天拆除手术切口缝线,或根据病情酌情延长拆线时间。

5.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复查心、肺功能,行认知功能评定。

(十)出院标准

1.患者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平稳。

2.体温正常,各项化验无明显异常,手术切口愈合良好。

3.复查全脑血管DSA或者CTA显示动脉瘤夹闭满意。

4.仍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如生命体征平稳,经评估不能短时间恢复者,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可以转院继续康复治疗。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术中或术后继发手术部位或其他部位的颅内血肿、脑水肿、脑梗塞等并发症,严重者或其他情况需要二次手术,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2.术后神经系统感染和神经血管损伤等,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3.术后继发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大脑凸面脑膜瘤临床路径

(2019年版)

一、大脑凸面脑膜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大脑凸面脑膜瘤(ICD-10:D32.0)。

行开颅大脑凸面脑膜瘤切除术(ICD-9-CM-3:01.5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王忠诚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

(1)病史:病程一般较长,许多患者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头痛、精神障碍,部分患者因头外伤或其他原因,经头颅CT检查偶然发现。

(2)颅高压症状:症状可很轻微,如眼底视盘水肿,但头痛不剧烈。当失代偿时,病情可迅速恶化。

(3)局灶性症状:根据肿瘤生长部位及临近结构的不同,可出现不同的神经功能障碍表现,如位于额叶或顶叶的脑膜瘤易产生刺激症状,引起癫痫发作,以局限运动性发作常见,表现为面部和手脚抽搐,部分患者可表现为Jackson癫痫,感觉性发作少见。有的患者仅表现为眼前闪光,需仔细询问病史方可发现。

(4)局部神经功能缺失:以肢体运动、感觉障碍多见,肿瘤位于颞区或后区时因视路受压出现视野改变,优势半球的肿瘤还可导致语言障碍。

2.辅助检查

(1)头颅CT:病变密度均匀,可被明显强化,肿瘤基底宽,附着于硬脑膜上,可伴有钙化,另可见局部颅骨骨质改变。

(2)头颅MRI:一般表现为等或稍长T1、T2信号影,注射造影剂后60%~70%的大脑凸面脑膜瘤,其基底部硬脑膜会出现条形增强带——“脑膜尾征”,为其较特异的影像特点。

(3)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行以下检查:①脑电图检查:目前主要用于癫痫患者术前、术后评估;②DSA:可了解肿瘤的血运情况和供血动脉的来源,以及静脉引流情况;③行2D-TOF和3D-CE-MRV检查,了解颅内静脉系统情况。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王忠诚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诊断为大脑凸面脑膜瘤,有颅内压增高症状或局灶性症状者需手术治疗,手术方法为开颅幕上凸面脑膜瘤切除术,必要时术中行脑电监测。

2.患者一般情况好,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凝血功能障碍等严重器质性病变,能够耐受全麻手术。

3.手术风险较大者(高龄、妊娠期、合并较严重内科疾病),需向患者或家属交代病情;如不同意手术,应当充分告知风险,履行签字手续,并予严密观察。

(四)标准住院日为12~1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D32.0大脑凸面脑膜瘤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5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血型。

(2)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

(3)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

(4)头颅CT,包含病变区域骨窗像薄层扫描。

(5)头颅MRI。

(6)电生理功能检查。

(7)认知功能评定。

2.根据肿瘤部位和临床表现行针对性检查:如视力视野检查等检查,建议行DSA、CE-MRV,功能区DTI检查,明确肿瘤与颅内血管、传导束的关系。

3.根据患者病情或年龄>65岁,行心、肺功能检查。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选择用药,建议使用第一代、第二代头孢菌素。MRSA感染高发医疗机构的高危患者可用(去甲)万古霉素。

2.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时间为术前30分钟。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6天

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2.手术方式:开颅大脑凸面脑膜瘤切除术;根据患者病情,术中可选用手术相关设备包括神经导航系统、神经电生理监测、超声吸引器系统等。

3.手术置入物:颅骨、硬脑膜修复材料,颅骨固定材料,止血材料、引流管系统。

4.术中用药:激素、脱水药、抗菌药物。

5.输血:根据手术失血情况决定。

(九)术后住院恢复≤10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头颅CT、MRI扫描,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电解质。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视力视野、脑电图、脑皮层/脑干诱发电位、心肺功能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认知功能评定。

3.术后用药:抗癫痫药物、脱水药、激素等。

(十)出院标准

1.患者病情稳定,体温正常,手术切口愈合良好;生命体征平稳。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术中或术后继发手术部位或其他部位颅内血肿、脑水肿等并发症,严重者需要二次手术,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2.术后继发脑脊液漏、切口感染或延期愈合,颅内感染和神经血管损伤,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术后伴发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大脑半球胶质瘤临床路径

(2019年版)

一、大脑半球胶质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大脑半球胶质瘤(ICD-10:C71/D43.0-D43.2)。

行幕上开颅大脑半球胶质瘤切除术(ICD-9-CM-3:01.52-01.59)。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王忠诚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依病变所在部位及性质不同而表现各异;肿瘤体积增大或周围水肿引起颅压增高表现,主要为头痛、恶心、呕吐、视盘水肿等;肿瘤位于功能区或其附近,可早期出现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1)精神症状:主要表现为反应迟钝、生活懒散、记忆力减退、判断能力差;亦可有脾气暴躁、易激动或欣快等。

(2)癫痫发作:包括全身性及局限性发作,部分患者表现为发作性感觉异常。

(3)锥体束损伤:肿瘤对侧半身或单一肢体力弱或瘫痪。病初为一侧腹壁反射减弱或消失,继而病变对侧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加和病理反射阳性。

(4)感觉异常:主要表现为皮质觉障碍,如肿瘤对侧肢体的关节位置觉、两点辨别觉、图形觉、实体感觉等障碍。

(5)失语和视野改变:如肿瘤位于语言中枢,视觉传导通路或视觉中枢,可出现相应表现。

2.辅助检查:主要依据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多数低级别胶质瘤的CT、MRI检查显示病灶增强不明显,CT扫描通常表现为低密度,MRI的T1加权像为低信号;T2加权像为高信号且范围超过肿瘤的边界;胶质母细胞瘤一般环形增强,中央为坏死区域。

为进一步术前评估,根据患者病情可行磁共振波谱(MRS)、功能磁共振(f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弥散张量成像(DTI)、弥散成像(DWI)、脑磁图(MEG)、脑电图、电生理等检查。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王忠诚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影像学怀疑为大脑半球胶质瘤者,均需进行病理诊断。有颅内压增高症状或局灶性症状者需手术治疗,手术方法为幕上开颅肿瘤切除术。症状不明显者可行开颅手术,也可以行立体定向活检。

2.低级别(Ⅰ-Ⅱ级)大脑半球胶质瘤,下列情况应当考虑手术治疗:

(1)临床和影像学资料不能获得确切诊断的患者,建议行手术活检或部分切除以确立诊断。

(2)肿瘤巨大或占位效应明显,有导致脑疝的可能。

(3)难治性癫痫。

(4)为推迟辅助性治疗及其对儿童的副作用(尤其是年龄小于5岁的患儿)。

(5)大多数浸润生长的大脑半球胶质瘤外科手术无法治愈,在保留功能前提下最大程度切除肿瘤可改善预后。

3.手术风险较大者(高龄、妊娠期、合并较严重内科疾病等),需向患者或家属充分交代手术风险;如不同意手术,应履行签字手续。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71/D43.0-D43.2)大脑半球胶质瘤疾病编码。

2.患者虽然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血型。

(2)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

(3)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

(4)颅脑CT。

(5)颅脑MRI。

2.根据肿瘤部位和临床表现行针对性检查:如视力视野检查,脑电图、脑皮层/脑干诱发电位等检查。

3.心肺功能、神经电生理检查和认知功能评定;为进一步完善术前评估,可行MRS、fMRI、PET、DTI、DWI、MEG等检查。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卫办医发〔2015〕43号)选择用药。建议使用第一代、第二代头孢菌素;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2.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为术前30分钟。

(八)手术日为入院后≤4天

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2.手术方式:幕上开颅大脑半球胶质瘤切除术;根据患者病情,术中可选用手术相关设备包括:显微镜、神经内镜、开颅动力系统、神经导航系统、神经电生理监测、超声波、超声吸引系统等。

3.手术置入物:颅骨修补材料、硬脑膜修复材料,颅骨固定材料,止血材料、引流管系统等。

4.术中用药:激素、脱水药、抗菌药物,关颅时应用抗癫痫药物等。

5.输血:根据手术失血情况决定。

6.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

7.建议行肿瘤分子标志物检测。

(九)术后住院恢复10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头颅CT、MRI扫描,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电解质;根据术前情况酌情复查视力视野、脑电图、脑皮层/脑干诱发电位、认知功能评定等检查。

2.术后用药:抗生素、抗癫痫药物、脱水药、激素等。

(十)出院标准

1.患者病情稳定,体温正常,恢复良好,手术切口愈合良好;生命体征平稳。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其他疾病。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术中或术后继发手术部位或其他部位颅内血肿、脑水肿等并发症,严重者需要二次手术,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2.术后继发脑脊液漏、切口感染或延期愈合、颅内感染和神经血管损伤,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术后伴发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4.肿瘤位于重要功能区、累及重要血管或位于临近部位、或者肿瘤临近脑室,导致患者功能障碍,进而延长术后住院时间、增加费用。

5.若术中脑室开放、或肿瘤残腔大,根据术中情况需留置引流管,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6.术后需行早期辅助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创伤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临床路径

(2019年版)

一、创伤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创伤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ICD-10:S06.502)。

行硬脑膜下血肿清除术(ICD-9CM-3:01.3104)。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王忠诚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神经外科学》(杨树源、张建宁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现代创伤医学丛书·颅脑创伤分册》(周良辅、赵继宗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1.临床表现

(1)病史:一般都有外伤史,临床症状较重,并迅速恶化,尤其是特急性创伤性硬脑膜下血肿,伤后短时间内可发展为濒死状态。

(2)意识障碍:伤后多数为原发性昏迷与继发性昏迷相重叠,或昏迷的程度逐渐加深;较少出现中间清醒期。

(3)颅内压增高表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出现较早,其间呕吐和躁动比较多见,生命体征变化明显(库欣反应)。

(4)脑疝症状:出现较快,尤其是特急性创伤性硬脑膜下血肿,一侧瞳孔散大后短时间内出现对侧瞳孔散大,并出现去脑强直、病理性呼吸等症状。

(5)局灶症状:较多见,早期即可因自脑挫伤或(和)血肿压迫引起偏瘫、失语。

2.辅助检查

(1)头颅CT扫描(带骨窗像):是诊断的主要依据,表现为脑表面的新月形或半月形高密度影;如果合并脑挫裂伤,局部可观察到高密度的碎片影;如果有对冲部位硬膜外血肿,常可见到对冲部分紧邻颅骨的凸透镜型高密度影。

(2)头颅X线平片:半数患者可见颅骨骨折,包括线性骨折或凹线性骨折,部位可与血肿部位不一致。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王忠诚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神经外科学》(杨树源、张建宁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现代创伤医学丛书·颅脑创伤分册》(周良辅、赵继宗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1.手术治疗:创伤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诊断明确,有以下情况者应行硬脑膜下血肿清除术:

(1)有明显颅内压增高症状和体征,意识障碍或症状进行性加重,或出现新的阳性体征、再昏迷。

(2)CT扫描提示脑受压明显,血肿厚度>10mm,或大脑中线移位>5mm。

(3)幕上血肿量>30ml(颞部血肿量>20ml)或幕下血肿量>10ml。

2.手术风险较大者(高龄、妊娠期、合并较严重内科疾病),需向患者或家属交代病情;如不同意手术,应当充分告知风险,履行签字手续,并予严密观察。

(四)标准住院日为≤1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S06.502创伤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疾病编码。行硬脑膜下血肿清除术(ICD-9CM-3:01.3104)。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当患者双侧瞳孔散大,自主呼吸停止1小时以上,或处于濒死状态,不进入此路径。

(六)术前准备(入院当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血型。

(2)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

(3)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

(4)头颅CT扫描(含骨窗像)。

2.根据患者病情,建议选择的检查项目

(1)颈部CT扫描、X线平片。

(2)腹部B超,心肺功能评估。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卫办医发〔2015〕43号)选择用药。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MRSA感染高发医疗机构的高危患者可用(去甲)万古霉素;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当天

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2.手术方式:硬脑膜下血肿清除术。

3.手术内置物:硬脑膜修复材料、颅骨固定材料、引流系统等。

4.术中用药:通常在开放硬脑膜时,可以根据情况加或不加一次脱水药,以控制颅内压。术中应保持血压平稳。也可根据情况选择抗菌药物、止血药和抗癫痫药酌情应用。

5.输血:根据手术失血情况决定。

(九)术后住院恢复≤16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24小时之内及出院前根据具体情况复查头颅CT了解颅内情况;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电解质。

2.根据患者病情,建议可选择的检查项目:颈部CT(加骨窗像)、胸腹部X线平片或CT,腹部B超。

3.术后用药:抗菌药物、脱水药,酌情应用预防性抗癫痫药。

4.每2~3天手术切口换药1次。

5.术后7天拆除手术切口缝线,或根据病情酌情延长拆线时间。

(十)出院标准

1.患者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平稳,无明显并发症。

2.体温正常,各项化验无明显异常,切口愈合良好。

3.仍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如生命体征平稳,经评估不能短时间恢复者,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可以转院继续康复治疗。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术后继发其他部位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下血肿、脑内血肿等并发症,严重者需要再次开颅手术,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2.术后切口、颅内感染、内置物排异反应,出现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伴发其他疾病需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创伤性闭合性硬脑膜外血肿临床路径

(2019年版)

一、创伤性闭合性硬脑膜外血肿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创伤性闭合性硬脑膜外血肿(ICD-10:S06.401)。

行硬脑膜外血肿清除术(ICD-9-CM-3:01.245)。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王忠诚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

(1)病史:一般均有外伤史,临床症状较重,并迅速恶化,尤其是特急性创伤性闭合性硬脑膜外血肿,伤后短时间内可发展为濒死状态。

(2)意识障碍:伤后多数为原发性昏迷与继发性昏迷相重叠,或昏迷的程度逐渐加深;可出现中间清醒期。

(3)颅内压增高表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出现较早,呕吐和躁动较常见,生命体征变化比较明显(库欣反应)。

(4)脑疝症状:常见于特急性创伤性闭合性巨大硬脑膜外血肿,一侧瞳孔散大后短时间内出现对侧瞳孔散大,并出现去脑强直、病理性呼吸等症状。

(5)局灶症状:较多见,早期即可因脑挫伤或(和)血肿压迫引起偏瘫、失语。

2.辅助检查

(1)头颅CT扫描(含骨窗像):典型CT表现为颅骨内板与脑表面间有一双凸镜形或梭形高密度影。CT检查可明确诊断、确定血肿部位、评估血肿量。骨窗像对诊断颅骨骨折具有重要意义。

(2)疑有后颅窝血肿,CT扫描伪影严重时,考虑行急诊MRI检查。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输血前ICT。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王忠诚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创伤性闭合性硬脑膜外血肿诊断明确,选用骨瓣开颅血肿清创术:

(1)临床有颅内压增高症状或局灶性症状。

(2)幕上血肿>30ml,颞区血肿>20ml,幕下血肿>10ml。

(3)患者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或出现昏迷者。

2.需向家属交代病情及围术期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3.手术风险较大者(高龄、妊娠期、合并较严重内科疾病),需向患者或家属交代病情;如患者家属不同意手术,应当充分告知风险,履行签字手续,并予严密观察。

4.对于严密观察保守治疗的患者,如出现颅内压增高征象、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或新发神经系统局灶性症状,应当立即复查头颅CT,并重新评价手术指征。

(四)标准住院日为≤1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S06.401创伤性闭合性硬脑膜外血肿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当患者双侧瞳孔散大,自主呼吸停止1小时以上,或处于濒死状态,不进入此路径。

(六)术前准备(入院当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血型。

(2)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

(3)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

(4)头颅CT扫描(含骨窗像)。

2.根据患者病情,建议选择的检查项目

(1)颈部或全身其他部位CT扫描、头颈部MRI检查。

(2)腹部B超,心肺功能评估。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15〕43号)选择用药。建议使用第一代、第二代头孢菌素;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当天

1.麻醉方式: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2.手术方式:硬脑膜外血肿清除术。

3.手术内置物:颅骨固定材料、引流系统、颅内压探头等。

4.术中用药:抗菌药物、脱水药、止血药,酌情应用抗癫痫药物。

5.输血:根据手术失血情况决定。

(九)术后住院恢复≤11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24小时之内及出院前根据具体情况复查头颅CT了解颅内情况;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电解质。

2.根据患者病情,建议可选择的检查项目:颈部或全身其他部位CT(加骨窗像)、胸腹部X线平片或CT,腹部B超,头颈部CTA或MRA,头部MRI。

3.术后用药:抗菌药物、脱水药,酌情应用预防性抗癫痫药。

4.每2~3天手术切口换药一次。

5.术后7天拆除手术切口缝线,或根据病情酌情延长拆线时间。

(十)出院标准

1.患者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平稳,无明显并发症。

2.体温正常,各项化验无明显异常,切口愈合良好。

3.仍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如生命体征平稳,经评估不能短时间恢复者,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可以转院继续康复治疗。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术后继发其他部位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下血肿、脑内血肿等并发症,严重者需要再次开颅手术,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2.术后切口、颅骨或颅内感染、内置物排异反应,出现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伴发其他疾病需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