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染病全桌人遭殃!春节聚餐,最怕不是艾滋乙肝,而是它们……]

原标题:一人染病全桌人遭殃!春节聚餐,最怕不是艾滋乙肝,而是它们……

离鼠年春节还剩下9天!带回家的年货备齐了吗?

最期盼的场景莫过于一家人整整齐齐围桌而坐共享佳肴

你帮我夹菜,我帮你盛汤,其乐融融

欢乐热闹的背后,却也有着健康隐患

有一种病菌,靠一双筷子就可以传播

有一种病菌,吃进未清洗的瓜果就可以染上

有一种病菌,一人染上全桌人遭殃

春节聚餐,最怕不是艾滋病乙肝,而是它们……

据统计,目前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约50%,约7亿人感染这种细菌。

“体型”:形状呈螺旋状,而且呈杆状。别看它长得萌,却是唯一能在胃内长期存活的细菌!

“工作地点”:栖息在人体的胃部,具体一点是胃的出口部,与十二指肠相连的那一段

“兼职范围”:实际上它也可以流窜到口腔和肠道

感染途径

●口-口途径:幽门螺杆菌不会老老实实呆在胃部,会逆流而上,通过食管进入口腔,躲在牙菌斑中,通过唾沫,也就是口水,污染食物进行传播。

●粪-口途径: 感染者便后不洗手,手部携带细菌,被感染者与感染者握手后,如果被感染者饭前不洗手,那么细菌就会通过手直接接触食物进入体内。

●密切生活接触: 共同生活可通过共同进餐、接吻、接触生活物品等方式传播,因此这种菌具有家庭聚集性。

●水源性传播: 饮用了未经消毒的水。

感染危害

导致胃炎、胃溃疡,增加罹患胃癌的风险;流窜到口腔易引起牙周炎;与糖尿病、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帕金森病等疾病的发生也有一定的相关性。

感染症状

胃疼、胀气、口臭

易感人群

抵抗力弱者如幼儿、老人和生活不规律者

预防措施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饭前洗手,提倡用公筷,分餐制;

●科学喂养幼儿: 不要口对口喂食;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戒烟酒,少吃烧烤,饮食规律。积极锻炼身体,提高自身免疫力。

甲肝就是甲型病毒肝炎、戊肝就是戊型病毒性肝炎。它们没有乙肝“出名”,但是却比乙肝更容易传播。

感染途径

和乙肝不同的是,甲肝和戊肝主要通过粪-口传播(即消化道传播)。一般来说,甲肝和戊肝病毒由病人粪便排出,直接或间接污染手、水、食物和餐具,健康人吃进被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后便可受到感染。所以“病从口入”的说法,放在甲肝和戊肝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预防措施

因此,春节在外就餐时想要避免被这两种肝炎“盯上”,一定要注意饭前便后洗手,不吃未煮熟的食物和未洗净的瓜果。可以提前接种甲肝疫苗。

这是一种由伤寒沙门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是我国法定乙类传染病,同级别的还有非典型肺炎、艾滋病、肺结核等等。

感染途径

这种细菌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摄入被污染的食物或水可引起该病。伤寒带菌者和患者是唯一传染源。

感染症状

虽然伤寒病在生活中似乎很少遇见,但这不代表它不危险。感染伤寒杆菌后可能会出现持续高热、神情淡漠、腹胀腹泻等表现,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严重者可致死。

预防措施

注意个人卫生,坚持便后、进食前洗手;不吃生食、不饮生水。

虽说“病从口入”,但乙肝病毒和艾滋病可真不是从“口”入的!

几乎人人都知道乙肝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但一起吃饭不传乙肝的原因也很简单:

乙肝病毒可以通过血液传播、性行为传播、母婴传播、医源性传播,但不能通过消化道传播。

不论是口腔、食管还是胃肠道,乙肝病毒都不能突破“防线”,进入细胞中繁殖。就算是一起吃饭时刚好有口腔溃疡,被传染的几率都不大。

如果有乙肝疫苗的保护,患病几率会更低。

艾滋病病毒和乙肝病毒一样,并不会通过消化道传播。艾滋病病毒的传染性虽然很强,但却只能在血液和体液中的活细胞内生存,一旦离开细胞,就会很快死亡。

也就是说,艾滋病病毒没办法单独在空气、水和食物中存活。所以,日常的拥抱、聚餐、交谈、握手等生活接触,都不会传染艾滋。

来源:医享网 科普中国

编辑:曹思扬 赵莹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