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下一城!徐瑞华团队在癌症液体活检领域再获突破】

原标题:再下一城!徐瑞华团队在癌症液体活检领域再获突破

新年伊始,中肿科研板块迎来开门红!

.........

这是徐瑞华教授团队将循环肿瘤DNA甲基化标志物成功应用于肝癌的诊断及预后预测之后,在癌症液体活检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

文章于1月1日发表于《科学转化医学》杂志

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及死亡率位于我国恶性肿瘤发病排行的第三和第四位,每年新发病例近40万,死亡病例超过19万。我国结直肠癌的生存率与发达国家如美国等仍存在较大差距,其主要原因是早诊率低、中晚期比例高(占90%以上)。早期患者5年生存率的可超过90%,而晚期患者不足10%。

目前我国结直肠癌的筛查主要手段为肠镜,但该检查手段为侵入性操作,作为筛查方法人群接受度低,导致早期诊断率极低(不足10%),亟需挖掘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相关的分子标记物,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符合卫生经济学的筛查方案。徐瑞华教授团队一直致力于研究开发无创、方便、经济、特异性敏感性高的结直肠癌早期检测方法,经过进一步探索,研究者终于研究出通过检测少量血液中ctDNA特定位点甲基化水平,对结直肠癌进行筛查和早期诊断及疗效和预后预测的新方法。 通过抽取几毫升的血液检测血中ctDNA甲基化的标志物就能对结直肠癌进行早诊筛查,更为无创、经济、简便,同时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研究团队首先从全基因组水平上对结直肠癌组织和正常血液DNA的485,000个CpG位点甲基化水平进行了比较,筛选出差异性最显著的位点,然后对近两千例结直肠癌和正常人血浆中提取的微量ctDNA进行了甲基化水平检测,最后通过大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计算,筛选出9个用于诊断结直肠癌的ctDNA甲基化标志物,5个用于预测结直肠癌预后的ctDNA甲基化标志物,并基于这些甲基化标志物成功建立了结直肠癌诊断模型和预后预测模型。研究团队还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基于ctDNA甲基化谱的结直肠癌分子分型,不同的分子分型,预后差别比较大,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的参考信息。

ctDNA 甲基化诊断结直肠癌,AUC达0.96,准确率较CEA显著提高29%

研究为结直肠癌诊断和

预后预测提供了新的标志物

该研究的诊断模型在总共801例结直肠癌患者、1021例健康人的研究人群中表现出了令人满意的诊断效果。在训练组和验证组的人群中,该诊断模型准确率均达到96%,并且在验证组中该模型诊断敏感性达87.9%,特异性达89.6%,相对于目前临床常用的结直肠癌血清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的准确率为67%,诊断准确度大幅度提高。

而利用5个预后相关的甲基化位点建立的预后预测模型则能准确的预测不同患者的生存和预后。根据预后预测模型计算得到的联合预后评分(cp-score)指数对患者的预后预测的准确性要明显高于临床常用的预后指标,如肿瘤原发部位、TMN分期、CEA等。将cp-score与这些常规预后指标结合以后,对患者预后预测的准确性还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根据每个患者ctDNA甲基化的改变和常规临床指标,还可准确预测出每个患者的生存率,相当于科学算命。对预后的准确预测,可很好的指导医生对不同的患者进行更为个体化的精准治疗,例如对预后不佳者避免给予过度的治疗,而对复发高危患者则给予更为积极的辅助治疗等。

ctDNA甲基化预后预测模型可有效区分高风险和低风险人群

研究为结直肠癌的筛查提供了新策略

研究团队还在前瞻性队列中验证了单个ctDNA甲基化标志物在结直肠癌筛查中的价值。通过对1493例结直肠癌高危人群同时进行的肠镜筛查和血浆ctDNA甲基化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显示ctDNA甲基化标志物可检测出26例I-III期的早期肠癌患者,26例进展期腺瘤,对肿瘤的检出敏感性达89.7%,特异性达86.8%,对进展期腺瘤的检出率敏感性达33.3%,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现有的无创筛查方法有所提高。这一研究结果对于优化结直肠癌筛查,具有重要的意义,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徐瑞华教授团队的这项成果是我国科学家在肿瘤液体活检领域又一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重大突破,不仅为结直肠癌的筛查提供了新的方法,也为结直肠癌的精准诊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目前该团队仍在积极开展ctDNA甲基化标志物在其他肿瘤筛查、诊断、预后预测、靶向药物筛选等方面的基础和转化研究,为发现更多的早期肿瘤患者,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疗效和预后,提供更多、更有力的工具和手段。

徐瑞华教授团队长期从事肿瘤早诊、内科治疗及转化研究工作,在消化系统肿瘤早期筛查诊断分子标志物的筛选、规范化诊疗体系的建立、药物临床研究的创新、转移耐药机制的探索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其研究成果处于国际前沿水平,对提高我国消化道肿瘤规范化治疗水平,推进精准诊疗,延长患者生存期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获得多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集体荣誉,徐瑞华教授还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个人荣誉。

徐瑞华教授团队

通讯作者简介:

徐瑞华

教授

博士生导师、医学博士,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院长、所长,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肿瘤医学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国家新药(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中心主任,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南粤百杰。现任教育部科技委生物与医学学部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候任理事长,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副理事长,广东省抗癌协会理事长,中国抗癌协会第一届靶向治疗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胃癌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肠癌专家委员会候任主委。《Cancer Communications》主编。长期从事消化道肿瘤早诊、个体化治疗及抗癌药物研究。共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通讯或第一作者的SCI论文160余篇(IF>10共21篇)。有多篇文章发表于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上,如《Nature Materials》、《Lancet Oncology》、《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JAMA Oncology》、《Gut》、《Cell Research》、《Hepatology》、《Annals of Oncology》、《Journal of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等。

文/ 骆卉妍

编辑/陈鋆 审核/曹蔚玮 审核发布/黄金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