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志于道_悼念 | 冯传汉:士志于道,道始于勤

原标题:悼念 | 冯传汉:士志于道,道始于勤

编者按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著名的骨科学家、医学教育家、国家一级教授,原北京医学院副校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原院长、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首任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科创始人,博士生导师,冯传汉教授,于2019年6月16日9时40分逝世,享年105岁。6月20日,冯传汉教授追悼会举行。谨以此文,来追忆和悼念冯传汉教授热爱祖国、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立德树人、勤勉质朴、淡泊名利的一生。

“搞科学,尤其是医学这门特殊的科学最忌讳模棱两可,一定要科学严谨。大学时的严格训练,赋予了我客观系统、精确求实、严谨认真、注重实践等一系列思考、判断、处理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精神,让我一生受益无穷。但是我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要做一辈子勤奋的学生。”

——冯传汉

他为解人民之疾苦,矢志学医,历经最动荡艰苦的岁月,却磨灭不了内心的坚定执着。

他仁心济世七十载,视科学精神为永恒的财富,培养出一大批优秀人才。

他苦心孤诣,推动中国骨科发展,用一生描绘出中国现代骨科的发展轨迹。

他乐教善授,致力于医学教育工作,而今已是桃李遍天下,杏林尽缤纷。

他广涉博学,高瞻远瞩地提出医学生教育要重视人文文化素质的培养。

他孜孜不倦,耄耋之年,仍然每天伏案阅读笔耕不辍,“要做一辈子的学生”。

他就是我国著名骨科专家、医学教育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科创始人,第二届“蔡元培奖”获得者冯传汉教授。

天道酬勤,科学精神为永恒的财富

1934年,冯传汉在燕大上有机化学实验课

1914年1月26日(民国3年春节),冯传汉诞生在湖北汉口江岸区一位京汉铁路汉口江岸铁路医院普通医生的家中。在冯传汉的记忆中,儿时最好奇最乐于做的事情就是看父亲怎样诊病、怎样做脓疡切开、怎样换药等等。父亲以“仁爱、仁心、仁术”行医的风范和品德所形成的言传身教,加之同胞的贫瘠和苦痛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刻下的烙印。

1932年冯传汉考入燕京大学医预科,医预科三年结业,可投考北京协和医学院,在协和一年学习成绩合格,燕大再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医预科注重实践性,重视科学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当时课程要求授课和实验的课时比例为1:3,重视实践动手能力由此可见一斑。提起三年燕园的学习生活,冯老由衷地感慨道:在燕京大学接受到严格的训练,赋予了我客观系统、精确求实、严谨认真、注重实践等一系列思考、判断、处理问题的能力,也就是科学精神的基础。

1935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协和医学院。北平协和医学院与燕京大学在教书育人的传统与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方面一脉相承,燕京大学的教学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并重,在协和医学院的特色是基础学科和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将科学精神渗透得更深,体现得更广。

冯传汉说:“当时我们只知道按要求去做,对其深刻内涵的理解是从医多年之后才领悟到的。主要概括为:一是严肃认真,负责服务,二是讲求实践,从实际出发,从实际学习,三是培养科学精神,主要敢于探索创新、系统准确及精确性,和大规模式研究的团队合作精神。”

协和医学院当时大部分基础课程都有实例考试。上肢解剖实例考试是教师用锯锯木头,要求学生答出所用动力肌、协同肌、拮抗肌的名字,起止点及支配神经,这是一道很难的应用题,但就是这样生动严格的培训,为日后行医做神经肌肉检查、肌腱移植等,打下了良好的应用基础。冯传汉举一反三,将其作为一种学习方法应用于其它科目的学习中。用实践的分析把知识融会贯通,在日后真正的临床实践过程中应用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在第一次生理实验考试,冯传汉抽签得到的题目是“设计实验阐明刺激与反应的关系”。经过思考,他用青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模型,用不同浓度的硫酸刺激,却怎样都作不出结果。一向都是优良生的冯传汉心想这下糟糕了,可能得吃大鸭蛋得零分了。冯德培教授问冯传汉懂不懂此题,冯传汉解释了实验设计的思路和方法,老师说是因为刺激强度改变太慢,导致实验结果不明显。冯传汉重新再做仍然以失败告终。后来冯德培教授告诉他用冷针和烧红的热针先后进行针刺激就可得出结果,最后给了生理实验成绩为4分(5分制)。

事隔多年,冯传汉仍然感慨良深:“考试不仅要从结果评分,更重要的是评价思路。我的设计没错,但是出现了刺激变化的速度问题,是始料未及的,这种情况在科学研究中是常见现象。冯德培教授没有一味追求结果,引导鼓励我进行科学探索,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这是我60余年从教生涯中一直努力的方向。”

临床课程中以内科为重点,强调床边教学,要求全面的基础上再掌握专科。每个学生有一名导师,冯传汉的导师是心脏病专家董成琅教授。那时,要求每个学生在三个月内接管约15个病人,24小时内写完病历交导师修改,写得不好重写;导师带着学生查体,检验病历中所描述的体征;学生自己做血尿便检查,及相关寄生虫及细菌图片,尿糖滴定等临床化验,导师逐一复核,并指导读参考文献。冯老还记得当时王树咸教授所说:“专家并非完全靠见多识广,经验积累,关键是要系统地问病史,系统地做体检。” 严格有效地临床训练,在学生日后的临床工作中成为获益无穷的基本功。

1940年冯传汉从协和医学院毕业,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并获得外科奖,被留任协和医院外科住院医师。

上善若水,仁心济世七十载

1941年12月8日,日本发动珍珠港事变,日军占领了协和医院并责令两个月内送出所有病人,解散医院全体职工。协和医院钟惠澜、林巧稚、孟继懋等多位专家教授应邀来到北京中央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前身)工作。

在这里,冯传汉见证了医院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成长轨迹;在这里,他攻克着一道道医学难关;在这里,他用爱心、仁心、真心服务社会、服务大众;在这里,他为推动中国现代骨科学科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42年,冯传汉来到北京中央医院担任外科总住院医师,1943年开始轮转专科。1944年开始,从事骨科专业,并在孟继懋教授的支持下,成立了骨科组,这是医院后期蓬勃发展的骨科专业的前身。

美朝战争爆发后,1952年2月冯传汉参加了北京市抗美援朝手术队第二队,担任该队医务主任和长春十八陆军医院36队队长,先后治疗了400余名伤员,并培养了大量的部队医疗专科医生,因陋就简建立了功能锻炼室,全面促进了伤员的恢复,得到十八陆军医院领导和伤员们的一致称赞。

冯传汉提及这段历史时,谦逊地说:“通过参加抗美援朝医疗队,最重要的是使我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全心全意为伤员为患者服务的信念,为我日后致力于医学专业,潜心钻研为患者解除痛苦的医疗技术打下了基础。”

1952年,北京抗美援朝手术队第二队

人民医院小组(前排右二为冯传汉)

作为一名医生,冯传汉的严格、严谨、严厉是出了名的。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北大人民医院骨关节科主任吕厚山教授谈起冯大夫工作态度的严谨,叙述了这样一个个故事:记得有一次,为一个怀疑骨肉瘤的病人做活检,我没有穿手术衣,冯大夫第二天就找到我说:“如果病人突然大出血,你怎么办?”我一下子被问住了,他说:“我们做一件事宁可想得复杂一些,不要掉以轻心。”冯老不仅仅教给我们工作技能,更教给我们工作作风。

冯传汉担任医务部主任期间,延续从协和继承下来的住院医师和住院总医师制,狠抓“三基三严”,作为他的学生,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外科教授、医学教育家、著名医院管理家杜如昱教授当时正是住院总医师。回顾那时的经历,杜教授说:“只能用终其一生,受益匪浅来形容。”

中国工程院院士、手外科学家,原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名誉院长王澍寰深切回忆起冯老时说:“我在人民医院做实习医师时,冯传汉任外科副主任,在他的严格要求、精心培育以及亲身示范下,我接受了严格而正规的临床基本功训练,培养了一丝不苟的医疗工作作风。这些高标准的外科基本知识和技能,使我在以后外科领域工作中享用不尽。”

苦心孤诣,培养人才推动中国骨科发展

冯传汉教授(左二)在骨关节科病房查房

冯传汉一生中致力于推动中国现代骨科学科发展。是我国骨与软组织肿瘤研究的奠基人,1984年创建全国第一家骨肿瘤骨病研究室,至今已26年,骨与软组织肿瘤学科的发展已经取得长足进展,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临床治疗蓬勃开展,目前切除骶骨肿瘤、骨盆肿瘤等高难度手术数量居世界首位,恶性骨肿瘤的化疗和保肢治疗在国内也是处在先进行列。

他积极置身于人才培养,不遗余力地把自己长期临床工作过程中所观、所想、所得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的学生。在他的精心培育下,经过60年的发展,如今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科包括了骨关节科、创伤骨科、脊柱外科、骨肿瘤科四个专业,为中国现代骨科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骨关节领域的领军人,同样是冯传汉教授培养出来的得意门生,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北京大学关节病研究所所长吕厚山教授谈起老师更是动容:“作为冯老的学生,在自己的前进道路上每一步都渗透着冯大夫的教育、帮助、鼓励和鞭策。1984年在我去美国学习前,冯大夫专门和我谈了2个多小时的话,分析自身的优势劣势,教我在国外的学习方法,提出尤其要注重科研思路和手段的掌握。学成回国后,在冯大夫的倡议下,并且帮助我创造了很多有利条件,克服许多困难,终于成立了人民医院关节病诊疗研究中心。冯大夫每周查房一次,当时一些复杂的病例都是他亲自和我一起做计划,我们共同克服了晚期重症类性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中高度屈膝畸形、严重骨质疏松、严重肌力不足等难关。”

吕厚山说:“冯老曾多次提到科研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翻出解放前他在协和做学生时的手术志和病历,教导我们要重视原始资料的收集,对于临床上碰到的病历和手术都应该有完整的记录。今天我的许多工作之所以能有较为充分的资料,与冯大夫言传身教的指导有关。”

现在,吕厚山在人工关节置换、尤其膝关节置换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置换数量、手术难度和治疗效果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围绕风湿性关节疾病所进行的相关与基础研究工作,填补了许多国内外空白。2000年该研究中心成为北京大学级研究所。2007年由吕厚山主持的膝关节人工置换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原北京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前身)党委副书记、书记、副院长,医学教育学家彭瑞骢教授谈起冯传汉说:“他曾经告诉我培养中青年一代是当务之急。他说我们这一代人应考虑的是促使学科走向世界,支持中青年上去,不要考虑自己个人出多少成果,有多大名气,要关心的是学科集体。”冯传汉正是率先垂范为了促进学科发展,走向世界,全力支持中青年骨干勇攀高峰,他不遗余力地扶植他们成长。

冯传汉在任人民医院科研副院长、院长时,高屋建瓴地提出医院的根本是学科建设,而学科建设的关键是人才,学科带头人必须德才兼备,人才的培养一定要从年轻抓起。1980-1984年任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前身)副院长时他仍然强调:一个学校要知名靠什么?主要靠一批国际上有地位的知名专家教授和有关学科建设。这需要一个较长时期,当前必须努力去做,这样本世纪末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前身)才有希望成为世界著名高等学府。而今从人民医院和北京大学医学部的高速发展的轨迹看来,印证了冯老所言。

乐教善授,致力于医学教育工作

60余年的行医教学生涯中,冯传汉始终没有离开过讲台,每年的骨科进修医生第一堂课就是他讲的《中国骨科发展史》。年近古稀之后,按说功成名就可以颐养天年了,但他从一线退下来之后,马上进入培养研究生和科研第一线。在国内开创骨巨细胞瘤的系列研究,包括组织培养、显微动态观察、冷冻储存及复温研究对肿瘤细胞成分的影响及免疫学观察等。此项工作解释了骨巨细胞的本质,把研究推向国际水平。并培养了十几名高水平的博士、硕士研究生,现在都在国内外的临床、科研一线。

冯传汉的博士研究生,现任人民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治疗中心主任郭卫教授至今仍然感慨:“冯大夫经常教导我们要有团队意识,做很多事情一个人是无法完成的,团结协作才能办大事情。他对我们的论文要求极为严格,一丝不苟,要多次推敲修改,一些论据都要标明出处,在论文答辩前,要多次预答辩,每一个细节都要抠透,一点儿都不能含糊。我的毕业论文获得了教育部博士生优秀论文奖。”

冯传汉关心医学教育,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1991年5期发表了《研究生德育工作的几点反思》的文章;2001年在《中国医院》杂志发表了《再谈极端负责、极端热忱、精益求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文章,他强调医学教育的核心是:德育为先,以人为本,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科学精神,物色和培养学科带头人,建立有特色的学科。

为表彰他在教书育人上做出的突出贡献,1987年北京医科大学授予他“桃李奖”,该奖项是表彰从事医学教学30年以上,医德高尚、桃李满园教育工作者的最高荣誉奖。2008年,在北京大学110周年校庆之际,授予冯传汉“蔡元培奖”的光荣称号。

冯传汉的学生们曾撰文回忆与老师在一起的日子,他们满怀深情地说,我们在科学研究中的点滴进步,都凝聚着导师诲人不倦的心血和汗水,他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治学风格,是我们从事科学研究的典范;他言行一致、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磊落胸襟,是我们为人处事的楷模。

志高存远,攀登科学研究高峰

提起冯传汉,大部分人想到的是他在骨科学发展所作出的辉煌成就,但他评价自己时说:“我是一个‘杂’家,可不是什么专家。我的目标是一专多能,宽博与精深兼顾,直到现在我还在努力,要达到这个目标!”

冯传汉教授指导研究生做实验

与冯传汉共事过的人都知道,他对科研一丝不苟,对工作精益求精。以常人的眼光来看,他在学术上的严谨近于苛刻。他常说:“搞科学,尤其是医学这门特殊的科学最忌讳模棱两可,一定要实事求是、务求确切,要从临床、从病人实际病情中学自己亲眼所见的知识。”他是这样说的,在他的一生中也是这样做的。他在临床研究和临床与实验相结合的研究领域不懈地探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发表在医学教育管理学期刊及其它领域的论著有50余篇。出版过《肩关节外科》、《新中国骨外科的成就》(英文出版)及《中国医学百科全书•骨科分册》(责任副主编)等著作。1980年获北京市科技成果一等奖,1983年获北京市科技成果三等奖。1998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年因其在医学科学发展中做出的重要贡献,获得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冯传汉广涉博学,在学术文字编撰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在燕京大学就读时培养的系统严谨的人文科学的特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彭瑞骢教授说:早在1980年,他就提出重视医史以及学科史、校史的研究,促使不少教授开始重视学科历史,对于学科建设起了重要作用,对于校史的研究也使学校得益匪浅。

冯传汉多年来为人民医院青年医师和进修医师讲授《中国骨科发展史》,学员们好评如潮,纷纷表示从骨科发展的演变历程的回顾中让知识更加系统完整、全面连贯,真是受益匪浅。

2003年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筹备编辑骨科发展史,目的为了让从事骨科的青年医师或医史读者了解中国骨科的过去与现状以及在骨科发展进程中的代表人物,促进骨科事业更加辉煌。在89岁的高龄,冯传汉愉快地接受了这项繁重的任务,完成近30万字篇幅的书稿。他再三声明:这本书不能视为“发展史”,仅为后人写史提供一些中国现代骨科的史料,因此书名定为《中国现代骨科史料》。

2004年他主持编印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科成长发展的60年》,作为档案记录了人民医院骨科医、教、研主要工作和人才的培养历程。冯传汉说:“这两本档案和史料权作我九秩时献给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和海内外骨科同道的一份薄礼吧。”

冯传汉对自己的评价则是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勤奋”。“我只是一个勤奋的人,做一辈子勤奋学生。”

他在进入耄耋之年后,仍勤勉耕耘:82岁时主编了《肩关节外科学》;84岁时他主持的“骨巨细胞瘤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研究”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87岁时协同徐万鹏主编了《骨科肿瘤学》;89岁时主编了《临床骨科学》和《中国现代骨科史料》;90岁时收集整理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科成长发展的60年》;93岁时编著了《基础英语概要——英语读写指南》;

95岁高龄时,他完成了“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治疗及其相关基础知识”笔记约6万字,并且开始研读2000年以来新出版的医学教科书《基础病理学》、《基础及临床药学》,以了解现代医学进展和最新尖端技术。每月7种骨科、外科期刊学报摆在他的桌案上,随时都在翻阅,对自己颇感兴趣颇有认同的内容还认真做笔记。每周精读非医学的英文论著一篇,每天阅读剪贴政治、经济、人文、历史等方面的报刊资料,认认真真地进行排版粘贴,圈圈点点看得非常认真,不时地给予点评。简报本现在已经积累了十余本,摞起来可达几尺高。

不难理解,王澍寰教授曾多次感慨道:“每与老师晤谈必有所获。老师不知疲倦的工作态度以及敬业精神,深深地感动着我、激励着我。我每想借由偷闲,但每念及老师的风范则不敢怠慢。”

他豁达、爽朗、敦朴,以乐观的精神不断鼓舞着他身边的每一个人;他教书育人的雨露不断地滋润着后起之秀,他为振兴中国的医学事业默默地奉献一生。

“士志于道,道始于勤”正是冯老一生的座右铭!

作者 / 汪铁铮

来源 /《北大医学人》

编辑 / 王景茹 徐璐

微信号:puhsc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