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越吼越笨? 心理学家说: 这事是真的|心理学家

原标题:孩子越吼越笨? 心理学家说: 这事是真的

不是的。他们内心里其实是非常希望做好。只是,你的过度介入,你的严苛评价反而抑制了他的主动性,影响了他的自主发挥。

作者:凌想;本文来源:公众号“凌想亲子心理”(ID:lingxiang127)。如果喜欢蓝橡树的文章,请记得要把我们“设为星标”哦!

........................................

一、

一开始还好,每做完一套动作,我就把录下来的视频放给他看,给他指出哪里做的不到位,哪里需要增加点力度。这么做了两三套,我的火气渐渐就有点上来了。

内心OS:“能不能别那么拖泥带水?能不能有点力度?能不能认真一点?”

那时,橙子还在上幼儿园,我还在依靠本能教育孩子,对小小的橙子来说,妈妈有时候是严厉的。当看到妈妈的脸色变得阴沉,橙子就变得怯怯的。他越是怯怯的,我就越是烦躁,气不打一处来——这孩子怎么这样?

这几年,随着我的学习成长,这种场景很少发生了,但偶尔还是会有些残留的惯性。比如现在,当我意识到这些,我就赶紧让自己从这个“场”里跳出来。我说:“你自己练吧,我不看你了。我去旁边锻炼身体。”等我走开了,彼此都松了一口气。我发现,人家跟着老师也练得挺好。

二、

类似的经历,相信很多父母都有过:你越想指点孩子怎样做,孩子就表现得越不尽如人意;你越想让他大方爽朗点,他就越缩手缩脚的;你越给他辅导作业,苦口婆心一遍遍讲题,他却变得呆若木鸡,反应迟钝...

因为,当被人关注的时候,我们就会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担心自己做得不好,会让别人对自己的印象不好。结果,越担心,越紧张,越做不好,越容易出错。

如果去日本的京碧寺,你会发现山门上悬挂着一块匾额,上书“第一义谛”四个大字。这四个字堪称书法精品,是日本的著名禅师兼书法家洪川所书。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为了写好这块匾额,洪川禅师足足写了85遍。

当年,洪川禅师来到京碧寺,庙里的和尚请他写这四个字。洪川禅师每写一字,都要精心构思,反复揣摩。替他磨墨的那位和尚,正好是个颇具眼力又直言不讳的人。洪川禅师写的每一笔,只要有一点点瑕疵,他都会指出来。

洪川禅师写完第一幅,这位和尚批评道:“这幅写得不好。”洪川禅师又写了一幅:“那这一幅呢?”和尚摇头说:“更糟。”洪川禅师是个一丝不苟、力求完美的人,于是写了一幅又一幅,足足写了84幅。

这时,磨墨的和尚因事离开一会儿。洪川禅师不由松了一口气,放松下来,挥毫写下了第85幅“第一义谛”。等那位和尚回来看到这幅字,连连赞叹道:“神品!”

我自己也对此深有感触。我小时候练游泳,参加游泳比赛时,小伙伴们都希望爸妈来给自己加油,我却暗暗希望爸妈别来看我比赛。因为,只要爸妈在观众席上,我就放不开,莫名紧张。如果知道爸妈没来,我会放松很多,反而会发挥得更好。

长大后,我琢磨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我发现,因为我担心如果我发挥得不好,会让他们失望。让他们失望了,他们可能就会觉得我不够好。我太看重父母对我的评价了,结果反而束手束脚放不开。就像橙子在意我的评价一样,越在意,越紧张。

所以,那些在家长眼里“越管越差劲”的孩子,你以为他们对做好做坏无所谓?他们不想听父母的话?不是的。他们内心里其实是非常希望做好的。只是,你的过度介入、你的严苛评价反而抑制了他的主动性,影响了他自主的发挥。

三、

那该怎么办呢?难道不管孩子吗?

有个很好的办法。100多年前,心理学家特里普利特提出了一个理论,叫作社会促进效应。简单说,就是当人们一起做事,或者旁边有人关注的时候,我们做事的效率和发挥的水平会比一个人时要高。

还有一个社会抑制效应,是在社会促进效应的基础上被总结出来的,这两个理论彼此关联。

心理学家发现,自行车运动员进行训练时,一个人骑行的速度要比多人一起训练的速度慢20%。

另外,如果人们感受到竞争的乐趣、合作的乐趣时,社会促进效应更能发挥作用。当人们感受到被评判、迫切希望得到好的评价时,社会抑制效应则更容易发挥作用。

确实如此。好几次我都发现,橙子和同学们在一起时,说话行事就特别大方,说话做事一板一眼的,显得特别果敢自信。但是,当橙子和我在一起时,由于我的严格关注,他就又变成了那个怯怯的、舒展不开的小孩。

还有,有时带橙子去亲戚家,难免会让他表演个节目。橙子就会不情不愿、推三阻四,实在推脱不了,就敷衍了事,干巴巴唱几句。而换个场景,几个朋友带着年龄相当的孩子一起吃饭,孩子们玩得兴奋了,抢着表演节目,你方唱罢我登场,十八般武艺全亮出来了。

所以,想让孩子有更好的表现,有更强的动力,我们就要善于利用这其中的规律,多给孩子创造机会,让他在同伴中感受到竞争、合作的乐趣,互相带动,比你在一旁严加监督效果要好多了。

其次,不管是社会促进效应,还是社会抑制效应,其实,这里面都隐含着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关系。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场”。

人和人之间,只要有互动,都会形成一个场。我们会感受到对方散发出来的气息和频率,以此决定做出怎样的反应、以什么样的姿态和对方相处——是自信,还是拘束,是真诚,还是保留,是平和,还是计较……

这些,我们的头脑可能都意识不到,潜意识会感受到,自动就做出了反应。父母和孩子的相处也是如此。所以,当你嫌孩子不够大方、缩手缩脚、顽劣不驯、哭闹任性、脑子不开窍……这些让你头疼不已的表现,最好先自我反思一下:

意犹未尽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小学群管家微信号:guanjia0023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