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医生医奇 [【百姓身边好医生】村医薛增俊的“走村”人生]

原标题:【百姓身边好医生】村医薛增俊的“走村”人生

韩城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地貌特征使得所有在板桥、王峰和盘龙等山区的乡村医生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多年来,一直“走”在巡诊的路上。村医薛增俊就走遍了板桥镇钢铁村的沟沟卯卯。

薛增俊在很小的时候因小儿麻痹后遗症造成右腿轻微残疾, 1970年十五岁的他在大队合作医疗站干些打杂抓药的活。1976年,村上推荐他到韩城县卫生学校学习,毕业后到韩城县医院进修2年。从此他走上了真正的行医之路,当了一名赤脚医生。他身背药箱,翻山越沟,走村入户,一包银针,一台血压计,一件听诊器从不离身。

山区群众普遍缺吃少穿,更不要说把钱花在看病吃药上了。可有病了就得看,怎么办?薛大夫就发挥中医针灸成本低效果好的优势,哪个村民感冒发烧,可能不用吃一颗药,凭借自己积累的经验技术,扎上几针就可得以缓解,不用村民掏一分钱。实在不行的话,再抓上几服中药,经济实惠,争取将村民看病的开支降到最低。薛大夫说:“就这样,曾经有个村民因为几服中药收了他9分钱还跟我吵。”事后,他并没有感觉到自己的委屈,反而觉得更应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减轻群众的就医负担。

和所有的医生一样,随叫随到,24小时在岗是村医的日常。但与大医院医生不同的是,村医更多的还有环境与体力的考验。钢铁村方圆十几平方公里,八个自然村。其中两个自然村之间可能会有十几里路,一天跑五六十里路也算正常。由于医术好,收费不高,他被邻近自然村红林和跃进村的村民叫去看病,一个单趟就要跑三十里路。而由于身体条件限制,薛大夫不能骑摩托车,患者家属如果没有交通工具接送他时,都是他实打实的一步步走到患者家里。

钢铁村村卫生室里有两个铁皮柜子,里面是钢铁村全村1200多口人的健康档案资料,这些成型的文字资料,是他一个个填写整理出来的,更可以说是薛增俊一年年跑出来的。谁有慢病,谁的饮食习惯是什么,平时应该注意什么,熟悉的就跟自家人一样。薛大夫开玩笑说:“只要他一进来,看他脸色就知道是哪里的毛病。”其实这句话并不是吹牛,很多人从孩童时代就在薛大夫这里看病,如今已经成为爷爷奶奶辈的村民可以说是将大半辈子的健康都交给了薛大夫来管理

“预防为主,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随着基层医疗工作与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不断深化,薛增俊与乡镇卫生工作人员进村入户普及健康知识宣传,提高村民疾病预防意识,目前钢铁村常住适龄儿童各种疫苗接种率达到100%。在健康扶贫工作中,全村贫困户34户,120多人,全部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村民,薛大夫定期上门测血压、血糖,提供相关用药指导,做好健康扶贫资料管理,这些繁琐细碎的工作,65岁的薛增俊每次都能按时高质量完成。

三年前,为更好的干工作,薛大夫给自己买了一辆小三轮。每天从家走六里路到村委会大院村卫生室坐诊。村委会条件不完善时,他早上从家里带上馒头和方便面,中午在卫生室随便对付上两口。我们问他:“像你这种年龄完全可以到家里坐诊,给村民把病也看了,自己也能及时吃上热乎饭”。薛大夫却告诉我们,村委会这个地方相对村民来说居住比较集中,他宁可让自己多跑点路,也不要让村民来回跑。多年来,薛增俊先后接诊病人10万人次,出诊近万人次,这些数字背后的分量以及付出的艰辛,只有村民和他最为清楚。

来源:韩城新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