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认自己的孩子是个普通人,其实并不难~

原标题:承认自己的孩子是个普通人,其实并不难~

首先请大家扪心自问以下几个问题:

● 你能接受自己的孩子不是“神童、超人”的现实吗?

● 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你理解并同情吗?

● 你会为了帮助孩子走出困境,而心甘情愿地将自己的时间,其实也是自己的生命,割裂成无数个毫无光彩的碎片吗?

● 当孩子怎么都学不会时,你是失望地放弃,还是包容地接受?

前两年这四个问题几乎天天在纠结着我,如果说孩子在这半年开始有一个接一个突破性的进步了,是因为最终我做出了我的回答。

1. 能接受自己的孩子不是“神童、超人”的现实吗?

作为母亲,我潜意识里一直认为自己孩子是很聪明的,很了不起的。不仅逃不出“没有哪个父母不觉得自己孩子是最乖的”这误区,而且因为他小学跳了一级,还能在顽皮捣蛋常写检讨的同时,混个中上水平沾沾自喜。

但是,一年多前,我终于痛苦地接受了:儿子就是个普通的孩子,远没我想得那么聪明。

我举个例子:他小学阶段的5年时间里,在我的软硬兼施之下,背诵完了《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和《中学生必背古诗词》的,每天早晚都会放我为他录制的课外美文磁带。

但他在初一初二做阅读题时几乎得不到分,既读不懂文章,也表达不出仅有的一点点感受。所以,我只有承认他真的不是个有悟性的娃娃,才不会把自己气疯。

如果你不能理解,在观察能力、记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上,人与人是有差距的,那就根本不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

所以,当他将面临地理的学业水平测试时,我在寒假就把地理书上的重要地图描摹下来,复印了若干,帮他进行填图练习;学校发了复习题单后,我和他各自完成了老师发的复习题单,通过比较确定正确答案;每个周末还会抽他背背题单,遇到世界十几种气候类型等易混淆的难题时,我会和他交流如何区分的理解和感受。

在这样有些“笨拙”的复习后,儿子的三次模拟考试,两科成绩都比较理想。

2. 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你理解并同情吗?

因为我终于承认了他在学习上有困难,所以,我就对他在学习中的痛苦产生了真正的理解和同情。

初一时,老公陪读数学,我陪读语文、英语。陪读的含义是帮他解答不会做的作业,仅仅如此,我们俩都觉得头痛。

你得在忙完工作穿城回家,做完家务后,把他的所有作业在脑子里做一遍,才能发现你有一半都不会。于是,研究儿子的试卷,成了我们勉为其难的课题。

但即便白天我们把昨天的问题想出来了,晚上看到儿子木讷、痴呆的疲惫,都觉得他的脑袋已经像木鱼了。

但就在那几天,我在中学里旁听了一节关于这个章节的公开课, 我从课堂上就看到并明白了学生听不懂课的缘由:

老师在黑板指点图形的时候,有个孩子正好低下头找笔;当孩子抬起头的时候,老师的教鞭刚离开图形。一做作业,这孩子就困难了。当老师评讲时,他又正好埋下头去做,再次错过看懂的机会。最终,这节课的知识,这个孩子直到下课都没懂,并且他没有意识到自己没懂。这对听课的要求有多高?他一天要听多少个45分钟?注意力得集中多长时间?与老师要多么默契?

专心听一天课,是件难度很高的事情,而我们都认为是件很基本的事,简单甚至粗暴地责骂他。

从这个事情,我意识到, 父母的强项,很多时候成为压制孩子成长的大山:因为你在这方面比较优秀,你不能容忍自己的孩子在这方面暂时的“笨”。他的数学被他爸打击,他的语文被我打击。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我们两口子都不主动管他学习的内容了,只签字、看改没改错。

3.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你是失望地放弃,还是包容地接受?

去年有段时间,儿子的状态持续不好,被各科老师批评,并产生了厌学的情绪。有天晚上,我们和他从回家谈到12点,就谈到底还想不想学习。

如果继续学习,会遇到哪些困难?有没有办法解决?如果不想学习了,我们可以请一周左右的假,把瞌睡补够了,头脑清醒了,问题想明白了,再做决定。不管你做什么决定,我们都不会把你赶出去,我们会给你提供正常的生活标准,只是,你要考虑,今后自己做什么来养活自己,爸爸妈妈毕竟不大可能陪你走完一辈子。

如果实在跟不上进度,孩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失去了自尊自信,失去了家庭温馨和谐,甚至连最基本的健康需求——睡眠都失去了,那还有什么意义?

在我放下焦虑,想通了的时候,他居然刹车了。我们也在如何能让他较快的看到成功上想方设法。

三个月后,他的物理学习取得了重大进展;紧接着,地理生物让他确立了自信,并且在其他同学为这两科焦头烂额的时候,他的语数外在悄悄进步。初二下学期,成绩进步了一大截,我们全家激动了好久。

那几天我都在想:不管孩子成绩咋样,只要孩子真正想学,我会心平气和地陪伴他,帮助他。

今天,我想用我和儿子的亲身经历,鼓励大家,不要放弃孩子。 我们的每一点付出,都会在孩子成长道路上留下痕迹。他会感激我们,不仅给了他生命,而且给了他一个有质量有尊严的生命!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 我们将及时处理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