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岁的著名主持人赵忠祥去世,如何早期发现癌症的蛛丝马迹?

原标题:78岁的著名主持人赵忠祥去世,如何早期发现癌症的蛛丝马迹?

2020年1月16日据媒体报道,赵忠祥之子赵方证实,赵忠祥16日早上7点30分因病在京去世,享年78岁;赵忠祥去年年底就医发现癌症扩散。

又是癌症,又是晚期,而且是在短时间内去世了。按理说,无论从级别上,还是从经济上,无论从待遇上,还是从医疗条件上,赵老师都是可以享受最好的待遇,但为什么还是这么快就离世了呢?为什么没有早期发现?

我们知道,癌症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目前医学尚没有办法攻克,癌症的治疗效果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但病情的早晚往往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许多医学专家都强调癌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但发现的多数是中晚期的居多,这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癌症一发现就是晚期了?

笔者认为,除了肿瘤本身的部位和性质外,主要有三个原因:

1现有医学条件的限制;现在的医学检测手段的发展,不能将所有肿瘤早期发现;尽管出现了PET-CT,是PE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与CT(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两种成像技术的结合体。可以从分子水平诊断肿瘤,但由于价格昂贵,对人体有电离辐射,而且也不能诊断所有的早期肿瘤,目前业界并不主张用作健康体检中。

2忽视体格检查:现在人们都重视健康体检了,但人们往往重视仪器检查,而忽视了最基本的体格检查;医生的体检往往也是走过场,一方面是医生依赖设备,二是为了照顾体检者的情绪,病人不愿意接受体格检查,这两方面的因素叠加起来就导致了体格检查往往是流于形式,这方面的教训是很多的。

3体检者不愿意接受侵入性的或涉及隐私部位的检查:在体检中,肛门指诊是最简单体检方法,但许多人不愿意接受,一些单位也不愿意列为体检项目,其实这是发现直肠癌的最好,最简单的方法,大约70~80%的直肠癌是可以通过肛门指诊发现的。

几年前,笔者参加过一个500多人的体检,所承担的项目就是肛门指诊,但接受检查的人不足50%,充分说明了大家对这项检查是排斥的。

许多国家都主张肠镜作为50岁以上人群的常规体检项目。高危人群(家族直系亲属有患有肠癌或者有息肉病史以及炎症性肠病的患者)需要提前到40岁。每隔5~10年重复一次,但在我国,百姓没有问题一般是不会做的。

体检究竟管不管用?

因此,人们提出了,体检管不管用?是否需要做体检?我们的意见是,体检是管用的,问题是怎么做?是否认真做了,而不是走过场,或者怕痛苦。只要我们规范做了,就可能会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但愿一发现就是晚期的事件能够发生的少一点,肿瘤的治疗效果就会好一点。

三常见癌症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癌症常见的临床表现有:肿块、疼痛、出血、溃疡和梗阻,以及体重减轻、食欲不振、消瘦、贫血和乏力等。当然出现了这些表现,不一定就是癌症,但癌症病人多数都有这些表现。

哪些身体的表现应该引起重视?

任何一种癌症,无论隐藏在哪里,都会露出出现一些蛛丝马迹:

1身体浅表部位出现的异常肿块;

2体表黑痣和疣等,在短期内色泽加深或迅速增大;

3出现进食哽咽感、疼痛等的异常感觉,;

4皮肤或黏膜出现经久不愈的溃疡;

5持续性消化不良和食欲减退;

6大便习惯及性状改变,或大便带血;

7持久性声音嘶哑、干咳、痰中带血;

8出现听力异常,流鼻血和头痛;

9出现阴道异常出血,尤其是接触性出血;

10无痛性血尿,排尿不畅;

11不明原因的发热、乏力、进行性体重减轻。

因此,当身体出现下列表现的时候,应该警惕是否有癌症的发生了,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哪些检查是要定期做的?

由于每种癌症的表现是不同的,有些癌症是常规体检不一定能够发现的,因此,定期体检是非常必要的。

目前,国际上对乳腺癌、宫颈癌、肺癌和结直肠癌等四种癌症,有较明确的筛查指南。乳腺癌推荐使用超声和钼靶检查;宫颈癌可使用宫颈涂片(巴氏涂片)和HPV检测;肺癌高危人群可采用中低剂量螺旋CT筛查;结直肠癌进行粪便潜血试验和结肠镜检查。因此,对于相关这些癌症的高危人群,应该定期进行检查。除结肠镜可5年检查一个外,其他检查可以每年检查一次,对于高危人群甚至可以半年检查一次。此外,肿瘤标志物检查可以定期常规进行检查。

综上所述,癌症的发生、发展是有着它的规律的,只要我们提高警惕,重视身体发出的信号,定期体检,是可以提高早期发现率的。只要早期发现,其治疗效果是比较好的,也提高了癌症病人的治疗效果,延长了生存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