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跟孩子哭穷的父母【不随便跟孩子“哭穷”,是当代父母的必修课】

原标题:不随便跟孩子“哭穷”,是当代父母的必修课

作者:琰琳

本文由:小十点(sdikid)

1

端午节假期,我带着孩子去海岛旅游。海滩上,有几个摆摊的小商贩正在售卖纪念品、零食和玩具。

我旁边站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他拽着妈妈的衣角,想要一只贝壳做的小工艺品,售价35元。

妈妈过来问了一下价格。景区的东西毕竟贵一些,普通的冰激凌甜筒卖到了15元一支。

两次被“没钱”拒绝,小男孩委屈地哭了起来,跟在一旁的爸爸有点生气地说:

“你别一天到晚跟儿子“没钱”“没钱”的,咱家至于穷成这样么?来,儿子,爸爸给你买!”

妈妈声音也高了八度:“我这不为了他好吗?小时候不懂得节俭,长大了花钱也大手大脚!”

我看着小男孩脸上挂着泪珠,站在一旁茫然又窘迫的样子,无比心疼。

其实,我能理解那位妈妈对孩子“哭穷”的心情。

很多家庭的“哭穷”并不是真穷,而是一种教育策略,一来可以当做拒绝孩子买东西的借口,二来想让孩子懂得节俭和自立。

然而,整天对孩子哭穷,并不是什么好的金钱观教育,孩子也许会学会节俭和自立,但也会变得吝啬而自卑。

更可怕的是,物质上的匮乏尚可通过努力赚钱而缓解。

而精神上的匮乏,那种对贫穷的畏惧和对金钱的渴望,很可能伴随孩子的一生。

2

而实际上孩子都经历了什么呢?

我觉得我很懂事了,我把每个月你给我充饭卡的钱节省下来买我自己需要的想要的东西,争取不问你们要东西不让你们发愁。

我喜欢大家说我懂事听话,但这都是我装出来的……

他们只能日复一日地默默消化对贫穷的羞耻感和对自己的负罪感,逐渐变得自卑而敏感,压抑而绝望。

越缺什么,越在意什么,越疯狂地追求什么。

晓芸的父母虽然是普通工薪阶层,但也绝对算不上穷。只不过晓芸的妈妈很爱哭穷,总跟晓芸说家里没钱。

她至今还记得,她小时候想吃炸串,妈妈能站在人家面前教育晓芸自从生了她吃了多少苦花了多少钱,自己又是怎样怎样一块一块钱攒起来的,活生生地把晓芸想吃炸串的心说没了。

长大后,晓芸特别在乎钱,只有账户上不断上涨的数字能满足她的安全感,为此不惜压榨全家人。

孩子的衣服和用品,都是能借就借,甚至连奶瓶都不肯自己花钱买新的。

时间久了,婆婆嫌晓芸太抠门,简直是守财奴;而老公也在一次激烈的争吵中,坚决要离婚。

父母的“哭穷”,是在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断地灌输孩子:钱是稀缺的,做任何事之前都要考虑钱这个前提。

于是,他们彻底沦为了金钱牢笼中的困兽,无法突破狭隘的格局。

3

他一生中养育了9个子女,皆为国家栋梁之才,其中3人成为中科院院士,传出了一段“一门三院士,满门皆俊才”的佳话。

他告诉孩子,梁家是寒士家风出身,无论生活富裕还是贫穷,都要谨守寒门家风,但他一再叮嘱孩子:

寒门家风并不等同于寒酸;不能因为节俭而亏了身体,对于学习、游历、增长见识的钱,也要该花就花。”

他教导儿女不能为了金钱而丧失尊严和人格,说道:

居富贵时,常怀谨慎之心才是正道;处贫寒时,更需不卑不亢心怀光明。

来源:小十点(sdikid),专业实用的育儿干货,睡前故事,亲子阅读,美妈提升,精选好物。集结专家及辣妈,让带娃变得轻松好玩。原标题:《有格局的父母,从来不随便跟孩子“哭穷”》转载已获授权。图片来源:pexels

编辑:刘韶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