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蒋佩蓉:高材生抑郁自杀,精英教育的代价,你真的要付吗?

原标题:蒋佩蓉:高材生抑郁自杀,精英教育的代价,你真的要付吗?

随着“虎妈”蔡美儿的《虎妈战歌》在美国出版,她的中国式教育以其“强度”和“成就巨大”引发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关注,中西方教育方式的差异又一次引发了人们的热烈讨论。表面看来,谁不想培养出一个14岁就能实现母亲的梦想——在纽约卡耐基音乐厅演奏的孩子?但问题恰恰出在这里:这是谁的梦想?这又是谁的人生?

我们做父母的都曾有过机会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无论结果如何,机会只有一次,我们已经用掉了。而通过孩子来实现自己未曾实现的梦想,这对孩子是不公平的。他们是如此弱小,又是如此信任我们,需要我们用极大的爱意和耐心教会他们了解自己的梦想何在。

心理学家认为,感觉自己可爱是儿童健康成长的核心。对于毫无经验的儿童而言,那种看重表现的、有条件的爱,不但毒害他们的心灵,还不断吸吮他们生命的活力。那些个性强的孩子会极力反抗,而那些天性顺从的孩子只能按下心中的不快,去满足父母和他人的期望,实现他人代为设计的人生。于是,他们变得郁郁寡欢或感到迷失,不知道自己的使命和生命的意义,他们永远都会感到自己做得不够完美。

尽管如此,更多孩子却是默默地忍受者。他们不敢说出自己的感受,因为那样做就好像冒犯了自己的父母,背叛了父母的养育之恩和他们不惜一切代价的付出。这些孩子外表看来是如此成功,而内心深处却可能早已心灰意冷,抑郁和自杀的念头常常折磨着他们。

基于对成功的不同理解和定义,有些人会认为获得美国常春藤联盟大学的学位、获得高收入的工作或者显赫的身份就是成功;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获得个人的幸福感、满足感、有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精神健康、社会关系良好才算是成功。

苏珊·宋是“亚裔美国人社会参与促进会”的医学主任和青少年心理医师,她曾分别就读于哈佛大学医学院、斯坦福大学医学院,以及加州大学儿童心理创伤研究所。她指出,尽管“虎妈”的观念——通过在某些事情上的卓越表现而建立孩子的自信心,是正确的,然而通过情感虐待和刻薄的言语,只能背离她的初衷。一个在经常受到情感伤害的环境里长大的儿童,成人后很可能会出现人格障碍。

据苏珊·宋透露,她在诊所里曾接待过许多亚裔青少年,其中一些孩子在学业上非常出色,却存在着自杀倾向。一些研究显示,许多亚裔青少年都特别容易受到抑郁症的困扰。他们成绩优秀,还不断地参加各种各样的课外班,但在发展自我认知和自尊时常常陷入困境。在考虑可能的未来时,他们思路僵化——要么成为一个出身于哈佛的律师,要么失败落魄地奔赴“黄泉”。更成问题的是,他们往往病态地抵制外人(非家庭成员)给予的帮助,他们的父母不让孩子去看专业的心理医师,想将所有的问题都控制在家庭范围内。

许多研究还显示,尽管取得了高水平的学业成绩,亚裔美国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却很糟糕。父母对学业成绩的过分关注会造成年轻人的抑郁和焦虑,父母对情绪健康的漠不关心,也显著地与他们孩子的抑郁相关联。这里再提供一些亚裔美国人的自杀数据:

15岁~24岁的亚裔美国女性是所有种族中自杀率最高的。

据报道,1996年至2006年的10年间,美国康奈尔大学共有21个学生自杀,其中亚裔美国学生13人,其比例高达61.9%。

1964年至2000年,美国MIT是亚裔学生比例较高的大学,其本科生的自杀人数是同期美国校园平均自杀人数的3倍,比例是每10万人21.2人对每10万人7.5人,此期间美国的平均自杀比例是每10万人11.7人。

苏珊·宋指出,许多人认为亚洲人是安静而努力工作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心理疾患。大量的青年人承受着严重的抑郁和自杀念头的折磨,他们感到自己毫无价值,没有能力处理好生活的压力、现实问题或者人际关系,而这些都直接与他们的父母以学业成功作为爱他们的前提条件有关。父母只有帮助孩子正确培养自我认知的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帮他们建立起坚韧的品格,并以此作为追求学业和事业成功的基础,才能使孩子成长为一个在人生与事业上都获得成功的成年人,而这一切与人种无关。

2011年1月20日,美国《时代周刊》刊登了安妮·墨菲·保罗(Annie Murphy Paul)的文章,她引用了哈沃德(B. Howard)在《一个软弱的民族》(A Nation of Wimps)一书中的观点,以支持“虎妈”的育儿方式。她认为,这种教养方式有助于增进孩子的自我掌控体验,从而培养自信、乐观、果断等健康的心理素质。

可是,书中所说的“自我掌控的体验”与“虎妈”所倡导的方法存在着巨大的不同。自我掌控的体验应该源于孩子自己,而非他们的父母。当丝毫不给孩子空间让其去做选择时,孩子不可能有自我掌控的体验。孩子需要学会自己进行选择,无论他们是选择克服心中的恐惧迎接挑战,还是选择接受失败并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只有这些选择是他们自己做出的,才能真正产生自信和自我掌控的感觉。

当他们只会俯首帖耳、听命他人时,所能感受到的往往是无望和失落。每个孩子都需要一个过程去寻找自己,去发现自己的渴望与动机,并把这些内化为人格的力量。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但却是必需的,而“虎妈”恰于此处抄了近道。

玛德琳·莱文曾在其令人信服的著作《特权的代价》(The Price of Privilege)一书中,讨论了自我的概念,以及为什么自我对于一个成人的健康发展是如此的重要。她在书中指出:

孩子需要逐渐变得独立,有能力调动自己内在的力量作为前进的动力。发展良好的自我感觉对一个人至关重要,因为当不可避免地缺少外界支持时,自我感觉不仅是让心灵宁静的港湾,而且是指引人生道路的内在罗盘。生活从不完美,但健康良好的自我感觉可以让生活变得有趣、美满和可以管理。

在鼓励孩子完成从依赖成人到依靠自己的转变时,如果家长态度犹豫,孩子的自我发展往往会陷入困境。干预自我感觉的发展过程是危险的,父母对学业成绩的过分追求,会挤压孩子内心对寻求自我管理的努力。当成年人逼迫孩子成为一个擅于社交、精于竞争、注重表现的完美“自我”时,孩子很难成为一个充满自信感的人。这种逼迫可能会鞭策一些孩子达到更高的水平,但更为重要的是,它令大多数孩子依赖成性、情绪压抑、感到自己是残缺不全的。

玛德林·莱文强调指出,父母常常逼迫孩子表现卓越,但他们却恰恰忽视了培养杰出孩子的过程。“杰出”并不等同于学业成绩优秀、获得各种奖杯、地位尊贵或者受到他人的认同,尽管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因素,但它们本身与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没有关系。从一个心理学家的角度看,杰出的孩子是那些自信、博爱、正直,以及富于创造性的孩子。

理解了什么是健康的自我感觉,意味着我们愿意透过表面现象,用多种尺度来评价孩子是否取得了进步——他们是否感到有力量;他们是否有掌控自己命运的感觉;他们能否与他人建立持久、深挚的友谊;他们是否有自己的爱好和兴趣;他们是否珍惜和接纳自己;他们是否知道如何照顾自己……这些至关重要的品质是孩子们健康成长所必需的。

玛德琳·莱文还指出,“自我效能感”对青少年的成长相当重要。自我效能感不同于自尊,是指相信自己能够对周边的世界产生影响。当孩子的自我效能感很高时,他会发现很容易按自己的意愿行事,从而产生一种个人的控制感。孩子越是明显感到可以有效地实施控制,他便越能有效率地采取行动,而父母的焦虑心情、过分保护、过分关心、过分干预都会导致孩子自我效能感和自治能力的丧失。

自我效能感在孩子青春期时变得极其重要,因为这时的孩子开始面对许多成年人的问题,如友谊、恋爱、志趣、独立等。青春期少年日益需要在健康的或者有害的行为活动中做出选择,能否成功地处理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儿时所养成的自我管理的能力。那些感到无法拥有自己生活的孩子,那些情感、思想和行动过多地受到外界干预的孩子,他们都容易受到他人的操控。

专制的父母容易采取军事化的管理方式,他们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下级,父母发号施令,孩子遵命照办,如此而已。这种方法通常在孩子青春期时导致严重的问题,孩子要么激烈地反抗,要么心理压抑甚至崩溃。这样的孩子通常缺乏自尊感和社交技巧,并且患抑郁症的风险很高。

克里斯蒂娜·卢对于“虎妈”蔡美儿中国式育儿方式的评价,得到了最为热烈的回应,她的故事为那些用专制方式教育孩子的父母敲响了警钟。她曾在网络上这样叙述:

我曾嫉妒地宣称,我的大姐“令所有亚裔父母的梦想成真”。她一直成绩优异,五年级时还跳了级。她的SAT考了满分,又是校游泳队的主力,并能弹一手好钢琴,还是学生干部,于是被哈佛大学提早录取(各高校为了争取最优秀的学生会提早录取部分申请者)。在重返哈佛大学读MBA之前,她在波士顿顾问集团获得了驻香港的职位。她拿着6位数的薪金,同一个博士谈婚论嫁,置办了家产,结了婚……

婚后一个月,她自杀了,年仅30岁。在暗暗忍受了两年抑郁症的折磨后,她给汽车排气口接上塑料管,塞进了车窗,她坐了下来,致命的一氧化碳在车库里弥漫,那是她在旧金山的新家,她死在了那里。下班回家的丈夫发现了她,仪表盘上贴着一张便笺,上面是她的遗言,她道了歉,并说爱每一个人

对于每一个中国式家教法所创造的“奇迹”,我们要耐心等待后续章节的展开。当某些专制的父母谈论他们的方法是如何成功时,我们要拭目以待,看这种成功能持续多久。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宝贵的种子,它将要长成一棵什么样的树,我们有时并不知道。目前我们教育的风气是,只允许果园里面长苹果树,而且要求园丁们(教师和父母)挑选最高的苹果树,然后淘汰所有不够高的树苗,狠心地把它们砍掉了。最后大家又开始抱怨:为什么果园里长不出其它水果?

一粒种子是有无限潜能的,但是它的成长需要良好的土壤、阳光、水,还有用心的耕耘和施肥。如果土壤太刚硬,压力太大,园丁再怎么期待也难以让种子发芽结果。目前我们的大环境是“有毒”的——它是一个高压力、低肯定、高批评的环境,是高度紧张和高度恐惧的环境。作为园丁,教育者需要为这种风气“解毒”,保护好种子,为它保留一块能提供足够营养的土壤。

本文摘自蒋佩蓉著《丰盈心态养孩子》(修订版),青橄榄书殿出品。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