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智商的创造力 双向情感障碍可能是高智商和创造力的代价

研究表明,儿童期高智商值与以后罹患双向情感障碍的高风险相关,这可能是人类为了换取智力和创造力而不得不付出的遗传代价。

双向情感障碍可能是高智商和创造力的代价

文森特 梵高的《鸢尾花》.这项新研究表明,带来高智商和创造力的基因,在其他危险因素的存在下,可能表现为双向情感障碍等疾病的性状。图片来源:Alamy

很多严重的情感障碍,譬如双向情感障碍,可能是人类为了换取智力和创造力而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这来自于一项最新的研究。该研究表明,儿童期的高智商与以后罹患双向情感障碍的高风险相关。

研究者采用的样本库是一个大的出生组。他们记录了1881个实验个体在8岁时的智商,并在后来评估了同样的实验个体在22或23岁时的躁狂症状。

研究者用于评估的条目来自于一个诊断双向情感障碍的量表。他们给每个实验个体打出一个分数,用以评估实验个体此前经历过的躁狂特征数目。

实验发现,分值最高的10%的实验个体,他们在儿童期的智商值相应也比躁狂分值最低的10%的个体高了近十个百分点。这种相关性对言语智商高的实验个体尤为明显。

“我们的研究对双向情感障碍如何世世代代被选择下来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领导这项研究的格拉斯哥大学的丹尼尔 史密斯(Daniel Smith)如是说。

“双向情感障碍的遗传基础在某些方面是有一定选择优势的。一种可能性是,严重的情感障碍,譬如双向情感障碍,是人类为了获取诸如智力、创造力和语言能力这样的适应特征而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史密斯强调,在目前看来,高智商带来的只有优势。他说:“高智商值并不是明确的罹患双向情感障碍的危险因素,但是这些致使高智商的基因可能会在其它特定危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被表达出疾病,譬如胎儿在子宫中接触了母亲的流感病毒,或是儿童时期遭受性虐待等等。”

与先前的研究相一致的是,这项研究也提出,双向情感障碍遗传性倾向越高的个体,越有可能展现出不同的创造能力,尤其是在高语言能力发挥优势的领域,例如文学和领导力。

在英国,大约每100人中就有一人遭受双向情感障碍的困扰。双向情感障碍的特征是抑郁期和躁狂期的交替。在躁狂期内,患者可以表现得极度喜悦、进取和富有创造力。双向情感障碍也包含间歇性的精神错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