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医药 | 专访陈静瑜教授:没有捐献就没有移植!]我是陈静瑜

原标题:搜狐医药 | 专访陈静瑜教授:没有捐献就没有移植!

文 / 周亦川 编 / 袁月

【搜狐健康著名歌星姚贝娜身故后捐献了眼角膜,95岁高龄移植领域的拓荒者夏穗生教授也捐献出自己的眼角膜及遗体,并捐赠了100万元支持中国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器官移植是器官衰竭患者生命最后的希望。没有器官捐献,就没有器官移植。中日医院肺移植中心副主任陈静瑜在近日采访中告诉搜狐健康,器官捐献与移植是挽救器官衰竭患者生命、服务医学发展的人文精神,是展现人性光辉、传递人间大爱,体现社会进步的高尚事业。7月2日,“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人次超过100万,达到1002168人,同日,中日友好医院“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平台正式上线。陈静瑜说:“器官捐献者自愿在逝世后捐献器官,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献上了生命的礼物,传承了生命和希望。”

陈静瑜告诉搜狐健康:“2015年我国取消了死囚器官获取,做移植手术需要更加阳光的器官捐献的流程。以肺移植为例,肺移植手术开展的前提是有适宜的器官供给。2016年全国有4080个心脑死亡病人进行了器官捐献,但我们仅利用了5%的肺源。”

尽管国内肺源相对富足,但是符合要求的肺源因被污染、维护差等问题出现不足的情况。值得欣喜的是,随着近年技术的逐渐成熟,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器官转运绿色通道目前非常顺畅,将来器官移植需要建立器官修复工厂,这个修复工厂如果建立,就会像血库一样,把供体器官修复后分配到各个移植医院进行手术。

中国的肺移植供体质量与一些国家相差不少。陈静瑜坦言,“国外有脑死亡立法,病人都是在48小时内把器官捐出来,所以肺相对很干净,没有任何感染,再加上国外受者全身状况条件好,所以国外术后一年生存率可能在90%左右。”

器官维护确实是我国器官捐献的一大难点,但我国尽管有脑死亡判定标准,但脑死亡没有立法,有时患者家属不认为脑死亡患者就是死亡,因此ICU医生需要做大量的与患者沟通的工作。如果这个过程需要五六天,那么肺部出现感染、肺水肿,心肌也会水肿导致心功能不全难于作为供体心、肺用于移植。但对于捐献法规完毕的国家,一般在18小时就完成这一流程。

陈静瑜介绍,中日友好医院在三年的学科规划中明确提出要以器官捐献工作为基础,打造心脏、肝脏、肾脏和肺移植为主体的大器官移植平台,近三年以来,中日医院共完成肺移植202 例,肾移植57例,独立完成器官捐献案例48例,完成 140个大器官捐献。中日医院已打造成完全和国际接轨的肺移植团队,进入全球八大肺移植中心。

做好移植除了需要良好的器官捐献与器官维护,还需要多学科合作。一个肺移植团队包括:外科医师、呼吸内科医师、麻醉科医师、重症监护医师、护理、营养、康复治疗师、心理医生。这套体系目前包括受者的筛选、指征把握、术前康复、供肺保护,术中胸外科与手术麻醉科规范流畅的配合、术后的监护,肺移植患者的长程管理和随访。还要求同时具有肺移植支持体系,包括特异性抗体检测、全面的病原学监测、感染与排斥的细致分析、合并症预防等。陈静瑜曾在中日医院肺移植百例工作总结会上介绍,两年来在中日医院肺移植团队的努力下,北京地区器官捐献供肺的利用率18%,接近国际水平,远超国内4%的供肺利用率。为全国供肺维护、获取、保存、运输提供了经验。

为了帮更多的患者解除痛苦获得重生,陈静瑜联合全国30家移植中心共同宣读器官捐献倡议书,向全国的医务工作者以及全国有移植资质的医院和医务人员发出倡议,倡议报名登记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动员更多的医院及社会爱心人士加入器官捐献登记的队伍,让中华民族“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为生命的传承与延续奉献爱与力量。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