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点名!被无数厦门家长奉为神器的退热贴,竟然不能退热!千万别给孩子用了...]

原标题:央视点名!被无数厦门家长奉为神器的退热贴,竟然不能退热!千万别给孩子用了...

NO.1273

“退热贴竟然不能退热!

文:安生

天气变凉

感冒发烧的孩子多了起来

父母们总是各种揪心

又不敢随意给孩子吃药

有很多人会选择用退热贴

然而前段时间央视新闻的一条微博

上了热搜

家里最常用的退热贴

竟然成了最“鸡肋”的东西

这到底怎么回事呢?

退热贴到底有没有用呢

这个被无数家长奉为神器的退热贴主要是由 PC隔离纸、无纺布和高分子凝胶(内含薄荷、冰片、色素、水)构成。它的主要原理是,当退热贴和宝宝额头肌肤接触时,通过凝胶内水汽蒸发带走额头热量,从而起到局部降温的效果,跟用冰袋敷头或冷毛巾敷头的效果差不多。

但是,人体血液是循环流动的,也正是因为血液循环让体温达到平衡,仅额头局部皮肤温度降低并不能让宝宝的体温降下来。也就是说, 退热贴并不能真的让宝宝退热

因为退热最主要的原则是让孩子舒服,退热贴给额头局部带来的这种凉意并不是所有孩子都能耐受, 有些孩子会出现过敏(表现为皮肤瘙痒、发红、出疹)

更尴尬的是,国内外指南、学会从来没有承认过退热贴!

宝宝刚发烧时, “退烧”这个事情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宝宝感到舒适。用毛巾冷敷就可以做到的事,何必要花钱去冒这个风险呢?

那么宝宝发烧到底怎么做才对呢?

孩子发烧了该怎么办?

第一,判断孩子是否真正的发热?

临床工作中通常将肛温≥38℃或腋温≥37.5℃定义为发热。如果你家娃体温高于这个温度,才叫做发热。

第二,小孩的退热原则是什么?

尽量地保持宝宝舒适是退热的原则,说白了就是尽量让孩子舒服。

第三,什么时候孩子才需要退热?

孩子月龄≥2月龄,肛温≥39.0℃(口温38.5℃,腋温38.2℃),或因为发热出现了不舒适和情绪低落的发热儿童,推荐口服相关药物(按医生指导用药)。

还有哪些误区要避开?

01

误区:里三层外三层“捂汗”退热

其实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孩子发烧时,末梢循环变得较差,手脚摸起来可能会有些凉凉的,但这并不是因为孩子穿得不够多。 将孩子包得严严实实,反而会影响到机体的散热,使体温上升甚至处于高热状态。

在高热时末梢血管可代偿性扩张,使出汗增多,同时机体代谢亢进,耗氧量增加,易处于缺氧状态,令宝宝身体更吃不消。

02

误区:用酒精擦浴

酒精擦拭的退热效果并不显著,且会发快持续时间短。 酒精本身可能对宝宝的娇嫩皮肤产生刺激。在身体发热时, 酒精更容易通过皮肤吸收入体内,造成宝宝酒精中毒。

03

误区:一发烧就马上喂退烧药

孩子发烧不能放着不管,但也不能走入极端。 有些家长一见到孩子发烧,就马上给孩子服用各种退烧药。如果吃药后效果不明显,又立即换另一种退烧药,巴不得马上就能能退烧。 其实这样做也不妥。

健康降温,我们可以这么做...

普通发烧如何健康降温呢?

减少衣被

发烧时切记不要给孩子穿过多的衣服、盖太厚的被子。这种传统“捂汗”的方法不利于散热退烧,反而会因过热导致高热惊厥。对于许多小婴儿来说,只要减少衣被就能使体温降低。

多喂水

喝水有助于发汗散热,此外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机体丢失的水份。

冷敷法

这个方法简便易行, 用冷毛巾敷在前额,毛巾变热后再用冷水浸后重新敷用。对年长儿可用冷水袋或冰袋敷效果更好。

全身温水拭浴

将孩子衣物解开, 用温水(37℃左右)毛巾搓揉全身或泡澡,可使皮肤血管扩张,增加散热;另外水份由体表蒸发时,也会散失一部分热量。

孩子生病,家长都很着急

但是千万可不能病急乱投医

这些正确做法

你都记住多少了呢?

┃图文来源: DrG科学育儿、第一儿科、育儿你造吗、中华泰山网

┃转载授权请联系微信号:daydayxiaoyu

《年末了,到处都是灯笼高挂!》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