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赵忠祥去世,发现癌症真的那么难么?

原标题:痛心!赵忠祥去世,发现癌症真的那么难么?

新春将至

大伙们都在准备红红火火迎新春

但那句熟悉的“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又到了动物繁殖的季节”

以后只能在影像资料里听到了

而21年前的此时

一位相当有名的“白云大妈”

对全国人民吼了一声:

“我十分想见赵忠祥!”

那是21世纪到来前那届春晚

最响的一个包袱

2020年1月16日,中国著名播音员赵忠祥因患癌症在北京逝世,享年78岁,而这一天也是他的生日。

其子赵方在社交平台透露,赵忠祥2019年底感到身体不适,就医检查确诊癌症且已经扩散。

面对赵忠祥先生的离世,我们又一次开始谈癌色变...

年年体检,为什么癌症一发现就是晚期?

癌症若在早期发现,生存率可提高不少,然而遗憾的是,很多癌症发现时已经是晚期。

实际上,常规体检主要目标是针对一些常见病,如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相对应的血脂,血压,血糖这些比较容易检测的指标,而针对肿瘤的体检要复杂的多。

尽管随着人们对癌症的重视,许多体检套餐都增加了针对肿瘤的检查项目,各种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甚嚣尘上,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证据表明肿瘤标志物能 100% 查出肿瘤患者。

而且体检仍然不可能将全身各个器官都探测到,总会有遗漏。比如超声,但超声所能检查器官有限,对于位置比较深的器官如胰腺等,超声不易发现。

因此,对癌症的筛查并不是把体检项目简单叠加就可实现,它需要根据每个人的年龄、性别、职业、生活习惯等因素,做有针对性的检查。

专家表示,对于胃肠道不适或者有胃肠道肿瘤家族史的人群,胃肠镜检查仍然是一种非常必要的检查方式。胃肠镜体检未发现异常的健康人群,只需要五年复查一次即可。

癌症的预警信号有哪些?

癌症通常早期没有症状,然而如果出现下述现象中的任意一项症状,都请不要忽视,建议及时进行癌症的早期筛查,排除健康隐患。

1、块:可以是身体任何部位的无痛性、进行性增大的肿块,如皮肤、颈部、舌咽、乳房、腹部、骨骼等出现可触及的肿块,一般可大可小,可单发,可多发,皮肤颜色如常,不痛不痒;

或是皮肤上原有的痣或是疣,短期内发生变化,如颜色加深或变浅、快速增大、瘙痒、渗液、破溃等,尤其是在足底、手掌或是其他经常摩擦的部位。

2、痛:长期持续加重的疼痛。

① 头痛:进行性加剧,伴恶心、呕吐(喷射状呕吐更为危重),视物不清。

② 颈部疼痛:颈部疼痛、压迫感,紧缩感,发硬,出现颜面部水肿,这可能是由肿瘤压迫上腔静脉造成血液回流受阻导致的。

③ 胸部疼痛:胸骨后灼烧感,咽东西不顺畅,疼痛,这些可能是食管癌、贲门癌和胃癌的表现。

④ 骨痛:逐渐加重的局部疼痛,可能为骨骼系统功能障碍、病理性骨折、高钙血症。

3、血:除了女性正常月经以外,可以是任何一个脏器不明原因且久治不愈的出血。

① 咯血、痰中带血:排除天气干燥或过劳引起的暂时性出血,可能是肺癌表现。

② 尿血:出现血尿,特别是无痛性血尿,可能是膀胱癌、肾癌。

③ 绝经后阴道出血:女性绝经后阴道出血,可能是宫颈癌的表现

④ 大便带血:如果同时伴有排便习惯改变,里急后重,可能是结直肠瘤的早期表现。

⑤ 不明原因的鼻出血:排除外伤、外力、天气干燥或高血压所造成的次性鼻出血,可能是鼻咽癌、血液系统疾病等。

4、烧:持续发热,尤其是低热。儿童要警惕血液系统肿瘤;成人要警惕肝癌、肾癌等肿瘤。

5、减:短期内体重不明原因的减轻,并且呈进行性下降(排除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

这5类人群需要针对性的防癌体检

1、有癌症家族史者:癌症往往具有家族聚集性和遗传易感性,具有家族病史者比一般人患癌症的机会更高,一定要积极进行预防癌症的定期检查,每年一次。

2、中老年人群:虽然癌症在各个年龄段都有发生,但癌症的发病风险会随年龄增加而增大。据调查显示,60 岁的老年人患癌症的可能性是 25 岁左右年轻人的 50 多倍,所以中老年人是癌症高危人群,要定期进行防癌体检。

3、常接触致癌物质人群:即职业癌症,包括放射线工作者(医务工作者)、化工厂油漆厂职工、核电站、矿山工人等,从事这些职业的人群一定要定期做防癌检查。

4、有不良生活习惯人群:吸烟、酗酒、熬夜、精神抑郁、过度疲劳等都可能诱发癌症,长期喜食腌制品、高盐食物及隔夜食物,饮食不规律者增加消化道肿瘤风险。

5、有癌前病变的患者:一些癌症在发病前,可能会出现某种良性疾病,如果未能积极治疗,或治疗不及时,就有恶化的风险。比如多发性结肠息肉病,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典型乳腺增生,乙肝或者肝硬化患者等。

中六君在之前曾发过关于几种常见的癌症早期筛查的文章(点击这里)。

总之,面对癌症,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时发现并治疗癌前病变和早期癌症,将疾病扼杀在萌芽之中。

责任编辑:郭松青

初审:李饶尧

审核:简文杨

审定发布:李冠宏

感谢肿瘤内科胡华斌主治医师对本文的支持

文章内容来源于 医学界肿瘤频道

图/锐景创意,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