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一招】正确地给孩子“下指令” 打孩子正确吗

原标题:【教你一招】正确地给孩子“下指令”

教你一招

正确地给孩子“下指令”

案例分析

6岁半的克克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也开始认识一些他最喜爱的书本中的文字。但是,有一件事他却始终学不来,那就是遵从父母的指示。

他的妈妈会每天要求他,比如对他说:“克克,请把玩具收起来,然后把你的脏衣服放进篮子里。”“到这里坐下来,把你的鞋子穿上。”克克常常会做到一半,然后突然像掉了线似的完全忘了母亲交代他做的事,只顾着自己玩卡车玩具或是看爸爸在做什么。

“我要告诉你多少次,你才会照我说的去做?”经过几次这样的情形之后,妈妈忍不住对他大吼,“你从不听妈妈的话,好像从来都不知道我在说什么。”因为儿子没有顺从她的意思,在说教之后,妈妈打了儿子屁股。

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有一天,克克突然大吼回答:“我就是不愿意照你说的去做。”结果,他的妈妈这一回真的听进去儿子所说的话,也开始认真思考儿子的问题。

她决定试着只给一个命令,看看克克是否能照她所说的去做。“克克,请你把帽子拿给我。”她很简单地请求说。当克克去拿他的帽子时,妈妈以欣喜的心情鼓掌。“克克,谢谢你按照妈妈的话去做。”接着她又称赞他,“看到你按照妈妈的话去做真好。”

家长适当地用指令性的话语管教孩子是正常的。但父母应尊重孩子的自主性,注意和孩子说话时的语气和方式,当忽视孩子的感受,使指令变成一种“命令”,很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这样一来,不仅很难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长此以往,还会削弱孩子的主动性,容易造成孩子懦弱的性格,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专家建议

要想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尊重父母指令的习惯,父母可以这样做:

1、注意发出指令的场合和时间

在发现某个指令之前,父母应确认孩子的状态,如果孩子正兴致勃勃地研究某个玩具,或正在专注地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此时打断他们,很容易遭到拒绝,也不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专注力。

如果有什么要紧的事情,应该走到孩子跟前,先将孩子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再告诉他们要做的事情。如果孩子不能高兴地放下手头的事,那么最好不要给他们分配任务。

2、指令要以尊重孩子为前提

当孩子感觉到自己被尊重、被理解,才有可能理解家长发出指令的用心,更有可能按照家长的期望行事。

3、指令尽可能简单明确

用孩子能够听懂的话,也不要布置孩子难以完成的任务。当指令简单明了,孩子很容易完成,也会增添孩子的自信心。

4、多说“希望”少说“不”

家长的指令应多以正面的鼓励为主,少以“不许”“不要”“不行”开头。试试用“我希望”“我更喜欢”这样的字眼,有时还可以问问孩子“你觉得应该怎样做”。

5、尊重孩子做事的偏好和节奏

孩子还比较小,很多事情往往需要反复的练习。

孩子第一次收拾自己的房间或者整理自己的玩具时,一定会收拾得很慢,而且未必能做得很好。此时,家长应该对孩子做得好的地方给予肯定和赞许,使孩子因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得越来越好”而产生自豪感。

如果父母过分地干预或挑毛病,容易使孩子沮丧,产生心理负担,削弱他的积极性。

◎ 本文编辑✎妩悦

投稿及合作:QQ448526780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