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你不给我买,奶奶给我买!”老人过度溺爱孩子,怎么办? 妈妈给奶奶买新衣服

原标题:“妈妈你不给我买,奶奶给我买!”老人过度溺爱孩子,怎么办?

提起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来,真是又爱又“恨”。

爱的是,我们工作繁忙,全靠爷爷奶奶牺牲自己的晚年生活来帮忙带孩子。

“恨”的是,有时候我跟娃爸都觉得老人有点太溺爱孩子了,所以平时对孩子就稍微严厉了一些。

比如买东西上,我只会给她买我认为该买的东西或者是她确实需要的东西。可是娃的奶奶总是很娇惯孩子,只要是娃想要的东西,不管是玩具还是吃的通通都会给她买,还会说:

“妈妈不给你买,奶奶给你买”。

经常会因为一个家里已经有很多的玩具,我不同意给娃买,娃会突然推开我,大喊“你是个坏妈妈。我要去找奶奶给我买。”说完她就自顾自的去找奶奶了,留下我在风中凌乱。

就因为这个,娃比起跟我在一起,更喜欢奶奶,有时候还会觉得我是坏妈妈。

真的好无奈!

面对这个问题,很多妈妈都一样头疼,自己想要给孩子立规矩,讲道理,一旦遇上无限制溺爱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就立刻破功了,说啥都白搭。有时候还会遭受老人的责备:跟孩子有仇还是怎地?要玩具就买给他,又不是买不起。

很多矛盾就从这里开始引爆了。

物质生活对孩子重要吗?

物质生活对孩子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对“贫穷”的研究发现,长期的极端贫困和物质匮乏,不仅妨碍了孩子的身体发育和认知发育,而且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健康:他们的压力应激系统容易被激活,更可能在早年就开始体验抑郁的情绪,成年后也更可能出现身体健康问题。

那物质的富足是否能够必然满足孩子的这些情感需求呢?

未必!

拒绝孩子并不全是伤害

在正常条件下,适度的有原则的拒绝,不但不会伤害到孩子,反而会让他们内心更加强大,对未来适应得更好。

孩子毕竟有一天要独自去面对生活。真实的世界里,我们的欲求并不会总是能够被满足。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开始,他们就需要懂得自己并不能为所欲为,他们的要求也不会总被无条件的满足。就是说,他们需要有边界感。

没有边界感的孩子,如同行走在黑屋子里,他看不到哪里是墙,因此缺乏真实的安全感,往往由于横冲直撞而受伤。墙,就是我们的欲望和行为的边界。孩子看得到这面墙,就知道哪里该走哪里不该走,因此内心更加安全和坚定。

针对老人过度溺爱孩子,总给孩子买东西这种情况,具体有什么对策?

01

妈妈首先要明确的是,奶奶给孩子买东西,并不是用这种方法来争夺孩子对妈妈的爱。奶奶只是想让孙子孙女高兴,不想他们失望和伤心罢了。

所以,妈妈要私下里和奶奶进行沟通,肯定奶奶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如果总是对孩子过度满足和溺爱,不管是需要和不需要的都买给孩子,一方面会让孩子觉得得来全不费工夫,不懂珍惜,另一方面也会让孩子变得不懂努力争取,事事依赖大人。

孩子小,想要的只是玩具零食,等他长大了,想要别墅豪宅,你砸锅卖铁也给他买不起呀。

毕竟,亲奶奶只想让孩子过得更好,耐心讲道理他们会懂得利害关系。

02

和奶奶达成一致后,就要给孩子确立买东西的规则:需要的东西可以买,不需要的东西不用买。

这个规则制定后,全家都要遵守,如果有人执行,有人不执行,这个规则就会形同虚设,根本没法进行下去。

所以,妈妈要请奶奶一起配合,不要因为孩子一哭一闹,就妥协放弃。带孩子出门之前,可以约法三章。

比如,今天我们是去买衣服的,所以玩具不能买。孩子同意后,我们再出门。

03

妈妈和孩子之间良好的亲子关系,并不是靠给孩子买东西来维系的。

妈妈应该多陪伴孩子,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经常陪他读书,玩玩具,做游戏等,对孩子的行为和想法表示理解,支持,遇到问题及时跟孩子沟通,用最温柔坚定的方法解决,而不是把所有责任推卸到孩子和奶奶身上,这样你和孩子之间的依恋关系才会更加亲密。

04

个人都知道,一旦情绪出来,就不可能好好说话。所以,同样,当有情绪时,不要去跟老人沟通,老人也会有情绪。

可以先让自己的情绪压一压,然后再跟老人说:爸爸/妈妈,我觉得你这样子可能不太好。咱们换一种方式说会更好,具体换怎样的方式,也要跟老人仔细讲讲。

越亲近的人,就越在乎你对他是不是足够的尊重和关注。所以一定要尊重老人。

最后要说的一点是,如果你觉得无论如何没法跟奶奶沟通,你也可以选择自己带孩子努力去调整他的习惯。

其实不管是爷爷奶奶还是外公外婆,都是很希望把孩子带好,自己的后代谁不希望他们好呢。给孩子买玩具,买衣服买吃的,也是对孩子的一种爱。

所以,即使他们带娃的方法方式上有欠缺,我们应该给予更多宽容。就像我们自己也不希望有人对自己指手画脚,希望有人能接纳理解自己的不足,认可自己的付出和努力,给自己试错改进的机会,提供帮助,让自己体会到小成就一样。

最重要的一点,别忘了感恩和体贴。老人放弃自己的退休生活,甘愿帮我们照顾孩子,这都是因为爱,一定要感恩老人的付出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