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折纸是熊孩子?火遍日本的“变态”玩具点醒父母,该给娃启蒙了】

原标题:玩折纸是熊孩子?火遍日本的“变态”玩具点醒父母,该给娃启蒙了

猪爬树你见过吗?《小红帽》是恐怖童话吗?别急,这些耳熟能详的故事,现在都能以折纸的形式立体而生动地呈现出来。

听上去有些难以置信吧,它们都“活了”!一个个奇思妙想让人“惊掉下巴”!

在此之前,我对于折纸也是有偏见的。在我们70后、80后的印象中,这是和玩泥巴、堆雪人差不多的游戏,换句话说,多少有些不务正业。

“当我9岁的女儿沉迷于折纸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打断了她。还有一次因为她成绩不好,我烧掉了她所有的折纸,女儿大哭一场……最近我才发现折纸可以这样美,而且折纸对孩子的成长很有帮助。对不起,女儿,是妈妈的错!”

其实,折纸是很多小朋友都喜欢的事情,最近我发现,身边不少家长也都“着了魔”。

以往我们的印象中折纸都是静态的,像小星星、千纸鹤,如今折纸却动了起来。甚至可以用“变态”来形容了。

轻轻一推,一个大南瓜打开了,里面是四个轮子的车子,灰姑娘正坐在里面要赶着和心爱的王子见面呢!

看上去是个美艳无比的桃子,看的人口水直流,等你拿着刀切开,猛然发现里面站着桃太郎,而且准确无误地接住了你的刀,“想伤我,没门!”

孩子送给爸爸一份礼物,爸爸拿过来,满心欢喜地打开,却被一个小怪兽的利齿给咬住了,真是吓了一跳,仔细一看,是个小狮子呢!

不仅是小孩子爱玩,最近我上高中的外甥在繁重的课业外接触到了这项折纸,嘴里反复念叨着“我为鱼肉人为刀俎”,然后竟然去背诵语文课文了,我伙呆!后来我仔细一看,这个作品还真是很形象呢!

你知道吗?折纸也能出大师!就像中村开己,40岁辞职创业,开创“纸机关”系列,被誉为日本的纸张工程师。

事实上,折纸艺术发源于中国,国内不乏折纸大师,比如中国折纸国礼设计师刘通,他设计的很多作品被当做国礼赠予他国。

2014年,刘通的《青花瓶》,成为中国、加蓬建交40周年的国礼。

穿山甲为保护怀中幼崽,被人用火烧都没有丝毫放松,紧紧地缩成一团。受到这个故事触动,刘通创造了《母爱》,现为西班牙博物馆收藏。

可以这么说,中国在折纸上达到了艺术的巅峰,日本人则将这项技术推广给普罗大众,“玩物丧志”到了极点。

折纸不仅是玩这样简单,它能增强孩子的立体空间感

为什么折纸能受到如此追捧呢?绝不是玩玩这样简单,它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意义深远。

折纸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做“Origami”,维基百科对Origami的定义是“折或者叠纸张的艺术”。折纸可以衍生出相当丰富的启蒙功能,包括提高空间感知能力、逻辑和顺序思维能力等。

美日的研究数据也指出,折纸,尤其是在小学和学前阶段,是一种独特而有价值的课程。它将提高孩子的图解能力、专注力、空间感知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等等。

就像刘通所说:“不是所有人都有弹钢琴学芭蕾的经历,但是几乎所有人都有折纸的记忆。”所以,你还会对孩子的这一爱好加以阻拦吗?

据说在2003年以前,美国孩子的数学很弱,为了能够提高成绩,让孩子们对数学感兴趣,美国教育中心没少费心思。后来,他们偶然间发现,把 折纸应用在数学教学中,孩子们的成绩平均居然 提到了15.4%!从此,折纸就变成了美国 数学老师的“得力小助手”。

父母应如何给孩子开展折纸启蒙教育呢?

首先,选择指引清晰的说明,而不是说教版的枯燥教材。

那种从“折纸是什么”开始讲起的,相信家长都读不进去,更别说孩子了。而且在步骤上模糊不清,甚至只有图例而没有文字讲解,看的人一头雾水。

拼凑在一起说是“早教课程”,让人有种受骗的感觉。最好是说明和折纸分开的,方便孩子一边看说明一边折纸,方便易学,简单明了。

其次,可以让孩子像刷题一样玩折纸。你会发现,当孩子专心玩折纸的时候,他是完全沉浸在自己的空间里的,非常安静,注意力集中。但是往往一个简单的折纸并不能满足它,他渴望解锁一个又一个的折纸玩具。

这个时候你不妨就给孩子准备一系列富于奇思妙想的折纸素材,让孩子保持新鲜感,增强自信心。最为关键的是,在一次次的折纸中复盘自己的方法和技巧,变得更加灵活,思维更为活跃。

最后,这将是一段愉快的亲子时光。不负责任的家长总是把电脑或者手机推给孩子,换得一时清静。智慧的家长则是和孩子一起开发智力游戏,而折纸将是不错的选择哦。你学会了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