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孩子出门秒变“人来疯”,我该怎么办才好?

原标题:乖孩子出门秒变“人来疯”,我该怎么办才好?

作者:小新妈妈

本文由:新妈妈图鉴(newmomstyle)

之前写过一篇 《孩子“窝里横、窝外怂”,到底该怎么办?》 ,好多留言来问:

“我家孩子正相反,平时在家还算正常,一见人就成了“人来疯”,怎么办才好?”

朋友也问过我这个问题。她家宝宝3岁了,如果有人来家里,他就会格外兴奋, 缠着人聊天,把家里能翻的东西都翻出来向人炫耀,还很喜欢大喊大叫,横冲直撞,让自己出洋相。要是手里正玩着枪、宝剑这类玩具,他直接就会往客人身上招呼。

客人虽然面上微笑夸一句“这孩子真有活力”,但内心估计很崩溃。

在家有“怂娃”的家长眼里,“人来疯”是孩子外向活泼的表现,但有时候,娃太“疯”也是一种会呼吸的痛。

“人来疯”一旦兴奋起来老母亲按也按不住,批评吧,既觉得在别人面前丢脸,又担心影响孩子心理健康,更要命的是,说几句孩子反而更来劲儿了,动不动还哭闹一场。

眼看着春节要来了,走亲访友,招待客人少不了,咱们就来聊聊,面对“人来疯”的孩子究竟怎么办?

1

“人来疯”其实是种优势

如果自己家孩子是个“人来疯”,先别急着焦虑。只要没有给他人带来过多困扰,适度的“人来疯”,其实是优点。

● 爱学习,更聪明

喜欢表现的孩子,会更有学习的动力,并且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很好。家长可以通过孩子的表现来发现他的兴趣点,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引导。

自信有胆识

“人来疯”的孩子学了新东西很愿意为别人表演,是自信有胆识的表现。这样的孩子更不怯场,面对别人的不合理要求也更敢说“不”,家长不必过于担心孩子会受委屈。

● 社交能力强

虽然人来疯看起来不好惹,但其实性格都挺随和的,他们更容易敞开心扉,与人迅速成为朋友,并且在小矛盾面前懂得谦让,很容易成为孩子王。

主动表达想法

这类孩子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因为不懂得控制“度”,可能在行为上会有些“夸张”。

但好处是,孩子知道自己的需求所在,想笑就笑,想玩哪个玩具就主动说出来,都是高自尊的表现。

2

造成孩子“人来疯”的原因

虽说孩子更“横”更“疯”一点是好事儿,但是过度了,一样会影响性格养成和心理状态,这种影响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加深加固。

我们可以从以下4个原因入手分析,避免养成孩子过度“人来疯”性格。

兴奋无法自控:表演型人格,影响交际

从生理发育上来说,小孩子的大脑神经系统抑制功能不完全,比较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人来疯”的孩子相对严重一些。

如果是处在2-4岁秩序敏感期的孩子,且每天见的人和做的事情都是差不多固定的,一旦有外人到来打破这种规律,给与他表现机会,就很容易陷入兴奋。

一般来说这不是什么问题,但如果不帮助孩子好好过渡,个别孩子会爱上这种因表演带来的关注,动不动就“戏精上身”。

他们害怕被忽视,害怕冷场,想让别人时刻关注自己,甚至会为了获得赞美强出风头,乱说话,给他人带来困扰,长期下去严重影响正常人际交往。

缺乏关注与陪伴:陷入自卑与抑郁

如果父母很少陪孩子,或者忽视孩子,孩子就会闹出大动静来吸引父母。特别是当孩子碰到陌生人时,会发现如果自己多表现一些,能得到更多赞美和关注,所以就会极尽所能“疯狂”一把。

前几年我有个表哥离婚,5岁的女儿判给了他,之后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只要一来我家,小姑娘就会疯狂向我们示好,唱歌跳舞,嘴巴特别甜,只要看到儿子赖在我怀里,她就会一把把他推走,撒娇让我抱,甚至跟着儿子喊妈妈。表哥见了总吼她不懂事,但我知道她是想妈妈了。

我委婉提示表哥多关心女儿一点,表哥却满不在乎:“她啊,就是个没心没肺的疯丫头,她可想不到这些。”

在我们的固定思维里,大家总会觉得外向的孩子更开朗自信,其实,越是看上去开朗大方的孩子,越容易被父母忽略真实的情感需求。

在心理学层面讲,外向,指的多从外部客体获取能量,外向的人习惯配合客体思考、感觉、行动,所以他们需要更多社交,需要更多来自他人的关注和认可。

如果外向的人长久不能得到外部的能量供应,会更容易陷入孤独、自卑的状态。

人来疯的孩子就属于极度需要外部反应来满足自己情感需求的群体,他的胡闹其实是一种“信号”:拜托也看看我吧。

如果大人因为心烦呵斥、忽视他,会使他逐步否定自己,封闭自己,从开朗转向敏感、自卑。

多给那个看上去“疯疯癫癫”的孩子拥抱吧,他一样需要关注与被爱。

过于溺爱纵容:自私、共情力差

缺爱不行,爱过度一样会出问题。现在很多家庭都是“4+2+1”模式,全家都围着一个孩子转,孩子就理所应当认为自己就是“中心”,当有陌生人出现抢占了家人视线时,孩子就会故意吵闹、犯错,把父母的注意力拉回来。

比如开头我那个焦虑的朋友,孩子在客人面前淘气,爷爷奶奶却乐呵呵说“看这小子真够调皮的!”孩子看到大家笑了以为是鼓励,就会更加放肆。

老人的想法是“这么小,和他讲道理他也听不懂啊。”

确实,我们不能期待孩子完全听懂父母的教导,但是我们可以在客人走后引导孩子认识情绪,体会他人的感受。

如果一直不加以干预,长大后的孩子依然会以自我感受为主,难以与他人共情,给人际交往带来障碍。

被指责、压抑情绪:脾气暴躁、叛逆

如果父母一直在家对孩子实行高压政策,孩子就只能在面对外人时发泄自己的情绪,久而久之,就会变得急躁蛮横。

前阵子大热的电影《少年的你》里,反派魏莱长得漂亮、成绩好,父母对她要求很高,父亲甚至因为她没考好一年没跟她说过话,她无法正确排解孤独和压抑,就用霸凌同学的方式加害到别人身上,来寻找存在感。

孩子在外蛮横不讲理,一是复刻家长对自己的模式,二是为发泄情绪。

孩子在家里乖巧,是出于对父母的顺从甚至惧怕,但是面对陌生人,压抑已久的坏脾气,就这样爆发了。

3

如何搞定两面派孩子

教育不是父母或孩子单方面的功课,作为父母,我们要尽最大力量引导孩子,让他主动参与到教育中来,得到成长。

☞ 用温和引导替代训斥

当孩子表现太兴奋,妨碍到别人时,家长往往会选择速战速决的方法:呵斥孩子一顿,或者直接把他赶走。这样不仅会让他人感到尴尬,还会损害到孩子的自尊心。

父母应多用平等、温和的态度,给孩子表达的机会,如果孩子有情绪问题,要引导他正确发泄出来。

这样孩子就不会为了迎合父母假装成乖小孩,更不会在别人身上发泄情绪了。

☞ 多陪伴孩子,满足心理需求

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的陪伴,让他明白无论爸爸妈妈多忙,都会很爱他。

孩子学习了新技能,有了新玩具,当然很想和父母分享,如果总是推开他,他就只能在别人面前展示自己了。

☞ 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待人礼仪

我们要给孩子一定的自由,但这不代表无条件让步。父母应指导孩子怎样遵守规则,而不是放手不管,或大吼大骂。

比如说当我们要带孩子见新朋友,可以事先和他说好:“等下我们会见到谁,你可以给大家表演个节目,不过妈妈会有一些重要的事情和她说,你表演完就先自己玩一会儿好不好”。要时刻给孩子一些语言提醒,让他明白社交规则。

☞ 多给表现机会,多参与社交

“人来疯”宝宝之所以见人太兴奋,很大原因是见的陌生人太少。

父母应多带孩子出去玩,帮孩子创造与人交往的情境,让孩子习惯这种刺激。

如果是家里来客人,父母应该鼓励孩子作为小主人招待客人,既能学习待客礼仪,又能避免孩子感觉被忽视、冷落。

孩子的成长没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孩子的教育和陪伴不能等我们有空有钱有心情时再做。

所以,多陪陪孩子,真正了解他的内心,尊重就是最好的教育!

来源: 新妈妈图鉴(newmomstyle),斯坦福妈妈育儿,568万父母的早教选择。原标题:《乖孩子出门秒变“人来疯”,家长应警惕这4种负面影响》转载已获授权。 图片来源:网络

编辑:刘韶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