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重庆的过年习俗,有趣到爆,来看看你小时候是不是这么过年的

原标题:老重庆的过年习俗,有趣到爆,来看看你小时候是不是这么过年的

在重庆过年,到底有什么习俗呢?

但重庆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城市,传统的过年习俗还是很有趣的,现在很多老重庆人还是在讲究,所以多知道一些,总不是坏事。

下面就来详细说一说。

一、除夕

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夜,

在我的老家有一句老话,叫“麻雀都有一个三十夜”,说的是连麻雀都要回家过除夕。

所以作为人类,这一天不管在天涯海角,都得回家团圆 ,吃上一顿团圆饭。

北方人一定是要吃饺子的,但重庆不,要吃也是汤圆。

意为团团圆圆。

在吃的时候,小孩子,特别是在上学的学生,要吃三个,意为三步登科。

上班族要吃四个,意为四季平安。

但在我的老家彭水,年三十夜是不吃汤圆的,汤圆得留到正月初一早上吃。

在彭水县老家,年三十夜吃什么呢?

吃的东西当然是越多越好了,但有几样一定得有。

排第一的是猪头,

杀了年猪后,都会腌起来,不能早吃,得留到大年三十这一天吃,如果谁家年三十没有煮猪头,就会显得很寒酸。

吃猪头也得有一套固定的程序。

一般来说,早饭后,男主人便将猪头挂出去,用干稻草包了,点上火烧,主要是为了烧上面的毛。

杀年猪时,很难把猪头上的毛拔干净,所以得用火烧。

稻草只能烧掉表面上的毛,像耳朵里面、鼻孔里面、眼缝里面是烧不到的,这时就得用火钳烧火了铬。

这一天上午,空气中到处都是猪肉烧焦的味道。

想到一会就能吃猪头肉了,孩子们馋得真流口水。

处理干净了上面的毛,就提进去洗,洗干净之后就开始煮了。

煮的时候得煮整的,不能砍成几块。

这可是个大工程,得煮上几个小时,大家为这一天煮猪头,早早就会备好上等的柴块,火烧得旺旺的。

女主人还会把其他要做的肉、排骨等一古脑的放入锅里一起煮。

通常,要在这一天把春节要吃的肉都煮熟了。

孩子在一边站着流口水,妈妈会把灶里烧出的炭火夹出来,放在盆里给孩子取暖。

邻居们会相互串门,相互品评一下锅里正煮着的猪头,或者讨论一下今晚要做的菜。

真是一幅温馨的画面。

烧火煮猪头的活儿一般由男主人或家里的孩子负责,女主人则去准备别的大菜了。

比如做豆腐,炸酥肉,做烧白、扣肉、三香(彭水的特色,过年,红白喜事必备的主菜之一)。

三香

然后就是边煮猪头边吃各种好吃的了。

好了,猪头终于煮熟了。

还不能吃,得整个放进茶盆里,上面插上一双筷子,备上酒,端去孝敬土地菩萨。

终于可以吃了。

因为猪头时面有骨头,得趁热把骨头掰出来,进屋后,男主人就开始掰骨头,孩子在一边等着。

都知道猪头里面有有黑桃肉,可好吃了。

当然不可能将黑桃肉给孩子吃,这是好东西,得留着待客。

爸爸会把骨头给孩子,一般来说,骨头上都有好多瘦肉,够孩子啃一阵了。

这一通做完,已经是下午了,女主人抓紧时间做饭,备上一大桌子菜,一家子就开整了。

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已经响起。

农村和城里不一样,鞭炮可以随便放,没人管,只要你有钱买。

通常,放鞭炮得在吃过年夜饭之后。

后来也有人留到凌晨放。

记得那个时候,我老家是一个大院子,十多家人做一起,等吃过年夜饭,大家约一起,把自家准备的各种鞭炮拿来,轮流放,那场面,满满的回忆。

可惜再也回不去了。

然后大家就开始围在用大树根烧起的篝火边上聊天守岁。

年轻人则围在一起打牌,屋上坎下的人也会来串门,三缺一的时候就站在院坝子里大吼一声,不一会儿几桌人就凑齐了。

有句老话,叫“十五的灯笼三十夜的火”,也就是年三十一定要烧大火。

正月十五这天,要点路烛,沿着大门外的路,隔上几米便点上一支红烛。

我家对面是一面山,每到这个时候,对面山上的烛光是一路一路的,壮观无比。

除夕夜就这么过去了。

二、正月初一

这是一年中的第一天,什么事情都要讨一个好彩头。

通常,天刚亮,男主人就会去担一挑泉水回来。

对孩子们来说,印象最深的就是不能睡懒觉。

别以为过年了,就可任性一次,家务不用做,还可以睡到自然醒。

老人们说了,如果这一天睡了懒觉,以后天天都会睡懒觉,所以得早起。

这一天是不能扫地的,会把家里的财运扫走,得留着。

头天晚上炸的鞭炮,院坝子里一片大火,还真有点红红火火的意思。

一大早,女主人就去做汤圆了。

不像现在城里人直接去买包速冻的,得现做,纯手工,而且正月初一这天只能包圆汤圆。

当然还有别的花式汤圆,像三角形的,四角形的,鱼形的,等等等等,只要你够创意,可以包出奇形怪状的汤圆。

本人以前就会包好多种花色的。

当然不能在正月初一这天干这事。

通常,这一天会在汤圆里包上一些硬币,看谁运气好能吃到,吃到了,便预示着新的一天将会走财运。

然后就是长辈发红包。

接下来就是上坟的时间了,大家邀约在一起,提着白的或五颜六色的坟票,带着香烛纸钱鞭炮上山去给祖宗上坟。

然后就是娱乐时间了,大家聚在一起,想怎么玩儿就怎么玩儿。

除了每家的女主人,大家都去放飞自我了,总得有人做家务,煮饭喂猪呀。

记妈妈以前常说,过年是她最辛苦的日子。

感恩天下所有的妈妈。

下午的时候,有的人家开始去亲戚家拜年了。

很多人说,大年初一是不能去拜年的。

但我小时候基地都是在初一这天去舅舅家拜年。

后来工作了,父母也跟着一起离开了老家,过年也在重庆城里过了。

在城里过年,就更没那些讲究了,年三十甚至好多人都不在自己家里煮饭,城里也不让放鞭炮。

前些年,重庆还会划一些地方,比如南滨路等处专门给市民放鞭炮玩儿,现在直接不让了,三环以内,严禁燃放烟花爆竹。

过年,就更没年味了。

我所知的春节习俗也就这些了,

你呢?

你小时候都是怎么过年的,说出来让大家听听。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