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保健”适合老年人么?要注意,这可不是“饿肚子”

原标题:“饥饿保健”适合老年人么?要注意,这可不是“饿肚子”

有人问华子一个问题,都说老年人生病是因为年轻时吃得太多了,那么老年人吃少一点,总保持饥饿感,是不是就可以更健康了呢?华子回答说,中国自古就有“有钱难买老来瘦”以及“饿治百病”的说法,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有些片面。人体的饮食讲究的实际上是“均衡”二字,太多与太少,对健康都是不利的。具体到每个人的身上时,情况又各有不同,“饥饿保健”虽有一定道理,但并不适合所有人。

一、吃出来的慢性病

推崇“饥饿保健”的人,信奉“病都是吃出来的”这个道理,所以少吃一点,就可以把“吃出来的病再吃回去”,这个观点对于现在社会的大多数人是正确的。现在国家富强,物资供应丰富,中国人已经不为温饱发愁了。吃,是人类的动物本能,在食物充足的情况下,动物们很难拒绝自己的本能需求,人类也不例外。

所以中国人普遍吃得过多,而且主要喜欢高糖、高脂肪类的高热量食物。现代人吃得多,而动得少,过多的热量代谢不掉,堆积在身体中成了脂肪,就变成了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尿酸等慢性病的“温床”。过度饮食是慢性病发作的最大诱因,从这一点来说,保持适度的饥饿感有助于健康。

二、饥饿保健不是“饿肚子”

但是所说的用适度饥饿感来保健的方法,并不是说要饿肚子不吃饭。很多人认为饥饿可以保健,那么干脆把每日三餐减掉一顿就好了。结果减掉早饭的人患了胆结石,减掉晚饭的人患了胃肠病,减掉午饭的人精神焦虑和发胖。因为人体每时每刻都需要消耗能量,正常人的胃排空时间为4~5小时,每日三餐是适合人体规律的健康方式。

正确的方法是把每顿饭“均减”,也就是说把每顿饭都吃到“七八分饱”。因为人的胃向大脑传递“吃饱了”的信号是一套很复杂的机制,并不是即时的,所以当感觉自己吃饱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吃撑了。如果吃饭过快,就会在饱腹感还没有传递到大脑之前,摄入了更多的多余食物,所以我们常说细嚼慢咽更利于健康。

三、老年人也可以选择一日两餐

正常人的消化时间在4~5小时,需要一日三餐。而老年人机体功能退化,消化时间延长,所以可以根据老年人的消化特点,延长进餐间隔,改为一日两餐。但要在两餐之间加食水果和坚果,以保证营养的充足和均衡。

并不是所有的老年人都适合“饥饿保健”,比如说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人,或是喜欢健身运动的人,这些老年人消耗大,所以不仅不能饿,还要额外加餐,以保证身体营养摄入充足。对于有胃病,或是有消化吸收障碍的人,则要采用“少食多餐”的方法才能减轻症状,促进疾病痊愈。

所以说,老年人是否适合用适度饥饿的方法来保健,是根据每个老年人身体的不同情况而定的,不能一概而论。即使采用“饥饿保健”的方法,也不要长时间的禁食。其实只要能保持合理的体重,适度的运动,每天规律作息,在饮食上多注意营养均衡,让自己吃得开心就好。我是药师华子,欢迎关注我,每天分享更多的健康知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