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为什么选择“归隐”?一部全新非虚构作品

原标题:孩子你为什么选择“归隐”?一部全新非虚构作品

最近,书童发现很多小伙伴都在找童书。这是要放假给孩子充电的节奏吗?想想这些虎爸虎妈也是蛮拼的。

但是,你知道吗?在今天,仍然有部分孩子无法就学。他们上不起学、上不了学,各有各的原因。

有时候,我们也会听到各种声音,如:“要怪他们根本就不该出生”,“谁让他们生在了失败的原生家庭”。

当矛头指向这些孩子的父母和孩子自己,可惜的是,没有一个孩子拥有隐身的能力。失学也只是被指指点点、被抛来掷去的人生的开端一种,留守、随迁、失亲、大病......每个都能轻易让孩子陷入逼仄,万劫不复。

那么,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著名作家 袁凌的新书《寂静的孩子》。历时四年走访、探察、记录、沉淀,全新写就的一部非虚构作品。书童摘取了书中的精彩书摘,希望你读后有所启发。

《寂静的孩子》

袁凌 著

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

寂静的孩子

袁凌

北京五环外的最后日子

进入 2017 年 11 月的第一天,北京初冬的斜阳铺在苇沟大桥附近的菜地里,翟龙萍和母亲蹲踞地头,采摘最后两畦青菜。

菜畦点缀着一些落叶,青黄相间,像一块铺在温榆河畔树林中的地毯。十二年来,它安放了一家人的生存,眼下犹存绿意,却在这一季的秋风中走到了尽头。

这是翟龙萍在北京的最后日子。一周以前,父亲带着两个妹妹回到山东老家莒县大翟家沟,三姐妹告别了就读的青红蓝打工子弟学校,暂时辍学。父亲赶回老家是因为奶奶重病,母亲和翟龙萍之所以留在北京,是为了和迁离的期限赛跑,抢救菜地上最后的一点收成,清偿赊欠老板的地价和学校的学费。

菜地边是一家人栖身的棚屋,它和附着在路旁的其他种菜人户的棚屋一样矮小斑驳,眼下和菜地一样朝不保夕。屋顶下空空荡荡,所有的家什和被褥都和邻居一样堆放在地头,苫着一张塑料布,以防身穿黑色特勤制服的执法队深夜前来,按照多次警告过的,不由分说扒除房子。

因为长年放学后下地干活,翟龙萍摘菜的动作和母亲一样熟练,手持制图小刀割去青菜根部相形粗劣的两片叶子,偶尔顺手拈出菜心中的青虫。摘好的菜按大小两类分别装入涂料桶,再装入大筐,晚上过水清洗,隔一两天去十几里外的刘各庄市场发卖。

▲北京顺义温榆河畔,翟龙萍和母亲在回乡前夕赶摘最后一季蔬菜

苇沟地近首都机场,空中每隔两分钟掠过飞机庞大的身影,轰鸣声就在头顶,却又无比遥远。母女坐着马扎,一点一点向前挪动,看起来注定难以抢救菜地大部分的收成。手指发冷,去年的冻疮开始隐隐作痒,寒潮就要南下,这大约是最后两天的晴朗日子。

翟龙萍的心情有些矛盾,不知道是想回到同样朝不保夕的学校,再上几天课,还是索性早些回山东老家。老家只是出生之初待过两年,逢年过节回去过几次,没有现成的课堂,甚至户口都不在当地,相比之下生长于斯的苇沟菜地更为熟悉,眼下却不容逗留。

妈妈的心里感觉更沉。前几天送丈夫和两个闺女走,三妹翟星萍说舍不得这里,妈妈说你作文好,回去写一篇《北京,我的第二故乡》,三妹在车上哭了,妈妈的眼睛也湿了。

“怎么就不让人待了。”手上摘着菜,妈妈心头发沉,像菜地打了沉沉的露水。十四年前夫妻来到北京永定门车站,从此在五环外辗转,一直靠着种菜的手艺生活,最后落脚在这处温榆河畔偏远的菜地,打算在棚屋里把三姐妹养大,一直觉得北京“挺好的”,“像自己的家一样”。眼下却知道,自己是要被立刻赶走的外人。

眼泪打湿了手背,心里比割菜的手指更冷。老家前途茫茫,眼下的菜地和课堂,却注定要在一阵寒流中飘逝。

▲北京顺义温榆河畔,翟龙萍家被强制推倒的窝棚

“地下”课堂

青红蓝学校隐身在混杂拥挤的管头村深处,两扇生锈紧闭的铁门背后,没有标识和百度定位,外边的人很难找到这里。

一座逼仄封闭的大杂院,露着不合时宜的彩钢屋顶,破旧的平房墙皮几近剥落,露出前身一座幼儿园的残存彩绘,这就是课堂栖身之处。几乎难以相信,这里能够容下一所九年制学校。

以前的校址要宽敞得多,在半壁店村的大道旁,有敞亮的大门和整齐的校舍,宽阔的操场旁种着高高的行道树,半年前被勒令停用,眼下仍旧闲置,铁栅门上端还保留着“北京青红蓝学校”的标识。

翟龙萍换过好几个学校,从东辛店的百年学校,到天竺学校、金盏学校、育星园学校,都是打工子弟学校,上着上着就关了。五年级那年,爸爸卖菜时看到了青红蓝的招生广告,从此定下来。青红蓝学校比较大,有一些公益组织参与,每年资助翟龙萍五百元学费,三姐妹身上的衣服也有志愿者捐助的。

这学期开始,学校流落到眼下的大杂院内,情形变得异样。没有了操场,上不成体育课,学生只能在过道和以前小朋友的游戏场内活动。连厕所也只是路边的简易棚子,只有男女各两个蹲位,下了课打开一会儿铁门,轮流去解决。没有冲水,放着两只大桶,校长课间站在校门口,不断大声提醒学生舀水冲厕。课堂空间小,回声大,很多时候老师讲的听不清。人心惶惶,座位上的同学越来越少,不断有人离开,以前的五百多个学生只剩下一百多人。老师也走了大半,只剩下几个退休后出门打工的老教师,住在背光狭窄的宿舍里,铺设简陋凌乱,似乎随时准备搬家迁徙。学校最近又接到了迁址通知,被校长“撕巴”下去,铁门不敢径直打开,防止被人举报扰民。

▲北京顺义管头村,学生在被迫栖身的学校铁门外

和大多数北京打工子弟学校一样,“青红蓝”从来没有摆脱过缺乏合法身份的窘境,类似“地下课堂”。眼下,它更像是菜地上空一片随时可能飘零的枯叶。

这学期报名的时候,三姐妹的爸爸就说先上着,不定什么时候就要离开。翟龙萍把消息告诉了自己最好的朋友,妹妹翟星萍也告诉了同桌,因此前几天姐妹没有出现在课堂上,同学们并不吃惊。倒是校长有点生气,觉得家长没打招呼,欠的学费担心就此作罢。学校的处境朝不保夕,她也去留彷徨。“最近一段,区教委找我谈了三次。”

在学生们看来,他们处身的课堂,最多能够坚持到放寒假,自己和父母也不知道在北京逗留多久。课堂比以往显得闹腾,同学们照旧听课、诵读和嬉笑,不知忧愁,却有些走神,似乎一种无形的东西已经不在这里。

上学的费用并不算轻。上初中的翟龙萍和三妹需要一学期 2800 元学费加书费,上六年级的四妹则需要 1800 元。以前的学校也一直都是“高价”。加上在家乡上技校的大姐,消耗掉了家里多年种菜的大部分收入。

收费并不足以让“青红蓝”光景宽绰。随着学生降到不到一百人,加上迁址的折腾,以前有所盈余的学校开始捉襟见肘。仅仅一年 13 万的房租,加上老师每月 3 万多元的工资,已经不堪重负。学校照的是工业电,1.50 元一度,只好免除了晚自习,也防止学生下课晚不便回家。

学校没有食堂,中午学生纷纷走出铁门,到村里买煎饼果子包子吃,没有正式的饭菜。在以前的校园,因为毗邻马路出校不安全,翟龙萍姐妹解决的办法是泡方便面,费用同样是每人五块钱。

村子里不通公交车,学生们放学后需要走两里路到公交站,再搭公交车回家。翟龙萍三姐妹离得远,以前是坐校车,每人一学期四百块钱,现在路程变远,涨到一个月两百块,只好放弃,改骑自行车。以前种菜人家上学的孩子很多,能够坐满一校车,眼下只剩下一个邻家男孩了。

家里买不起那么多的自行车,爸爸想到了点子,把野外被人破坏抛弃的共享单车修好,作为三姐妹的坐骑。但由于自行上锁,仍旧引起了他人反感,前一段时间姐妹三人的车锁被人灌入泥土,当天不得不步行回家,走了一个半钟头。爸爸只好找老乡借了一辆旧车,又找到两辆废弃的普通自行车,修理好了给三人骑行。

三姐妹的学习都不错,四妹翟星玉的英语最好,是课代表。前两天辍学在家,妈妈摘菜累了休息,让四妹拿出英语书朗读了一段。妈妈上过初中,中考成绩不错,因为家庭重男轻女没上成高中,虽然辅导不了女儿们了,还能依稀听懂一点,“觉得她念得很流利”。

▲摘菜的翟龙萍

在地里摘菜时,翟龙萍接到了同学的电话,她对着听筒说:“我在拔菜,没法上学。”回到老家的两个妹妹,也在电话里告诉妈妈,她们想上学了。

棘手的是,和同类打工子弟学校一样,“青红蓝”没有能力为就读的姐妹提供学籍,她们需要在老家设法补办学籍重新入学,而全家人的户口却又在当年的迁徙中落到了辽宁海城。未来的课堂落在哪里,一时茫然。相比之下,户口在老家、考上了技校的大姐显得幸运,上技校也成了翟龙萍的梦想,“我想学烘焙专业,做面包师”。但还有大半年读完初中的她,不知将来能否有踏进考场的资格。

11 月 11 日这天,正值网友疯狂消费的节日,翟龙萍回了一趟学校,用几天来摘卖的菜钱,补交拖欠的学费。教英语课的老师问她:“你妹妹怎么这几天不来了?她还是课代表。”翟龙萍没说话。她不敢告诉老师,妹妹在老家没学可上。

▲山东莒县大翟沟村,回到老家的翟龙萍和妹妹星萍。龙萍回老家后失学。

走出学校生锈的铁门,骑上自行车之前,翟龙萍最后回头看了一眼。铁门关闭着,旁边刷成绿色的外墙上,有个学生用细小的笔触划下了失去的校名:青红蓝。

*注:本篇摘自《寂静的孩子》第一辑 异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