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比氰化钠毒1200倍!男童吃后心脏骤停!很多宁波人也好这一口]

原标题:它比氰化钠毒1200倍!男童吃后心脏骤停!很多宁波人也好这一口

有这么一种鱼堪称“致命”美味

肉质鲜嫩但又天生带毒

稍有不慎就可能要了食客的命

它就是河豚

近日,在福建漳州,为了给9岁男童小凯补身体,家人做了一大桌的美味,还特意买来河豚烹制。

可没想到,小凯吃过饭没多久,出现了嘴麻、舌头麻的症状,家人立刻将他送到附近医院。不一会儿,小凯就出现昏迷,甚至心跳、呼吸骤停。医生马上对他进行心肺复苏,呼吸机辅助通气等治疗,稳定生命体征。

随后,小凯被转运到厦门市儿童医院进一步治疗。经过7天的抢救, 小凯的神智慢慢转清。

医生诊断,小凯出现这些症状,是因为食用了没有处理干净的河豚导致中毒,所幸小凯当时食用河豚的量不大,再加上及时送医,中毒不深。目前,小凯已经从重症监护室转到了普通病房,这几天就可以出院了。

河豚毒素的毒性

比氰化钠还高1200多倍

医生介绍,河豚毒素主要存在于河豚的皮肤及内脏中,特别是卵巢和肝脏,0.5毫克的河豚毒素就可能会危及生命。此外,河豚的毒素是神经毒素,其毒性比剧毒的氰化钠还高1200多倍!

据了解,食用河豚中毒早期,人会出现口、唇、舌尖、手指轻微麻木等症状,随后会发展为呕吐、步行、言语困难等表现,进而出现血压迅速下降,呼吸困难,直至意识消失,呼吸停止。

虽然河豚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元素,但它是一种有剧毒的鱼类,必须由专业的厨师来处理,千万不能随便食用。

这些食物也要小心

许多常吃的食物

其本身的天然毒素

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

水产品、果蔬类、坚果类、菌类……

快来识别这些能引起中毒的食物

↓↓↓

水产类

1、鱼胆:

青、草、白鲢、鲈、鲤鱼胆中含胆汁毒素,损害人体肝肾,还会损伤脑细胞和心肌,造成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病变。因胆汁毒素不易被热和酒精所破坏,所以不论生吞、熟食或用酒送服,超过2.5g后,就会中毒甚至死亡。

2、蟹鳃、蟹心

蟹鳃相对于其他器官来说更易累积更多的环境污染物和代谢废物,甚至有毒物质。

蟹心是血液驻留的部位,血液含有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这些组分可能会引起一些敏感人群人消化道的过敏反应,从而造成腹泻等肠易激综合症。

3、虾头

虾头是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营养丰富,但是由于现在无论是海还是河江里,污染和泄露问题严重,虾头是吸收并处理毒素最多的地方,也是最易积聚病原菌、寄生虫和有毒物质的部分。

蔬菜类

4、豆角两头和两侧

豆角两头尖部和豆荚两侧的荚丝里,含有植物血球凝集素和皂素等有毒因子。两者会刺激消化道黏膜,进入血液还会破坏红细胞及凝血功能。若没有除去或煮熟,很容易导致恶心、呕吐、腹泻、头晕等不良反应。煮至80℃未全熟的豆角中,毒素更高。

5、青番茄

青番茄因含有龙葵碱,对胃肠黏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对中枢神经有麻痹作用,会引起呕吐、头晕等症状,生食危害更大,不宜食用。

6、发芽土豆

土豆发芽后,芽孔周围就会含有大量的有毒龙葵素,是一种神经毒素,可抑制呼吸中枢。如果一次吃进200毫克龙葵素,吃约半两已变青、发芽的土豆,经过15分钟至3小时就会发病。食用发芽士豆须深挖及削去芽附近的皮层,再用水浸泡一段时间,煮食时间也要长些。

7、接骨木

接骨木的浆果可以食用,花和浆果也可以酿酒,花可以做茶,浆果可以做果酱,但接骨木绿色部分和未成熟的果实有毒,花色浆果的种子也有毒,可导致严重胃病,食用时一定要小心。

水果类

8、樱桃果核

樱桃的种子被压碎、咀嚼,甚至只是轻微的破损,就会生成氰化物,中毒症候为头晕、头痛、呼吸速率加快,严重的甚至可致昏迷。吃樱桃不要吮吸或者咀嚼果核。

9、苹果核

苹果核一不小心就会被人吃到,与樱桃一样,苹果核也含氰化物,但量要少得多。虽然如此,大量食用或毒素在体内累积,也很可能引起中毒。

坚果类

10、杏仁

杏仁含氰化物,苦杏仁在吃之前必须经过加工去毒,现在市场上售卖的杏仁大都是经过加热去除毒性和细菌的。所以,不要擅自砸开杏核食用里面的杏仁。

11、蓖麻籽

一颗蓖麻籽就能毒死一匹马,其毒性来自蓖麻毒素,是一种非常有毒的物质。该毒素易损伤肝、肾等实质器官,发生出血、变性、坏死病变。并能凝集和溶解红细胞,抑制麻痹心血管和呼吸中枢功能。

菌类

12、毒蘑菇

不同的毒蘑菇含有多种类型的剧毒毒素,能够损害肝脏、肾脏、心脏和大脑,比其他的食物中毒的症状更为厉害。毒蘑菇的种类有许多,人们大多数在食后1到2小时即可引起剧烈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时呼吸麻痹甚至死亡。

其他种类

13、腌熏食物

腌制食品中存有亚硝酸盐,可导致食道癌和胃癌。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均广泛存在于腌酸菜、咸菜、咸鱼、咸肉、烟熏食物中,减少这些食物的摄入有利于预防胃。

14、皮蛋

皮蛋里含有大量的金属铅,长期大量食用可以蓄积在体内而引起中毒。尤其会引起小孩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等神经系统病变,严重则危害血液系统。

千万要小心

来源:杭州日报、厦门日报、@人民日报丨编辑:向西

提醒更多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