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交流障碍,家长知多少?]

原标题:社会交流障碍,家长知多少?

为帮助家长们了解儿童交流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尽早觉察到宝宝身上已经出现的交流障碍信号,我院儿保中心在近期成功举办了2020年第1期家长公益课堂——《警惕孩子的交流障碍》,特别邀请到儿保中心副主任贺莉为家长们进行了系统讲解。贺主任的讲解形象生动,在症状表现等方面列举了大量典型案例,帮助家长们更好地理解交流障碍。课程结束后,家长们纷纷表示,此次家长课堂收获满满。

下面对此次家长课堂的核心内容做一个梳理和总结

社会交流障碍的类型

根据《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V)》规定,“交流障碍”属于神经发育障碍疾病。这种疾病根据临床表现差异,分为语言障碍、语音障碍、童年起病的言语流畅障碍(口吃)、社交(实际的)交流障碍、未特定的交流障碍。

社会交流障碍的主要表现

婴儿期:主要表现在不/少看、不/少应、不/少指、不/少语,与父母等主要照顾者没有情感依恋。

幼儿期:呼其姓名没有反应,似乎在自己的世界里面,可以一个人玩较长时间,不关注家长的表情,也同样没有情感依恋。

学龄前期:在家不听从父母指令、外出会擅自离开家长、也不懂得揣摩父母的意图;不喜欢和小朋友玩耍,不遵守游戏规则;在幼儿园/学校不懂得敬畏老师、不遵守上课规则。

学龄期:除上述表现外,还存在以下具体表现:如不会在合适的场合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情,无法根据具体的人和场合改变自己的言行等。

社会交流障碍的危害

对患儿本身的危害:首先,儿童会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情感体验,如体会不到亲人的关爱、同学及师生的情谊等;其次,会影响患儿的社交关系,患儿会因为其社交障碍遭到同伴的排斥、老师的不理解,还会使父母身心俱疲。最后,还会影响到患儿的学业和生活等各方面的发展。

对监护人等的危害:患儿的主要照顾者所付出的情感无法得到相应的回报;陪患儿做训练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家长的工作,加之长期、高昂的训练费用也可能会降低家庭生活质量。

对他人的危害:由于患儿不会表达,有可能会在与同伴的玩耍过程中出现抢食物、发生争执、推打等行为;在幼儿园、学校学习的过程中影响教师教学等;除此之外,还可能对社会造成一些潜在的危害。

1. 不(少)看:指目光接触异常,表现出对有意义的社交刺激的视觉注视缺乏或减少,尤其是对人眼部的注视减少。

2. 不(少)应:幼儿对父母的呼唤声充耳不闻,叫名反应不敏感;无法顺着他人的手指指向、眼神等与他人共同关注另一事物。

3. 不(少)指:缺乏恰当的肢体动作,无法对感兴趣的东西提出请求。如不会点头表示需要、摇头表示不要、不会有目的的指向或进行手势比划等。

4. 不(少)语:多数存在语言发育延迟。

5. 不当:对于物品的不恰当使用,反应在对物品的持续视觉探索上,如将小汽车排成一排,旋转物品并持续注视等。言语的不当表现为正常语言出现后的倒退现象,出现难以听懂、重复、无意义的语言,或说话的内容不当,经常与所处的环境和人物不相符合。

若发现儿童有上述表现,家长请务必要警惕孩子是否有可能患有社会交流障碍。

家长如何处理孩子的交流障碍

01

理性接受、科学了解

家长拿到诊断时,往往感到震惊与迷茫,不惜花钱、花时间利用各种资源带孩子多方求医、寻找医治办法,在求医的过程中筋疲力尽,并耽误了孩子的最佳康复训练时间。因此作为家长,要理智对待诊断结果,接受现状,并对该疾病有一个科学全面的了解与认识。

02

家庭训练与机构训练相结合

社会交流障碍最佳的干预方式即为康复训练。家长都希望能够通过专业的训练机构对孩子进行积极的帮助和治疗。机构训练固然重要,但仅仅单纯地依赖机构就会产生这样的尴尬:儿童人际交往动机的形成不能与他们的生活、学习、社会等环境相互融合,这样就无法真正改善他们的社会交往障碍,因此家庭的作用不可忽视。在机构训练的同时,家长也要注重家庭训练,将儿童在机构所学迁移、泛化至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

03

训练依从科学性

讲科学性,最主要的是不能凭空去设定孩子的训练目标,不能盲目地期望孩子一下子具备各种能力,应根据发展心理学中有关儿童社会交往发展的规律,评估儿童的实际能力,从他目前新达到的能力开始,循序渐进地设计、实施社交互动游戏和活动。

04

随时随地,长期坚持

有的家长认为只有在机构或家中训练才叫训练,其实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对于社会交流障碍的患儿而言,对其训练应采取“随时随地”的原则,尤其是在社会环境中进行训练。此外,很多家长往往在孩子康复训练初期时,积极参与,信心满满,但坚持一段时间后,由于孩子的进步缓慢,又丧失信心,逐渐放弃。这也是不理智的。康复训练最重要的就是要长期坚持,虽然不是每个患儿康复都会有显著的效果,但长期坚持肯定会有效果!

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能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最大程度地改善孩子的社交障碍,帮助更多的孩子体会到社交的快乐,更好地融入到社会中!

● 文字:张艳楠

● 照片:儿童保健中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