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女人旺子孙,袁世凯的家族发迹全靠了一个好女人:

原标题:好女人旺子孙,袁世凯的家族发迹全靠了一个好女人

中国有句古话叫道:“好女人旺子孙。”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家里有一个贤德聪明的好女人,她能让子孙兴旺。这句话用在袁世凯的曾祖母郭氏身上非常合适。如果不是郭氏的贤德,袁家是不会发迹的。

在《项城袁氏家集》中,有文字可考的袁氏先祖名叫袁九芝,袁九芝生活在清代乾隆年间,他是个私塾先生。袁九芝的儿子袁耀东,从小跟随父亲读书,长大后子承父业,也当上一名教书先生。

那时的人尊重读书人,淮宁有一家富裕人家郭如珽不嫌弃袁家家境清贫,把自己的女儿郭氏嫁给了教书先生袁耀东。郭氏才貌出众,是一个知书达礼的大家闺秀。

郭氏刚嫁到袁家后不久,公爹袁九芝就一病不起,没过多少日子就病故了。袁家有人背地里说郭氏坏话,认为是郭氏命硬,克了公爹。郭氏是一个很要强的女人,她闻听此言很生气,觉得大家族是非多,于是就和当教书先生的丈夫袁耀东商量,搬出来另立门户。

袁家并非富裕人家,可是郭氏是一个非常有见识的女人,她支持丈夫袁耀东的事业,鼓励丈夫发奋读书,不能满足于当一个教书先生,一定要走科举考试之路。

中国古代有句谚语:"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封建社会的人想发迹,只有读书。为了支持丈夫袁耀东读书,富家千金出身的郭氏辞退了家中唯的婢仆,凡事皆事必亲躬,白天下田干活,还要做饭洗衣干家务,夜晚还要熬夜纺纱织布。

另外,郭氏还要照顾孩子,她的孩子特别多。她一共生了四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长子袁树三,次子袁甲三,第三子袁凤三,第四子袁重三,女儿排在第五,是最小的孩子,姓名不详。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不是努力就有成果。袁耀东到了40岁,不但科举考试没有成功,反而因读书用功过度,不幸染上了痨病。

从此郭氏的日子更苦了,她经常出入于典当铺和中药铺之间,当掉从娘家带来的金银首饰,还要服侍丈夫,不但要给他喂药,还要给他做各种滋补的饭菜。

但是最后袁耀东还是一病而亡,郭氏的一切努力落空了,夫荣妻贵成了泡影,等待她的是漫长寂寞的寡居生活,还有一个人抚养几个年幼儿女。

丈夫的葬礼结束之后,性格坚毅的郭氏决定把希望放在几个儿子身上。郭氏毅然在袁耀东的灵牌前给几个儿子训话:"如果谁不发奋读书,就不是他爹的儿子!"

郭氏的几个儿子眼含热泪,跪着朝父亲的灵牌磕头,发誓一定要听从母亲的教诲,努力读书,考上科举考试

这时她的几个儿子都还很小。老大袁树三14岁,次子袁甲三10岁,老三袁凤三和老四袁重三分别是5岁和3岁。

为了给几个儿子请个博学多才的好塾师,郭氏不仅自己辛勤劳动,还三番五次去向富有的娘家经济求经济援助。女人到娘家要钱,自然得不到什么好脸色,大家可想而知,郭氏当时有多么地艰难。

皇后不负有心人,几年后,袁树三、袁甲三相继考入县学,成为秀才,获得了"廪生"的荣誉称号。当了"廪生"就有了收入,清朝官方定期发给廪饩,从此袁家的经济情况有了好转。

道光十四年(1834),袁甲三中了举人,次年赴京应试,又中进士。十几年后,道光三十年(1850),袁甲三的儿子袁保恒考中进士,此时袁家不但摆脱贫穷,而且走上了官宦之路,成为项城的官宦人家。

就是因为郭氏这个聪明能干有见识的女人,在短短的几十年间,一门两进士,袁氏家族就成了项城的显赫人家,也给袁世凯的仕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好女人旺子孙,袁世凯的家族发迹全靠了一个好女人郭氏,如果没有郭氏,袁家只会世代在项城当教书先生,不但不会成为官宦人家,也不会有袁世凯的辉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